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哲学史 东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 现代外国哲学 逻辑学 伦理学 美学 哲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哲学 冯友兰相关记录413条 . 查询时间(0.117 秒)
在十五年前的今天,一代哲学大师冯友兰在完成其150万字的7卷本巨著《中国哲学史新编》后的第4个月,溘然长逝。今年国庆的时候,我在一个书店购得一本冯友兰的《人生哲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回来后细细研读,听他讲道家、墨家、儒家、新儒家,看他说柏拉图、叔本华、扬朱、笛卡尔、培根、费西特、亚里士多德、黑格尔,感悟他的一个新人生论,沉浸在他那博大精深的哲学世界里,有如坐春风之感。
冯友兰在其中国哲学史方法论思想的提出、确立、深化、拓展和综合的发展进程中,始终保持着高度的方法论自觉;由他所提出的研究中国哲学史的方法所形成的方法论系统,是20世纪中国哲学史研究领域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为实现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的近现代转化作出了积极贡献;他试图从方法论上将中国传统哲学的直觉主义方法、西方哲学的逻辑分析方法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和辩证法打通,实现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的融会贯通,为...
冯友兰1895年12月4日出生于河南唐河一个封建大家庭里,孩子们长到7岁便开始读书了。按规矩,自然是先从《三字经》开始,然后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后来冯友兰曾经说:“在中国,哲学与知识分子人人有关。在旧时,一个人只要受教育,就是用哲学发蒙。儿童入学,首先教他们读‘四书’,即《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是新儒家哲学最重要的课本。有时候,儿童刚刚开始识字,就读一...
现代新儒家的群体当中,作为现代新儒家代表的梁漱浜、熊十力、冯友兰,在有着某些共识的同时,还对儒学有着独具慧眼的个性理解和阐述。
五四前后,中国文化的主题是中西文化的冲突、调和与融合创新。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可以说是中学在吸纳西学过程中的重建。针对当时文化上顽固守旧与过度西方化两种倾向,冯友兰立足东方文化本位,提出了融合中西、创新中华文化的主张:第一,标举产业革命的文化类型说和工业中心的文化融合论;第二,运用西方“正”的方法和东方“负”的方法的长处,构建起独具特色的新理学体系。
冯友兰的人生之境界     冯友兰  境界  理论架构       2007/6/15
冯先生在《新原人》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四境界说。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及天地境界。冯先生完成了境界说由开到合、从发生到完成的理论建构。本文沿着冯先生的思路,从何以会有境界。存在何种境界,何以有境界表现的差异三个方面对冯先生的境界学说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思考。
冯友兰先生著《贞元六书》之际,正位中华民族危亡时刻。他以一个哲学家特有的思维方式.强调“道德力”在抗日救国巾的重要性。他站在唯物史观的立场,阐述其道德思想。他认为道德与人性密切相关。同时。道德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但社会的基本道德是不会随之变化的。
作为哲学家、哲学史家的冯友兰对佛教有着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对禅宗思想也有着独到的见解。这些见解对其人生道德哲学的最高境界——“天地境界”及其修养方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冯友兰在抗日战争时期构建的四境界说,在现代社会的伦理变迁过程中,仍有其现实意义与功能。这里从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各自的特征入手,从文化功能和伦理道德的角度来认识这四个境界的意义与功能,从而给予客观的、合理的现实评价。
内圣外王是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更是儒家思想的主导精神和基本格局。冯友兰是中国现代具有世界影响的哲学家,他的内圣外王思想对现代社会的道德建设与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是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对现代道德与民主政治进行建构的一种尝试,为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范式。
冯友兰人生境界说     冯友兰  人生境界  觉解       2007/6/15
人生境界是人们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与宇宙的活动过程中所感悟到的人生的意义。冯友兰依照人的境界程度及其意义不同,把人的境界划分为四种类型: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人生四境,表明了一种发展,而天地境界更是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最完美展现,是人生追求的理想境界。境界说的重心就在于通过人们对人生最丰富的意义和价值的追求全面了解、倡导人们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冯友兰的《新世训》在批判继承古人思想的基础上,在五个方面实现了创新。提出了生活中所多少依照的本然规律。作为教导人们如何生活的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新世训》的思想对于面临全球化、实现社会转型的中国,在进行文化整合、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给我们的启示是深刻的。
“境界”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范畴。文学强调“境界”,我国现代大学者冯有兰先生更倡导“人生境界”之说。冯先生通过对“人生四境界”的划分,给予传统的圣贤思想以新而具体化阐释,对人的生存状态和价值观念作了逐次超越或渐次提升,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提供思想启迪。为我们理解传统中国的人格理想开拓了一个新维度;而现代以来人生意义的诸般讨论及困惑,也使得我们关注冯先生的“人生境界”说似乎是一种必要了。
冯友兰先生在继承柏拉图共相、殊相看法的同时,摒弃了柏拉图关于艺术是对实际事物模仿的“模仿说”,认为“艺术亦是一类物,亦有其理,此理可称为本然艺术”。由此在艺术本体论意义上沿着他融汇中西哲学的一贯主张,从艺术作品的本然样子讲起,把艺术作品的本然样子归于“无”,并通过对“技与道”的展开和改造,使得艺术成为“负底方法”的重要表达方式。
冯友兰与西南联大     冯友兰  西南联大  教育  实践       2007/6/15
冯友兰以哲学家、哲学史家名世,但冯友兰也是一位教育家。作为西南联大文学院长,冯友兰坚持民主办学的理念,以丰硕的学术成果,教书育人,培植西南联大的人文精神,服务中国人民的抗战事业,为西南联大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冯氏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为人们提供了另一个重要的冯学研究课题。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