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 >>> 民族学 >>> 民族问题理论 民族史学 蒙古学 藏学 文化人类学与民俗学 世界民族研究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民族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民族学 文学相关记录57条 . 查询时间(0.195 秒)
文学研究所,开展中外文学研究,重点研究蒙古族文学(包括作家文学和民间文学)、内蒙古文学与艺术、蒙汉藏比较文学、蒙古族文学与文化关系、蒙古文学文献、蒙古族民俗等,推动蒙古学藏文文献研究。目前设有民间文化与民间文学研究室、古近代文学研究室、文学理论与现当代文学研究室等三个重点研究室,兼管蒙古学藏文文献研究中心。  
本书从一个新角度——民俗学的角度审视唐代文学,把古代文学研究与民俗学相结合。书中对唐代的岁时节日、都市民俗、妇女生活与习俗、文人士子风貌、神灵崇拜与巫术禁忌、民间文学与技艺等六个方面进行详细的描述和分析,勾勒出唐代精神文明的大致轮廓,从一个新的、更为具体而有趣味的角度,加深对唐代文化的理解和把握。
阿兰·邓迪斯是当代民俗学研究的重要学者,在民俗的结构主义分析、语境研究、民俗事象的精神分析阐释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在国际民俗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中外民俗学者们交流的深入,国内对邓迪斯的译介逐渐增多,邓迪斯的研究理论与方法实践也为中国的民俗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文章简要回顾国内学界邓迪斯民间文学理论译介及研究,结合数据库分析相关趋势,探讨其对中国民俗学所产生的影响。
作为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疫情自发生以来即成为民众关注的热点,它深切地将个体际遇与社会结构、人类命运联结在一起。在这种人类历史重要节点上,民众如何借助民间文学传统来表达自我与应对危机,是“朝向当下”的中国民间文学不可回避的话题。
内蒙古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成立于1957年,同年开始招收蒙古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兴起的“文学人类学”研究发展至今已有三十余年历史,期间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同时,因为没有文学人类学理论框架的支撑,“灾难文学”也未能形成明确的概念定义,这给灾难文学的创作、解读与评论都带来很多困惑。文章通过对汶川大地震灾区两位羌族诗人诗歌文本及其意义的分析,探寻灾难文学文学人类学的联系。
文学人类学研究》第一至四辑目录。
民间文学研究所     民间文学  中国民俗学  民间文艺学       2022/12/27
北京师范大学是中国民俗学、民间文艺学教学和科研的中心之一。这里聚集了一批实力雄厚、成果卓著的优秀民俗学者,近70年来,培养了大批民俗学界的专门人才,为中国民俗学和民间文学事业的确立和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在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上对全国高校同行也起着积极的示范与带动作用。2001年集体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进行了10年。国务院先后公布了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有1219项。其中民间文学类125项,在这125项中,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有53项,占民间文学类的42%,看来这是不小的比例。但是和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蕴藏量,和它辉煌无比的文学宝库比起来,只是沧海一粟。目前我们为沧海一粟花费了很多人力、物力和财力,却忘记了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海洋。但这不是本末倒置,而是通过非物质文...
在我国的西南和中南的少数民族中,普遍流传着各种韵文体和散文体的洪水神话。这种神话的内容为:因为洪水泛滥,人和动物几乎都被淹死,世上只剩下或是天神派下的一对兄妹。后来兄妹成亲,生下一些孩子;或者生出来的是肉团、怪娃娃,砍碎后肉块变成人;或者生出或共同种出一个瓜,戳破后走出来很多人。他们有的繁衍成了某些民族的祖先,有的成了某些民族的氏族或支系或姓氏的祖先。民间文学工作者收集到很多这样的神话,有的得以出...
中国文化在与外来文化交融方面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在吸收借鉴基础上的为我所用,从而使中国文化呈现出兼收并蓄而又个性鲜明的特点。佛教与禅宗是这样,毛泽东思想也是这样。作为比较文学的方法之一,主题学在世界民间文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世所瞩目的成就和重大影响。它在传入中国之后,也引起了学者们相当的关注,并取得了诸多成果。但随着研究的深入,这种外来的学术研究方法如何像佛教促成禅宗,马克思主义促成毛泽东思想那样激发...
当代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多学科方法的综合与借鉴,消解学科性,让研究对象从壁垒森严的学科体系中自立,获得对象的自足地位,从而实现对象的泛学科化和个体的学科方法对多学科对象的“边缘研究”。本文循此思路,以土家族文学的“灵物母题”为对象,以叙事学方法为基本方法,融合神话学和文化学的方法对其进行叙事解读,以土家族文化研究探寻新的视角。
罗平布依族民间文学在对生命的关怀层面上表现出浓烈而独特的神性意识,其中在对 万物来源的认识及对生命的转换两大板块上体现尤为明显。
从 2010 年 6 月第五届中国文学人类学年会的举办,尤其是 2011 年 2 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文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开题以来,中国文学人类学的研究开始走向从“破学科”的边缘批判走向创建新兴交叉学科理论模式的新阶段。其中,“表述问题”成为了反思以文字为中心之“文学”观的理论起点和回归人类多元表述,尤其是如何“表述中国”的新契机。对此,学者们纷纷从案例、学理和方法等层面展开对话。本...
本文梳理了中国文学中精灵形象演变与发展的轨迹,认为精灵形象从先秦至唐历宋元到明清达到高潮,主要趋势是精灵形象种类由少到多,能耐由小到大,变形方式由简单到复杂,主要精灵形象的人性不断增加,社会意义愈益丰富。作家以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描绘出个性各异、富有灵气、趣味盎然的精灵形象,为我国文学艺术画廊增添了瑰奇的色彩。中国文学中精灵形象之所以如此繁荣,主要是由于有中国精怪文化及佛道二教作为底蕴,同时与爱好...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