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军事学 管理学 旅游学 文化学 特色库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创新人才相关记录246条 . 查询时间(0.146 秒)
科技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及其政策完善。
开拓创新 多元模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中国科学院数学系统科学研究院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近日,国家科技部公布了2012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名单。吉林大学入选“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成为首批入选的六所高校之一。于吉红、朱广山、刘冰冰三位教授入选 “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计划,入选人数居全国高校第五位。
20世纪后期,英国学者李约瑟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进入新世纪,中国科学家钱学森又提出了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与“渐进”的引进模式相伴的,还有评价标准、考核模式的变化。许晓茵说,在中国传统的学术评价中,一般以在《Nature》、《Science》等顶级刊物上发表的文章作为评价指标。以往,不少高校考虑更多的是“以待遇换论文”,引进时,眼里只看到各种“光环”和名头,引进之后,期望的也是为本校的论文发表数等指标“增光添彩”。许晓茵认为:“事实上,引进高端人才的重中之重,不是发表多少论文,而是人才的辐射带动作用,...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是保证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根本之举。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推动我国由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迈进。”今后,我们的人才工作要结合实际,在这方面抓好贯彻落实。创新体制机制,提升创新能力,努力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竞展才华...
“一个大学如果失去了独有的精神,就等于失去了灵魂,特别是像北大、武大这样的综合性大学,更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11月19日,北京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许智宏再度来到武大,做客珞珈讲坛第54讲,漫谈理想、责任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校长李晓红出席并作总结发言,为许智宏颁发珞珈讲坛纪念证书。
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主办,我校研究生院及高等教育研究所承办的“创新人才与教育”2012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于11月9日在中山北路校区举行。我校副校长郭为禄、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李志斌、教育科学学院院长范国睿、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阎光才等出席了论坛开幕式。开幕式由研究生院副院长徐斌艳主持。
针对国内外创新人才培养的特点和做法,分析国外创新人才培养的优势与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不足,加 强对创新能力培养方式方法间的整合性研究,针对服装学生在整个高等教育过程中的创新能力培养进行整体设 计,提出服装创新人才“ATPET”培养新体系,构建前移模块、教学模块、实习实践模块、延伸模块、跟踪模块的“ATPET” 五模块培养实践平台。通过探索和实践,成功应用在服装人才培养中,起到很好的效果。该平台具有推...
工科院系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程与科研和实践有着非常紧密地联系。在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基于课程的主干内容,实施了研究性教学。从课程实施的层面,以科研渗透到教学,使得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产业转型升级是当前珠三角发展的重大战略,创新人才培养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相对于发达地区,珠三角科技创新水平比较落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滞后。因此,建议从宏观上建立“五大机制”,完善科技创新外部环境,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及人才培养水平;从微观上建立“多领域、多层次、多元化、多样化”的培养体系。
利用开放式问卷调查、关键事件访谈等方法,设计创新人才胜任力调查量表,从人才供应—需求视角出发,对我国一些研究型大学、科研院所和科技型企业进行调研。基于此,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构建了由27个胜任特征项目构成创新知识、创新品德、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创新人格五大胜任力维度的创新人才胜任力结构模型。该模型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丰富了胜任力理论体系,为大学、企业等组织创新人才选拔、培养和评价...
2012年8月10日,由中国侨联主办,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和国家知识产权局为支持单位的第四届新侨创新成果交流会在京举行,会上为获得“中国侨联贡献奖”的个人、成果和团队代表颁发了奖牌和证书。
2012年8月10日,中国侨联第四届新侨创新成果交流会开幕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在院党组成员、北京分院党组书记、京区党委书记何岩陪同下应邀出席会议。中国侨联对143个“中国侨届创新人才奖”、64个“中国侨届创新成果奖”和54个“中国侨届创新团队奖”进行了表彰。经物理所党委报送、京区党委推荐,方忠研究员荣获“中国侨界贡献奖(创新人才)”。
2012年8月10日上午,第四届新侨创新成果交流会在北京举行。此次活动由中国侨联主办,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和国家知识产权局为支持单位。 交流会上,“中国侨界贡献奖”共表彰创新人才143名,创新成果64项,创新团队54个。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