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哲学史 东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 现代外国哲学 逻辑学 伦理学 美学 哲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哲学 海德格尔相关记录104条 . 查询时间(0.326 秒)
海德格尔与马克思在对人的本质进行重新理解的基础上,都实现了存在论的革命,他们不再去追求脱离了人的“超验本体”,而是关注基于人的生存的存在,海德格尔追寻人的存在的意义,马克思关注人的存在的样态。海德格尔运用胡塞尔所开创的现象学方法,认为此在作为“常人”沉沦于世,存在被遮蔽了,他要寻求一种存在的“澄明之境”;马克思从黑格尔那里批判地继承了辩证法,他认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生存状况处于一种异化的生存样...
从50年代起,梅洛-庞蒂就意识到了《知觉现象学》立论的根据尚不充分。他发现这本著作中所提出的各种问题是不可解决的,因为它们仍然是从意识与对象的区分出发的[①]。他对现象学的理解还是胡塞尔式的描述现象学,即现象学“直接描述我们实际的体验,而不管它的心理变化以及因果解释”[②]。然而,人们不能满足于只描述这些现象,还必须更多地考问它们,重返存在场。在海德格尔基本本体论的影响下,梅洛-庞蒂开始质疑起了只...
康德在海德格尔解释策略中不过是海德格尔对存在问题追问旅途中的一根拐杖。一切对存在的追问都必须以对人的存在的追问为先导。先验想象力是使对象能够被给予人这样的有限存在者的纯象或发生域,海德格尔以康德的先验想象力为契机绽出存在。在康德根本精神里,由于掺进了先验想象力这种硬性的形式,人在认识上为自然“设立”法度和先天框架;而海德格尔认为,自然是人类生存的根基,因其运行尺度遵循内在的规律,最终不以人的认识活...
中西哲学不仅需要“比较”(comparison),尤其需要“交往”(“交流”,communication);“比较”重在“分析”、“观察”,“交往”重在“体会”、“理解”。
西方的哲学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所形成的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曾经给西方人和他们的社会发展带来了很多的益处。但从近代以来不断受到严重的挑战,在批判西方传统哲学的有识之士中,海德格尔是最为有力的一个。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利用现象学和解释学的方法,对空间现象作了深入的探讨,消解了流俗的空间解释,首次提出了生存论存在论的空间观念,对于变革人们的思维方式,重新确立和把握哲学研究的主题、对象和方法做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通过集中考察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对空间问题的探讨,凸显了其在空间问题研究上所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深入充分地揭示和剖析了这一研究所存在的理论缺陷和难题,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了海德...
一  近代西方哲学史的开端和终结都是“人”。  人本主义一词,英文是“humanism”,系从德语humanismus译过来的,而德语的该词又是德国一位不知名的教育家在1808年根据拉丁文词根humans杜撰出来的。1Humanism的中文译名不甚统一,除“人本主义”之外,典型的译文有“人道主义”,“人类中心主义”,“人性主义”,“人性论”以及“人文主义”。  在汉语语境“人道主义”...
十几年来大陆文化界海德格尔谈得极多,但直到这两年才连续有几本中文的专门研究著作出版,如孙周兴的《说不可说之神秘》(上海三联,1994年),张汝伦的《海德格尔与现代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靳希平的《海德格尔早期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拙著《海德格尔哲学概论》(北京三联,1995年),张祥龙的《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北京三联,1996年9月;下称《天道》;以下引文均...
格尔之后,西方历史哲学的演变出现了根本的转向。先后问世的“批判的”和“分析的”历史哲学致力于“划定”历史研究在知识地图上的地盘,使诸如历史思维、历史认识、历史知识等问题提升为历史哲学研究的主流话语。然而,全部问题的关键仍在于拷问和呈现这些研究的合法性。如果我们不能否认“历史专属于人”的观点,那么,任何一种关于历史的理论都只能被合理地理解是人为了并通过自身的现实生存活动而对自身曾经的生存状态的...
尼采把由“上帝之死”带给人的精神处境称为虚无主义。在尼采看来,虚无主义即价值的沦落,并试图以审美排斥虚无。海德格尔则认为,审美无助于摆脱虚无,相反,虚无将解构审美。只有摆脱形而上学的束缚,从存在那里接受尺度,人才能踏上“还乡”之路。
音乐美学作为一门由职业从事者研究的知识学在中国迄今几近百年。在这期间,真正称得上有规模的学科的研究则是80年代以后的事情。因为这时,不仅产生了大量的研究论著,且有几个学院开设了研究生课程,培养了一批音乐美学硕士和博士。这意味中国的音乐美学研究的成绩主要产生于20世纪后20年。 我们都知道Aesthetics of Music非中国文化传统之物,而是西方文化所创造。它生根于西方的哲学以及艺术...
1、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讲述了一段cura女神的故事,借以引出此在生存之本意为Sorge(操劳)。此举看似无所傍依,其实亦有所本。在不长的一段思想史溯源文字中,海德格尔共提及了三处重要文本:一为赫尔德的《Sorge之子》;其次为新约;再次也是最重要的引用来自塞涅卡。赫尔德一系的影响可能是最为直接的,赫尔德最先发现了cura女神的神话与德语Sorge一词的微妙联系,其后通过歌德的《浮士...
1、上世纪关于海德格尔的批评文献中,列维纳斯的《整体与无限》一书是尤为醒目的一部。列维纳斯此书并非为批评海德格尔而著,但书中的论点却往往借批评海德格尔而展开,比如列维纳斯的著名论断——伦理学高于存在论,其实正是以海德格尔思想为案例,抽丝剥茧、严加审查,从而开展出一段在海德格尔那里隐而未发、或者也几乎无从开展的问题域——伦理学与存在论之争。 对海德格尔而言,他一生思考的是存在问题。对伦理学问题...
众所周知,“语言学转向”(the linguistic turn)这一术语主要是用来描述本世纪初以来的分析哲学运动,而海德格尔本人并没有明确表达出他的哲学的某种“语言学转向”,但若深入海氏的整个哲学思想,却不难发现一条“语言学转向”的线索。海氏在其哲学之路之始便开始关注语言问题,早在神学期间,语言和存在的关系就使海氏百思不解,他对语言的思考始终是在他毕生一以贯之的思想道路上进行的,在《存在与时...
海德格尔认为“美”源自审美状态,而审美状态并非是主体的某种精神状态,而是“存在”的本然状态。美是存在者自身的显现,“存在”即是美的本质,也是美的功用,美不是显现的结果,而是“显—现”这个动态过程。存在之显现之所以美是因为,人无法在流变的世界中领会与观照存在之本质,存在必然在生活的日常状态中被遗忘,只有打破了这种遗忘状态,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获得存在之澄明,这种获得存在之澄明状态过程,就是获得美的...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