哲学 >>>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哲学史 东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 现代外国哲学 逻辑学 伦理学 美学 哲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286-300 共查到哲学 马克思相关记录346条 . 查询时间(0.056 秒)
早年马克思与晚年恩格斯在人与动物的界定问题上存在着明显的观点区别,这主要是由于科学知识背景的时代变化造成。实践派美学家们没有正视这一区别、并做出有科学和事实根据的选择,造成了自己学说根基上的缺陷。
中国人民大学林岗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马克思制度理论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变迁的实证研究》,共12万字。该成果深入分析了马克思制度变迁理论,系统考察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变迁的实践,并针对一些理论研究中对马克思制度变迁理论的种种曲解和诘难进行了有力的批驳,提出了一些客观的、有新意的见解。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商逾同志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及其在当代西方哲学中的历史命运》,于1999年立项,2003年10结项。其最终成果为专著《马克思历史决定论及其历史命运》,2003年8月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课题组成员有:汪健、陈锡林。 该成果认为,人们应该从动态发展的角度,揭示唯物主义历史决定论丰富而深刻的理论内涵,切忌...
《哲学研究》2002年第4期,仰海峰先生的论文《马克思主义与形而上学的颠覆》认为"马克思实现了对形而上学的颠覆",也实现了"对自己早年形而上学理想的颠覆"。本文对仰先生的论题和主要论据作了完全不同的解答,认为马克思没有颠覆形而上学,也没有想过要颠覆形而上学。
马克思认为人类理性思维的特质就是运用思维的“抽象力”通过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而这种抽象力把世界作为整体把握时是“思维着的头脑的产物”。因而认为“马克思对形而上学的颠覆”,首先在于他意识到任何理性、观念不是现象背后的本质,只是“传统形而上学的幻觉”的观点是难以令人信服的;而且这种反本质的观点,又是一种标准的后现代哲学语境。在黑格尔哲学体系中并不存在“认识过程”混同于“表达过程”,语言不仅不是消除哲学...
马克思哲学在哲学史上所实现的变革,不仅表现在它的具体理论观点与旧哲学迥然有别,而且首先表现在它的哲学观与旧哲学根本不同。它改变了哲学的对象、性质和功能,改变了哲学问题的提法和探讨哲学问题的思维方式。我们只有首先深刻地理解马克思的哲学观,才有可能把握到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和意义。本文依据对经典文本的解读,扼要地阐述了马克思哲学观的本质之点,分析和评论了恩格斯和列宁对马克思哲学观的总结以及现当代西方哲...
文章认为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内在品格要求对其进行当代阐释,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继承和创新的前提。当代实践哲学应是某种哲学诠释学,其诠释学维度应当在存在论的、规范性的和批判性的诸本质环节中加以把握。因而,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和哈贝马斯等当代大陆哲学能够为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当代阐释作出贡献。
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绝对方法的批评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悖论,马克思不赞同黑格尔脱离现实生活的唯心论的“运动的抽象”,但并不反对哲学本体论上的辩证方法的“抽象”。马克思哲学既反对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每种范畴,但又确认范畴在形成理论科学中的重要作用,马克思哲学的理论立场,既是生活的、历史的,又是抽象的和超验的。
历史是由注释组成的。每一个注释都是人类历史活动片断的回放和缩影。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在历史注释中得到体现和说明。人们在注释历史,历史也在注释人们。人们注释历史是对历史的雕刻和理解,历史注释人们是对人们的铭记和评价。每一部个体人生史在历史中表现为大小不同的历史注释。
卡尔·马克思(1818—1883),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1818年5月5日,马克思 诞生于德国莱茵省特利尔城。父亲亨利希·马克思是一位才能出众的律师,对马克思少年时代的思想成长起过良好的影响。母亲罕丽达·普勒斯堡是个贤慧的妇女,主要操持家务。   马克思从小勤奋好学,善于独立思考。1830年,他进入特利尔中学,1835年9月毕业。中学时代,他受到法国启蒙...
货币幻象起源于货币特权对人性的侵蚀,使人对外部世界的价值判断出现可量化和不可量化的双重标准,并由此带来人与人关系内在维度的改变,货币对人的认知系统和评价系统也随之产生影响。货币幻象发生在货币符号被实体化、主体化和神圣化的过程中,其实质是在观念中用货币来剥夺整个世界的固有价值。在现实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的价值与货币价值有着既可通约又不可通约的辩证性上,它体现了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性和社会制度进化的...
超越形而上学抑或理性与自身的区分[1]——费尔巴哈、马克思和尼采 南京大学哲学系 戴晖 210093 南京 Overcoming of metaphysics or a distinction of reason - Criticism of religion in view of Feuerbach, Marx and Nietzsche Dai,Hui, Department of Phi...
卡尔·马克思     马克思       2008/1/3
马克思去世一百年后的今天,对眼下搞历史学这一行当的人来说,马克思的思想是否还有用处,是否真能派得上用场?有关马克思思想的问题本身是一个大问题,但《世界报》向我提出的问题,只是要我从日常生活的角度,讲述一个历史学家的感受。好罢,我将仅限于问题本身,就事论事地谈一点个人认识。可以肯定,在我的著述中,在我试图说明的观点中,我毫不奇怪地注意到,马克思的思想具有重要的地位。更何况,在今天,任何一位历史学家...
编者按:这里发表的是杨筱刚教授关于《重返马克思》一文与高小强(案:亦即陆沉)的一封商榷书信,本系私人通信,信也写于五年之前,但考虑到他们所商榷的问题至今都仍然意义重大,故不揣冒昧,发表于此,以飨读者。发表前未能联系上作者本人,在此先致歉意,惟但愿此举未拂其意。 2005年10月于成都 高小强先生: 突然心血来潮,想给你写一封信,其目的在于和你谈几句知心话: 首先,我想向你表示我的歉意...
恩格斯说过,任何新的学说,都“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子深深扎在经济的事实中。”(《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55页)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是如此,必须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 什么是我们今天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已有的“思想材料”呢?广义地说,马克思哲学的原生形态、次生形态和再生形态(这里所谓“原生形态”、“次生形态”和“再生形态”是借用了高齐云先生的提法。...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