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哲学史 东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 现代外国哲学 逻辑学 伦理学 美学 哲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哲学 儒家哲学相关记录18条 . 查询时间(0.108 秒)
久闻刘慈欣《三体》大名,一直无缘拜读,直到过年前才拿起书。不料一发不可收拾,三部近九十万字一口气读完。
中国哲学的特性在于它是关于生命的学问,以人为核心,关注人的内在生命,重视人自身生命的意义及其完成。这一特质突出体现在儒家“为己之学”的传统和“内在超越”的图式之中。儒家将自我实现与德性完善的终极依据深植在人性之中。人通过觉悟和成德过程,扩充本性,成就人文价值世界,同时达到贯通天地的超越之境。“内在超越”将超越世界与现实世界融合为一,实现了入世与出世、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统一,集中体现了儒家哲学“致...
对于儒家哲学中的和谐概念,虽然有不同学者在许多文章中作过多种解释,但我们必须看到,“和“(以下同此,单举要加引号)作为一个动态词构成了多重意义。首先,和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个过程。甚至当它作为一种状态时,它依然有创造生命和创造新事物的积极力量。早在公元前7世纪,周朝史学家史伯就说过“和实生物,同则不继”,①暗示出和具有多极性或多极因素,与生产和创造有关。毫无疑问,他的这种看法源于《周易》的传统,即...
一个民族的哲学有它的源起,就像一个民族的文化有它的源起一样。但是,一个民族的哲学的源起又和一个民族的文化的源起不同,一个民族的文化从有这个民族就有了这个民族的文化,然而并不是有了这个民族就有了这个民族的哲学。有些民族很可能一直处于没有创造出它自身的哲学体系的阶段,甚至可以在这个民族还没有自己的民族哲学时就完全衰落以至于灭亡了或者完全接受其他民族的哲学而继续存在着。中华民族是一个包含着许多民族的广泛...
儒学的当代重建,根本上是儒家哲学的重建;而关于儒家哲学的重建,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已是全球化背景下的现象学的和后现代主义的哲学语境。因此,我们必须给予回应;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超越现代新儒家的视野。简而言之,我们必须遵循这样一条“中道”:既克服如今被人们所津津乐道的传统的那种儒家形而上学的“无根”性(海德格尔语)或“无本”性(孟子语),以回应现象学、尤其是海德格尔的现象学;也反抗那种时髦的“反形而上学...
破解指示我们:回归生活本身。陶渊明有诗云:“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归去来辞》)破解就是回归:回归我们的真正的田园。回归作为一种向某种“目的地”的进发,亦即:从最近的地方向最远的地方进发。以历时的眼光看,这个最近的地方无疑是现代新儒家,而最远的地方则是战国儒家;但是从共时的眼光看,这个最远的地方其实正是最近的地方,因为回归就是“回家”,就是回归我们自己的生活。现代新儒家作为我们回归的出发点...
这里,读者可能产生一种疑问:这里似乎存在着某种循环,因为作为形而上学的本源的生活,似乎恰恰就是形而下的东西,而它们却又是以形而上的东西为基础的?这确实是一种“循环”,但它却不是逻辑的循环论证意义上的循环,而是生活本身的“循环”:它是生活情境的本源结构。形而下学在两层意义上是本源于生活的:其一,形而下的东西根据于形而上的东西,而形而上的东西本源于生活;其二,所谓“形而下”的东西,一方面作为本源结构的...
儒家哲学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重视人的情感,如果同西方哲学进行比较,这一点显得十分突出。所谓“重视”,就是把情感放在人的存在问题的中心地位,舍此不能谈论人的存在问题;反过来,要讨论人的存在及其意义、价值等重要问题,必须从情感出发,从情感开始。对于人的存在而言,情感具有基本的性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称儒家哲学为情感哲学。这是儒家的传统。
儒家哲学与情感问题     儒家哲学  情感       2007/9/18
有的学者认为,中国的儒家哲学不重视人的情感问题;有的学者则认为,情感是低层次的问题,不足以构成儒学的重要课题。我的看法则相反,儒家不仅将情感视为生命中最重要的问题,两千年来讨论不止,而且提到很高的层次,成为整个儒学的核心内容。只是长久以来,这个问题并未受到我们的重视。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受西方哲学的影响,认为情感问题不是一个哲学的问题。
儒家哲学的普世性     儒家  哲学  普世性       2007/9/14
儒家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关于“文化”,张岱年先生在上个世纪30年代发表的《西化与创造》一文中说:“唯用对理法(按即辩证法)然后才能见到文化之实相……才能既有见于文化之整(系统性),亦有见于文化之分(可分析性);既有见于文化之变(变革性、阶段性),亦有见于文化之常(继承性、连续性);既有见于文化之异(特殊性、民族性),亦有见于文化之同(世界性或普世性)。”(《文集》第一卷第269—270)我们...
儒家哲学以“仁”为核心之概念。孔子以“仁”为诸德之首、诸德之全,一方面是为人格之养成建构一个足以涵摄道德实践意义的系统,“苟志于仁,无恶矣!”(《论语•里仁》)仁的意义几乎等同于“善”,而“善”乃人格成全之美善——唯有在人格得以满全的情况下,“善”的意义才可能彻底地被实现出来。另一方面,孔子揭“仁教”,乃重在“仁教”之为人文教、社会教与伦理教;也就是说,“仁”的实际意义效应乃旨在救治礼...
未来儒学发展的方向是:回应现代化和全球化的时代挑战,以儒学的基本精神为本位,回归先秦原典,整合程朱、陆王、张(载)王(船山)三派,贯通儒、释、道三教,容纳东西方文明,建构一套新的哲学体系和社会学说,以解决当今社会面临的种种问题,并为未来世界开出大同盛世。这将是一项长期的和艰巨的任务。现代新儒学的中心课题是通过重建儒家形上学开出新外王。我以为,这仍然是我们今天进行儒学创新的根本之路。
未来儒学发展的方向是:回应现代化和全球化的时代挑战,以儒学的基本精神为本位,回归先秦原典,整合程朱、陆王、张(载)王(船山)三派,贯通儒、释、道三教,容纳东西方文明,建构一套新的哲学体系和社会学说,以解决当今社会面临的种种问题,并为未来世界开出大同盛世。这将是一项长期的和艰巨的任务。现代新儒学的中心课题是通过重建儒家形上学开出新外王。我以为,这仍然是我们今天进行儒学创新的根...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陈卫平  儒家哲学研究已成热门,这里提出热门中的冷门,即现今研究中较少涉及的三个问题,以就教于学界。  一、儒家哲学与地域性传统  现今学术界论及儒家哲学传统,一般关注较多的是时间性的历史源流,而对空间性的地域特征则挖掘不多。这应该说是儒家哲学研究的薄弱之处。章太炎在考察中国古代学术传统的成因时说:“视天之郁苍苍,立学术...
儒家哲学中关于“教”的学说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