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 >>> 民族学 >>> 民族问题理论 民族史学 蒙古学 藏学 文化人类学与民俗学 世界民族研究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民族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民族学 文学相关记录151条 . 查询时间(0.337 秒)
文学研究所,开展中外文学研究,重点研究蒙古族文学(包括作家文学和民间文学)、内蒙古文学与艺术、蒙汉藏比较文学、蒙古族文学与文化关系、蒙古文学文献、蒙古族民俗等,推动蒙古学藏文文献研究。目前设有民间文化与民间文学研究室、古近代文学研究室、文学理论与现当代文学研究室等三个重点研究室,兼管蒙古学藏文文献研究中心。  
本书从一个新角度——民俗学的角度审视唐代文学,把古代文学研究与民俗学相结合。书中对唐代的岁时节日、都市民俗、妇女生活与习俗、文人士子风貌、神灵崇拜与巫术禁忌、民间文学与技艺等六个方面进行详细的描述和分析,勾勒出唐代精神文明的大致轮廓,从一个新的、更为具体而有趣味的角度,加深对唐代文化的理解和把握。
儿童文学自兴起之时,就注重神话对引发儿童兴趣、启发儿童智识、培养儿童德性的意义。但在不同时期,儿童文学对神话的挪用、转化受到当时对神话的文学、文化意义阐释之影响。萧袤的“童话山海经”“童话庄子”将神话看作儿童文学的一部分,他承袭了20世纪前半叶将神话与仙话、妖怪故事视为一体的理念;同时,在将神话资源转化为创作内容时,注重对神话“祛魅”后的“幻想性”等文学特性的挖掘,以培养儿童的想象力,既延续了新中...
2023年3月2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举办第47期“民文沙龙”。本期沙龙由该所副编审王尧主讲,题目为“民间故事的生命树林”。
阿兰·邓迪斯是当代民俗学研究的重要学者,在民俗的结构主义分析、语境研究、民俗事象的精神分析阐释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在国际民俗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中外民俗学者们交流的深入,国内对邓迪斯的译介逐渐增多,邓迪斯的研究理论与方法实践也为中国的民俗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文章简要回顾国内学界邓迪斯民间文学理论译介及研究,结合数据库分析相关趋势,探讨其对中国民俗学所产生的影响。
由中央民族大学主办,北方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承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高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及专业建设发展论坛暨第十届全国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与专业建设研讨会”2022年12月29日至30日在银川举行。来自中央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宁夏大学等20余所高校150余人线上参加了此次论坛。
由中央民族大学主办,北方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承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高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及专业建设发展论坛暨第十届全国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与专业建设研讨会”2022年12月29日至30日在银川举行。
沈卫荣,清华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专门研究领域:西域语文、历史,特别是西藏历史、藏传佛教和汉藏佛学的比较研究。
四川民族学院藏学学院于2022年6月16日下午19:00在A区1101教室进行了关于“藏族文学史的时期界定”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亚玛降泽老师主讲、吉加本老师主持,全院200余名师生参加讲座。
作为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疫情自发生以来即成为民众关注的热点,它深切地将个体际遇与社会结构、人类命运联结在一起。在这种人类历史重要节点上,民众如何借助民间文学传统来表达自我与应对危机,是“朝向当下”的中国民间文学不可回避的话题。
内蒙古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成立于1957年,同年开始招收蒙古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有一个从政治一体化到文化多样性、从文艺的“二为”方针到审美自足论、从集体共识到个人化叙事、从开放的多元到单向度的多元的发展趋势。其主体想象经历了从“人民”到“族众”的转型,显示了全球化时代“后民族结构”在思想观念上的影响:各类“后学”、个人主义与多元文化主义话语逐渐取代革命、解放和崇高话语,并日益与消费主义结合。这造成少数民族文学书写中符号化、审美化和自我封闭化占据了...
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一些偏远山区,经济相对落后,对外交流比较闭塞,书面文字使用较少,人们通过口传文学这种口耳相传的语言形式,书写着本族群的历史、风俗和人情,以此保存并传承族群的集体记忆,促进族群成员形成对族群价值与规范的认同,从而实现社会秩序有效整合。从口传文学这一语言符号体系着手,对其中暗含的规则意识进行解读,不失为解开西南少数民族社会结构秩序密码的有效途径。
一个成熟的学科,必然要有自己的学术史。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科走过了七十多年不平凡的道路,在民间文学、古代书面(作家)文学、现当代文学文学理论、文学史编撰等各学科领域,积累了丰硕成果,进一步完善了中国文学学科体系,提升了中国文学学科的影响力。不过,以各民族文学共同创造,共同繁荣发展的共同体意识,立足少数民族文学和学术发展的客观历史,挖掘、提炼各民族文学和学术研究的丰富性,展示各民族文...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兴起的“文学人类学”研究发展至今已有三十余年历史,期间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同时,因为没有文学人类学理论框架的支撑,“灾难文学”也未能形成明确的概念定义,这给灾难文学的创作、解读与评论都带来很多困惑。文章通过对汶川大地震灾区两位羌族诗人诗歌文本及其意义的分析,探寻灾难文学文学人类学的联系。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