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军事学 管理学 旅游学 文化学 特色库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知识库 酶相关记录9508条 . 查询时间(0.636 秒)
与RNA和蛋白质一样,DNA具备酶的活性,尽管这一特性目前只在体外得到确认。在DNA的众多酶活特性中,可水解切割DNA的DNA(DNA水解自切酶)因其具备作为新型基因编辑工具的潜能受到更多关注。现有的DNA水解自切酶都是从人工合成的包含随机序列(N)的单链(ss)DNA文库中筛选得到的;大约十年前,耶鲁大学的Breaker团队建立了一套强大的体外筛选策略,借助环化酶CircLigase催化线性DN...
雌性哺乳动物在出生以后,卵母细胞的细胞周期停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直到排卵前夕才在促性腺激素的刺激下恢复减数分裂,经不对称分裂排出极体,等待受精。卵母细胞的减数分裂成熟是受精成功的关键,也常常是辅助生殖治疗中的卡脖子问题。异常的染色体分离会导致胚胎非整倍性,造成早期流产或后代遗传疾病。
近15年来,作为构建DNA纳米组装体的主要方法之一,DNA折纸术(DNA origami)可使得一条长单链DNA在成百或千条短链DNA的辅助下, 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折叠并锁定生成所设计的纳米图案,它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DNA纳米技术领域的发展。单链DNA折纸术(single-stranded DNA origami)是传统DNA折纸术的一种进化和衍生,它摒除了对众多短序列的需求,通过高度集成序列信...
近日,医学影像学院张辉教授团队在中科院Top 1区期刊《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影响因子:7.097)上,发表了题为《Protease-triggered bioresponsive drug delivery for the targeted theranostics of malignancy》(蛋白酶响应药物递释体系用于恶性肿瘤靶向诊疗)的前沿综述,高度总结...
在真核生物中,三种结构保守的RNA聚合酶(Pol I,Pol II和 Pol IIII)分别介导不同基因的转录,合成不同类型的RNA。Pol I 定位在细胞核核仁中,主要转录rRNA;Pol II、Pol III均位于细胞核核质中,其中Pol II负责转录合成mRNA, Pol III负责转录合成tRNA、5S rRNA、U6 RNA等其他非编码小RNA。Pol III是真核生物中组成最为复杂的聚...
【目的】 研究以玉米秸秆为主要原料制备的不同类型有机物料对东北黑土土壤肥力和玉米产量的影响,为黑土地保护和秸秆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田间定位试验连续进行了5年。试验设不施肥对照 (CK)、单施化肥 (NPK)、化肥配施秸秆 (NPK+ST)、化肥配施生物炭 (NPK+BR) 以及化肥配施堆肥 (NPK+CP) 5个处理,各有机物料每年均为等碳量投入 (C 3200 kg/hm...
2021年3月24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蔡秀军教授团队与郭行教授团队合作,于Science Advances发表题为“A tumor-suppressive circular RNA mediates uncanonical integrin degradation by the proteasome in liver cancer”的研究长文,首次报道一种新型环状RNA通过直接介导整合...
2021年2月25日,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徐平龙实验室在PLoS Biology上发表了题为“The protein phosphatase PPM1A dephosphorylates and activates YAP to govern mammalian intestinal and liver regeneration”的研究论文。该文章鉴定了PPM1A是首个靶向YAP的蛋白磷酸酶,并...
2021年2月18日郭行实验室在Oncogene在线发表题为“Proteasome regulation by reversible tyrosine phosphorylation at the membrane”的研究论文,首次揭示了酪氨酸磷酸化参与调控膜定位蛋白酶体的机制,为基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抗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2021年2月15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吴学锋团队联合基础医学院程金科教授团队在国际期刊Theranostics在线发表了题为“SIRT3-mediated deacetylation of NLRC4 promotes inflammasome activa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去乙酰化酶SIRT3通过使NLRC4蛋白发生去乙酰化修饰进而促进NLRC4炎性小体激活,...
以甜龙竹笋为研究材料,采用植物ELISA检测试剂盒测定不同储藏时间(0、12、24、36、48、60、72h)和不同储藏温度(0℃、4℃、常温对照)下PAL(苯丙氨酸解氨酶)、PPO(多酚氧化酶)、CAT(过氧化氢酶)、POD(过氧化物酶)、CAD(肉桂醇脱氢酶)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常温(20~25℃)下,PAL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OD、PPO、CAT、CAD呈现波动变化趋势;其次,...
根据柑橘溃疡病菌(Xanthomonas citri ssp. citri,Xcc)基因组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引物,通过对引物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条件优化,建立了柑橘溃疡病菌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检测方法。该方法无需PCR仪等复杂设备,在39 ℃恒温反应30 min即可完成检测过程,快速简便。该检测方法与其他柑橘病原无...
线粒体核酸内切酶Endonuclease G(ENDOG)是由核基因编码,主要定位于线粒体膜间隙,少量存在于细胞质和细胞核的蛋白质。前期的研究发现,ENDOG在细胞凋亡过程中,从线粒体释放,进入细胞核进行染色质DNA的切割,促进细胞凋亡[1, 2]。此外,ENDOG还在细胞增殖[3]、DNA重组[4]、线粒体DNA合成[5]以及细胞应对氧化应激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6]。研究发现,ENDOG也参与了...
胼胝质是一种β-1,3–葡萄糖聚合物,植物在生长发育和受到生物、非生物胁迫过程中均会有胼胝质沉积。胼胝质合成酶又称β-1,3–葡聚糖合成酶类似物,通常以多亚基复合物形式控制胼胝质的合成。本文中对胼胝质合成酶的分离鉴定过程进行了梳理,对胼胝质合成酶复合物的亚基及其作用进行了描述,重点总结了转录因子、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对胼胝质合成酶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并对胼胝质合成酶在花粉发育和韧皮部运输过程中的作用,...
环状单链脱氧核糖核酸(circular ssDNA)在分子生物和DNA纳米技术等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作为滚环扩增的必备模板、DNA拓扑结构的构成单元等。目前常用的依赖于T4 DNA连接酶制备环状单链DNA的方法容易产生多聚体副产物,导致单体环产率低;而现有的基于CircLigase(一种单链环化酶)制备环状单链DNA的方法虽然可一定程度上减少副产物,但是随着底物DNA链长度的增大,CircLi...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