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哲学史 东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 现代外国哲学 逻辑学 伦理学 美学 哲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哲学 冯友兰相关记录413条 . 查询时间(0.063 秒)
忽然想到写一篇关于胡适和冯友兰关系的文章,是因为看了《胡适的日记》(手稿本,台湾远流出版公司)中胡适对冯友兰的评价。胡适比冯友兰大四岁,可以说是同代人,但在胡适和冯友兰之间,这4岁不仅是年龄的距离,还是师生的差别。1917年,胡适到北京大学当教授的时候,冯友兰还是北大三年级的学生,也就是说,胡适是他的教师。胡适一生中和冯友兰的直接交往并不多,虽然因了北大和清华的关系,他们不可能有较密切的来往,但事...
1985年12月4日,北京大学哲学系为冯友兰先生举办九十寿辰庆祝会。此前一天,冯家设私宴庆祝。筹办中,冯友兰提出邀梁漱溟先生参加,遂由冯友兰之女、作家宗璞出面给梁打电话,梁称天冷不能出门。数日后,冯友兰却意外收到了梁漱溟一封短信,宗璞转述其大意是“北大旧人现惟我二人存矣,应当会晤,只因足下曾谄媚江青,故我不愿来参加寿宴。
冯友兰一生可说的事非常多,他的经历在他那代知识分子中可以说是最丰富的。他一生的特点,有人评论说是太接近于权贵。成亦在此,败亦在此,他过于在意自己在一个时代里的地位,他有时候是不看时代发生了什么变化,而硬要让自己处在中心,如果他能有自觉退于边缘的意识,他给人们的印象就不是现在这样。一个研究哲学的人,如果对于自己生活时代的主要政治力量没有清醒的判断,还想以自己的思想去影响它,其实是不可能的,但冯友兰总...
理性叔本华说人的存在原是永无休止地受着意志的支配和奴役。而中国人似乎看透了一切,绝不会为一餐美味而奋斗得失去胃口,而宁愿把琴棋书画、山水乐趣当作人生要义,而视功名利禄如过眼烟云:“千金散尽还复来,莫使金樽空对月。”所以一百多年前,美国传教士亚瑟·亨·史密斯在其所著的《中国人的性格》里,列举中国人性格特征有:节俭持家、不紧不慢、因循守旧、随遇而安、顽强生存、能忍且韧、知是常乐等,应该说,这里从一个侧...
现在的社会,依旧是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因此男性生活工作等各方面的压力一般高于女性,这也是现代社会女性平均寿命高于男性的原因之一。所以对于男性而言,尤其是从事科研学术研究的男性,拥有和睦美满的家庭:包括幼时成长需要慈爱而会正确教育子女的父母,结婚时需要贤惠和会持家的妻子,有孩子后还要有孝顺能知进取的子女,对于其一生是非常重要的。这也就是著名世界文豪托尔斯泰所说的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这样幸福...
1990年11月26日,中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吐尽了他人生的最后一根丝,平静地离开了人世,享年95岁。冯友兰先生出生于1895年12月4日(农历十月十八日),河南省唐河县祁仪镇人,祖籍山西高平县。祖上由高平到唐河经商遂定居下来,不到百年成为当地望族。后来因科举取得名分,又成为书香门第。而作为中国哲学继往开来的关键性人物,冯老经历了坎坷而漫长的一生,正如他在哥伦比亚大学接受博士学位时所说的:我这个...
冯友兰(1895-1990)生在甲午战争的后一年,卒于文革结束以后十四年,改革开放以后十年。他一生经历了满清、民国和共产党三个不同的政权,是个名副其实的“世纪老人”。他亲历了清末的腐败,民初的军阀割据,30、40年代的国共内战、抗日战争,以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由一个极端封闭的社会主义社会渐渐的走向市场经济。1949年之后,他在“土改”、“文革”、“批林批孔”等历次政治运动中都有所表现。他的学...
他全天按时作息,睡眠充足而且质量好,动静结合劳逸相配,又辅以长期的运动锻炼,不挑食胃口又好,而且没有不良嗜好,这样的人长寿也就不奇怪了。冯老曾经从师习武练习童子功,祛病延年二十式是冯老晚年坚持的健身项目。
作为传统哲学“造极”标志的宋明理学,在内地学者中一般被分为道学(程朱理学)、气学和心学三系。这一分系说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在历史传承而来的程朱、陆王两系的基础上拆分出张王(张载、王廷相、王夫之)气学一系,从而由两系变革为三系。在这之中,涉及了重新认识理学的产生及其历史发展、气学一系的独立价值、二程哲学的异同等问题。当然,笔者对三系说的研究是为自身提出的(理、气、性、心)四系说作铺垫的。
冯友兰和张岱年有诸多相似之处。两人都是中国哲学史的研究者,都对中哲史有过重要贡献,曾一道执教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都以九五高龄辞世。北京大学教授陈来曾撰文评价:“冯先生的《中国哲学史》,张先生的《中国哲学大纲》,前者以人物为线,后者以问题为纲,一纵一横,构成了现代中国哲学史研究的经典双璧。”今天及以后对中国古典哲学的研究,这两个人物是无法绕过去的。
以一本篇幅有限的哲学史专著,打通古今中外相关知识,并使古老而深邃的中国哲学真正走向西方,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当年在美讲授中国哲学史的英文讲稿《中国哲学简史》,日前被重新翻译出版,并配中国思想先师插图70余幅,成为中国哲学经典之作的插图珍藏本。该书一直以来被视为中西方读者了解中国哲学的首选读本。
1937年“七七”事变,日军大举入侵,清华、北大、南开三校南迁,冯友兰随校南迁最后来到了昆明。冯友兰出任西南联大教授、文学院院长、清华文科研究所所长。在昆明生活的8年中,冯友兰多次搬家,居住时间最长的便是龙泉镇的龙头村和棕皮营两地。1939年秋至1943年初,他和夫人任载坤及儿女们在此居住了三年半的时间。
冯友兰是中国现代哲学史上著名的哲学家,长期从事哲学教学与研究工作,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教授。冯友兰在哲学思想和中国哲学史研究方面著述颇多,自成体系。今年是冯友兰诞辰110周年,他的女儿、著名文学家宗璞撰写了这篇文章,以表达对他的纪念。
西南联合大学,是抗日期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举校南迁云南联合而成。三所大学师生自长沙起,步行穿越湘黔滇崇山峻岭,来到昆明。在昆明,冯友兰先生撰写了“西南联合大学校歌(调寄满江红)”:“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需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
1915年,冯友兰在上海报考北大。其时的北大,就文科课程而言,虽已不是应付科考的“举业”那一套,但大多数学生的思想却还是科举的那一套,仍然认为读书乃是猎取功名利禄的手段,学校毕业相当于旧时的举人进士。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入学最高学府的北大,乃是取得进入仕途的资格。他们认为以后要在政界混,主要不是凭真才实学,而是靠拉拢应酬,学生时代就应该在这方面开始“学习”。所以,其时很多的北大学生看戏、吃馆子、逛窑...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