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马克思主义 >>> 马克思主义思想史 >>>
搜索结果: 121-135 共查到知识库 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相关记录140条 . 查询时间(0.398 秒)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毛泽东思想研究所马克思主义研究者董仲其独立撰著的《〈共产党宣言〉研究》一书,是四川省社科院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点学科课题之一,2005年末已由四川出版集团·天地出版社出版。该书26万字,以专题形式全面深入地研究了《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所论述的思想观点,以及这些思想观点在工人运动的实践和理论研究中的演变、发展和今天的现实指导意义。据我所知,迄...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强调把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放在极其重要的战略位置。中央一系列政策的贯彻落实,使农业得到加强、农村得到发展、农民得到实惠,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创造了重要条件。但必须看到,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开辟及其不断发展,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不断探讨的重大问题。在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深刻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并进行历史的思考,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并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极其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作为德国社会学古典理论的奠基人之一,马克斯·韦伯以“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间具有历史亲和力”的观点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他终其一生都在以摒弃西方人传统偏见的态度去探究非西方的文化。韦伯在中国宗教(尤其是儒教和道教)研究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他以对孔子和儒者的仰止之心指出儒教是一种高度发达的、冷静的理性主义,深刻剖析了宗教是中国未能发展成为现代化工业社会的决定性因素。韦伯进一步揭示了自然环境及其变迁...
利益问题尽管是人们既关切又熟知的问题,但是真正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对它进行深入的考察与分析,这在我国理论界尚不多见。因此,谭培文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利益范畴在当代的发展》的最终成果《马克思主义的利益理论》(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出版)。对这个问题的探讨是具有开拓性的。该书的主要特点有:   一、拓宽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新领域和新层次。在这部专著中,作者首先紧紧抓住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作为一种“改变世界”的理论,马克思新世界观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不是像以往传统思想家那样站在为现实作诠释的立场上,而是立足于对各种传统思想的辩护性立场展开深刻的哲学批判,揭示其哲学的公共性本质。与此同时,马克思还通过对传统理论所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的深刻批判,发现了生活世界的非公共性,即公共性异化。马克思对各种异化现象的分析批判,不仅为人类描述了一个超越现实非正义的不合理的公共理想世界,而且也找到了实...
今天如何研究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       2008/1/15
编者按 十年前,法国著名哲学家德里达在其《马克思的幽灵》一书中写到:“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来。”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中国快速融入国际社会并出现巨大社会转型的今天,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当代中国的现实问题更紧密地加以联系,业已成为广大理论工作者无法回避的一个课题。日前,复旦大学哲学系、《复旦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
后现代思想家与马克思     后现代  马克思  历史性  解构  异质性       2008/1/11
对后现代思想家与马克思的思想亲缘关系需要一一分析,不可轻率论断。在后现代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碰撞与互动中,后现代主义构筑了思想平台,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文化主题,由此,后现代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在后现代知识境遇中,“回到马克思”不仅仅意味着创造性地重塑马克思的思想形象,而且意味着创造性地置身于“历史”和“时代”。
品德概念新探     行为  心理  偶尔  恒久       2012/11/26
一方面,人格是个别,个性是一般。个性是一个人的自我,是一个人所具有的稳定的、恒久的、整体的属性,因而包括一个人所具有的全部稳定属性;人格则仅仅是一个人的心理自我,是一个人所具有的稳定的、恒久的、整体的心理状态。另一方面,人格是一般,品德是个别。人格是一个人的心理自我,是一个人的长期行为所表现和形成的稳定的、恒久的、整体的心理状态;品德则是一个人的道德自我,是一个人长期的道德行为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稳...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自从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根据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情况和工人运动的新实践,不断作出新的判断和理论解释,不断形成重大的理论创新或突破。本文以19世纪40—9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革命策略思想之演进为例,探讨他们是如何根据不断变化的条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地作出理论创新的
学习《资本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2007/11/5
《资本论》是一座伟大的宝库。《资本论》中关于土地资源的论述,对于在四化建设中认识土地资源的作用、特点以及更好地珍惜土地,节约土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引用过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的著名的话:“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马克思是科学劳动价值论的创始人,认为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但是,马克思并没有因为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创立,而否定了...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绝对地租的理论,去掉资本主义性质,对于我们社会主义现阶段征收绝对地租费用的理解是有很大帮助的。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时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重要结果之一是……它一方面使土地所有权从统治和从属的关系下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又使作为劳动条件下的土地同土地所有权和土地所有者完全分离……。”(《资本论》第三卷,第693页)因此,“土地的资本主义耕种”是以“执行职能的资本和土地...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农业生产活动所作的精辟分析,具有重大的方法论意义。马克思指出,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是社会分工的基础。超越于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先决条件,只有当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到足以使农业中出现剩余劳动,能为社会提供剩余农产品,社会分工才能存在,而且,只有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社会分工才能进一步发展(参见《资本论》第一卷第561页,第三卷第716页)。这些论述论证...
文章来源《学习与探索》 1997年05期[文摘]:政治作为各阶级之间的斗争,作为无产阶级为争取解放而同世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的关系,它同时具有阶级性、国家性、政党性、经济性、规律性和人民性的特点。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的基本观点。我们共产党人不论在什么时候、在何种情况下讲政治,都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的上述基本观点;如果动摇或偏离了这一基本观点来讲政治,则势必导致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挫折或失...
编者按唯物史观传入中国以来,以其对社会历史矛盾运动的科学解释、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揭示,逐渐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对中国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我国广大史学工作者不断取得重大成果,开拓出许多重要的研究领域,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史学的面貌。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面对人类历史进程中的新现象与新课题,我国史学工作者以其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和追求真理...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