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马克思主义 >>> 马.恩.列.斯思想研究 毛泽东思想研究 马克思主义思想史 科学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运动史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马克思主义 人民相关记录301条 . 查询时间(0.369 秒)
文章对“人民群众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这一范畴的由来和不足做了较深入的讨论,并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出发,对社会主义社会满足“人民群众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问题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解。
2010年11月20日上午8:30,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第十一届“人大、清华、北大三校博士生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第二会议室隆重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人大、清华、北大三校博士生论坛创办于2002年11月,最早由中国人民大学倡议发起,至今已成功举办十一届。论坛为人大、清华、北大三校博士生的学术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创办以来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
师德,作为一种职业道德,既有一般职业道德的共性,如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等,又有其特殊性,如爱教爱校爱生,勤学勤教勤研,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甘为人梯等。在当前,明确新时期师德的内涵和特质,对于广大教师坚定职业理想,加强师德修养,树立甘为人梯、乐于奉献的道德情操,静心教书,潜心育人,为人民教育事业做出更大贡献具有重要意义。
60年前,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定为新中国的国名,它完整准确地说明了新中国的政权性质即国体,也说明了新中国实行的是彻底的人民民主政治。然而,60年后,有人对人民共和国是否是民主共和国、是否是一种“人民民主”体制,提出了质疑。因此,有必要对民主与共和的关系进行简要的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于 2002 年 11 月 29 日。“中心”主要任务是组织、协调全校力量,并适当吸收校外兼职研究人员,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进行理论研究,探讨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协调、组织全校从事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与研究特别是从事“两课”教学与研究的力量,开展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
日前,学校公布了第十届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评选结果,我院教师获5项“优秀奖”。
近日,由教育部社科中心主办的“首届全国马克思主义学科博士生论坛”在西安交通大学胜利举行,我院四位博士生提交的论文被评为论坛优秀论文,数量居全国各高校之首。在论坛举行期间,我院一位博士生在主论坛发言,三位博士生在分论坛发言。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会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有信心、有能力建设好自己的国家,也有信心、有能力为世界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这一重要论断,充分表达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促进世界繁荣发展的坚强决心和坚定信念。中国人民为什么具有这样的坚强决心和坚定信念?概括地说,有如下几点原因。
自从2005年大选后与基民盟组成大联合政府以来,社民党的党员不断流失,已经丧失了德国第一大党的地位。同时,社民党的民意支持率持续走低,一直徘徊在30%以下。一个只得到不足1/3民众支持的政党还能称为人民党吗?社民党的问题究竟在哪里,它的前景如何,在即将到来的2009年大选中会有怎样的表现?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将为我们勾勒出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现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旗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追求,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共识,对于巩固党执政的思想基础,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是一套植根于该民族社会成员意识深处、为社会成员所普遍接受的、调节社会关系和行为规范的观念体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人民的主心骨。
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是不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从来就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所掌握,才能转化为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引领国家走向富强、民族走向振兴、人民走向幸福的光辉旗帜。 
今年是新中国诞辰60周年。从贫穷落后、满目疮痍的旧中国到蒸蒸日上、阔步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近代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人民实现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确立和巩固了自己的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上,毛泽东与党的第二代、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系,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脉相承、继承开拓的关系,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是不断推进、接续发展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准备,是后者的理论来源和实践基础;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