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军事学 管理学 旅游学 文化学 特色库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李斯特菌相关记录42条 . 查询时间(0.196 秒)
辣木(Moringa oleifera)为辣木科辣木属多年生热带乔木。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对辣木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其功能食品研发进行了大量研究。辣木籽具有丰富的蛋白质、油脂、维生素、多糖等营养物质,同时富含多种活性成分。辣木籽素(Moringin)是从辣木籽中提取的一种结构独特的异硫氰酸酯,侧链上有额外的糖残基。研究表明,辣木籽具有抗炎、降压和抗癌等活性。然而,关于辣木籽素的抗菌活性及其抑菌机制的研...
2022年2月23日晨,来自山西的刘女士突发“高热、言语不清、左侧肢体无力”,经多家医院诊治效果不佳,最终几经辗转急诊来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该患者10月前于外院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 狼疮性肾炎(IV型)”,转入风湿免疫科当日,突发头痛加重、呕吐、抽搐、意识模糊、左侧瞳孔散大并对光反应迟钝,急诊头颅CT提示“脑疝可能”。
2021年10月226日前,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迟海等人发明的“基于纳米磁珠-荧光激团的单增李斯特菌快速检测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201810724762.4。本发明基于细菌素特异性识别并链接靶向致病菌受体蛋白的理论,在细菌素N末端设计能与单增李斯特菌细胞壁上受体蛋白特异性连接的极性氨基酸肽链,并在肽链的C末端连接非极性的磁珠及荧光激团。将设计好的肽链与单增李斯特菌充分...
分析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2月某院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抗菌药物使用方案及预后等。
分析4株临床分离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菌株分子特征。方法?收集2018—2019年4株临床分离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菌株,用纸片扩散法检测菌株的药物敏感性;分别用PCR和多重PCR方法进行李斯特菌毒力岛(LIPI-1)、inlA、inlB基因扩增和血清分型;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分子分型。
产单核李斯特菌(LM)是一种食源性条件致病菌,其感染可导致李斯特菌病(LD)。本文报道1例孕16周孕妇血培养中分离到LM的诊疗经过及妊娠结局。
近日,《自然—通讯》杂志在线发表了扬州大学教授焦新安团队与德国吉森大学等单位合作完成的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发现了新现超强毒力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及其构成的HSL- II谱系的遗传进化规律,揭示了它的分子致病机制,研究成果为李斯特菌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2019年6月在英国爆发的一次李斯特菌疫情感染了9人,同时引起了其中5人死亡,这种致病菌是患者通过在英格兰的7家医院摄入三明治和沙拉进行传播的,研究人员在肉类供应商的样品中检出了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单增李斯特氏菌)。感染李斯特菌的患者会发生李斯特菌病,这对于孕妇、免疫功能低下及老年人都有危险,最危险的食物包括软奶酪、未经巴氏杀菌的牛奶、沙拉和某些加工过的肉类和鱼类等。
新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研究表明,通过诱导细胞死亡来预防病毒感染能力的关键蛋白质也可以阻止某些细菌感染而不会引发宿主细胞的死亡。
2019年2月25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免疫学》(Nature Immun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钱友存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Listeria hijacks host mitophagy through a novelmitophagy receptor to evade killing”。该研究发现单增李斯特菌通过诱导巨噬细胞发生线粒体自噬反应来促进自身的存活,并...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Genetic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爱丁堡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那些被认为对强效抗生素具有耐受性的细菌或许最终会对疗法变得敏感;研究者表示,引发食物中毒的李斯特菌尽管携带有对抗生素耐药性的基因,但其还会对抗生素产生一定的反应。
了解黑龙江省餐饮单位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单增李斯特菌)的污染水平及病原学特征。方法 2016年,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从黑龙江省3个地级市17家餐饮单位的环境、自制即食食品及原料等获得样品,共590份。按照国家标准方法进行单增李斯特菌检验,并对分离菌株进行血清学分型、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耐药性分析。
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Host & Microb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普渡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李斯特菌(属)或会利用另外一种通路来进入到机体血液中,这或许就表明,此前我们所认为的良性的食源性致病菌或许非常危险。
数千种李斯特菌均会造成严重的食源性疾病。一项基因组学研究发现了更容易引起疾病的那些菌株,并摸清了先前人们不知道的细菌感染人且造成疾病的相关因素,该研究可以让人们更好地监控这些病菌。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自然—遗传学》。
拟探明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单增李斯特菌)分离株M7可能的低致病力机制。利用SOE-PCR及同源重组法构建M7膜裂解相关基因hly及plcB单缺失(M7-Δhly和M7-ΔplcB)及双缺失突变株(M7-Δhly/plcB),比较它们与亲本株的生物学特性差异。结果如下:PCR及反转录PCR表明突变株构建成功。突变株M7-Δhly和M7-Δhly/plcB因hly缺失致其溶血活性丧失。plcB缺失...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