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军事学 管理学 旅游学 文化学 特色库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中国学者相关记录227条 . 查询时间(0.752 秒)
“根据我们系统研究,提出了一个新观点——西伯利亚大火成岩省喷发产生的含镍气溶胶是二叠纪末生命大灭绝的重要因素。”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沈延安教授课题组成员李梦涵博士6日介绍了其课题组最新研究成果,大量含镍气溶胶是导致距今约2.5亿年生命大灭绝的重要因素。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综合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距今约2.5亿年的二叠纪末期,地球上曾发生过一次最...
近日,国际学术出版行业龙头Springer Nature发布了中国学者2020年度高影响力研究。来自商业经济政治与法律、化学与材料科学等10个学科的202篇期刊论文和119篇高影响力图书章节入选中国学者年度高影响力研究,其中生命科学与生物医学学科有20篇期刊论文入选。我校沈杰教授团队研究成果“经皮给药的dsRNA递送系统的喷射法应用,对大豆蚜虫进行有效的基因沉默和病虫害控制”名列其中。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阚海东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通过对全球398城市开展多中心研究发现,大气中二氧化氮污染对民众具有独立的急性健康危害。二氧化氮浓度升高会显著提升民众罹患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死亡的发生率。该研究揭示,进一步降低二氧化氮浓度限值标准非常重要。大气中二氧化氮对健康的危害研究此前鲜有报道。该研究成果新近在线发表在国际知名医学期刊《英国医学杂志》。
哈尔滨工业大学微纳米技术研究中心贺强教授和吴志光教授研究团队,首次实现游动微纳米机器人对脑胶质瘤的主动靶向治疗。胶质母细胞瘤(GBM)是最难有效治疗的癌症之一。在全球范围内,中国的发病及死亡人数均占首位,重要原因是缺乏精准疗法,而且由于血脑屏障和血肿瘤屏障的存在,进入颅内肿瘤部位的治疗途径有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张捷教授课题组在监测地震、应用人工智能实时估算地震震源破裂机制参数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地震发生后,借助人工智能可在1秒内准确估算出震源机制参数。这一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等在国际上实验实现了1.43公里的远距离非视域成像,首次将成像距离从米级提高到公里级,相比先前的实验结果提升了三个数量级。该成果于4日发表在国际学术知名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2月22日,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上发表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王传超教授课题组与哈佛医学院教授David Reich团队合作的研究论文。该项研究联合全球43个单位的85位共同作者,通过从166个古人的骨骼、牙齿中提取DNA信息,用基因组测序精细解析东亚人群形成历史。
“手术后的瘢痕会跳舞?”近日,附属瑞金医院神经内科吴逸雯主任医师,联合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万新华教授,共同命名了一种新的运动障碍性疾病综合征——“瘢痕舞蹈综合征”(Scar Dancing Syndrome),这是首个由中国学者命名的运动障碍性疾病。
伴随CAR-T细胞疗法的发展,如今,血液肿瘤已经不再是无解的难题。CAR-T细胞治疗能否有效治疗实体肿瘤成为关注的话题。记者20日获悉,最新的知名国际学术期刊《癌症免疫治疗杂志》在线报道了上海细胞集团联合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上海大学附属孟超肿瘤医院的最新发现。中国学者们获得的临床治疗数据显示:CAR-T细胞不仅可以靶向杀伤肿瘤细胞,还可以携带多种抗体,从而改变肿瘤微环境,激活体内原有的免疫细胞,联...
中国学者公布莲基因组数据库     中国    基因组  数据库       2021/2/22
近日,武汉市园林科学研究院和中科院武汉植物园携手研发出破译荷花遗传密码的莲基因组数据库。日前,该数据库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公布,供各国荷花研究人员免费共享。据介绍,水生植物莲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开花植物之一。研究发现,早在约1.4亿年前蕨类植物和恐龙称霸地球的时代,在北半球许多水域已有莲的分布。武汉市园林科学研究院具有悠久的荷花研究传统与历史,目前收集、栽培国内300多个荷花品种,2018年以来还引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研人员从设计的系列纳米笼中,筛选出一种可高效“解毒”灭菌的纳米笼,实验结果显示该纳米笼对多种哺乳动物细胞均无毒性。相关研究成果2月2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Communications)上。细菌抗药性的出现与扩散严重威胁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如何有效应对细菌抗药性问题,亟需开发新型抗菌物和抗菌疗法。
哈尔滨工业大学与多国多所高校合作,在“人工肌肉”研究领域取得新突破,解决了人工肌肉驱动性能的电容依赖性问题,为后续设计具有无毒、低驱动电压的高性能驱动器提供新的理论基础。智能材料是一类可以在外界激励下做出主动响应的新材料,具有自驱动、自监测、自修复等多种功能,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生物医疗、机器人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近日,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刘禹以全票当选国际树木年轮学会(TRS)执行委员会副主席。TRS创建于1939年,会员遍及全球。该学会是一个致力于树木年轮年代学研究和教育的非营利性国际科学协会,旨在促进全球树木年轮学界的科学研究与发展,其通过支持定期组织国际会议等,为全球树轮学研究人员提供交流平台,并向公众传播有关树木年代学的知识。
信息的存储与读出时间对构建量子网络非常重要。量子存储器是构建大尺度量子网络的核心器件。按需式读取是指光子写入存储器以后再根据需求决定读出时间,这对实现量子网络中的同步操作等功能至关重要。但目前国际上已有的可集成固态量子存储器均基于简单的原子频率梳方案,读出时间在光子写入之前预先设定,无法按需读取。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智能所离子束生物工程与绿色农业中心吴丽芳研究团队,阐明了纳米硒的微生物合成机制,筛选出多种高耐受亚硒酸钠微生物菌株以及具有当前最高合成效率的微生物菌株。在此基础上,团队还研制出新型纳米硒肥,能够有效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分别发表在《Int. J. Mol. Sci.》和《J. Hazard. Mater.》等刊物上。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