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艺术学 >>> 艺术传播 >>>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知识库 艺术传播相关记录480条 . 查询时间(2.295 秒)
本文以理论的“语言学转向”为出发点,通过对1990年代当代艺术界发生的“意义讨论”的分析,认为中国当代艺术理论研究与批评实践一直未能在方法论上完成“语言学转向”,而没有“语言学转向”为基础,当代艺术的“文化政治转向”的诉求也是无法完成的。
超越市场的陷阱     美术批评界  陷阱  超越市场       2009/9/1
最近,美术批评界对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声讨开始日显激烈,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一时间,仿佛市场成了个丧心病狂的恶魔,谁在艺术市场上成功就呑噬谁的人文立场和社会良知,批评也由此出现两个新的凡是,即凡是成功的艺术家都要受到责难,凡是高价位的艺术作品都要受到质疑。这让我有些迷惑,不明白批评的对象到底是指艺术家的成功,还是指艺术家成功背后的价值观念?如果是要批评某些艺术家成功以后的失节行为,那是道德法庭的事...
“叙事”在艺术的当下情境中,似乎有种渐行渐远的隐忧。问题在于,人们诟病于本土意识形态的模式化“叙事”,并将“叙事”的表面化问题症结,归罪于“叙事”的内在结构,将方式与结果的逻辑混淆,使人们产生“叙事”即“政治”的错误逻辑等式。而事实上,“叙事”的方法论本是多义的,表性、显性、隐性、喻性、感性、悟性、软性、硬性等等,可谓包罗万象,弹性韧性不一而足。所谓“叙事”,也做“叙述”。词典解释是指“把事情的前...
位于成都一隅的世纪新城国际展览中心到处都是第四届成都双年展的广告牌。推开展览中心的二号馆中玻璃门,空旷的展场中间摆放着一辆被砸扁的东风汽车。这个名为“与声5·12—东风”的作品以这样一种方式传达着2008年大地震的气息。
充满“闹剧”的798双年展     自助性  双年展  798       2009/9/1
此次双年展主题展以“流动的社群”命名,此次主题展在被提出之后还是受到了不少的关注。策展人朱其称自己选择的不一定是名艺术家,主要邀请的是作品能够反映主流体系之外的人群的生存状况和精神状况的非主流人群。整个主题展呈现出一种民间存在状态。就像策展人朱其在主题展文章所表述的:中国“当代艺术”尽管在商业上和国际化上很成功,但与中国的本土现实总体上还是脱节的。国外策展人詹妮弗•康拉德也指出,这次主...
伤痕美术、乡土写实、生活流、85’新潮、理性绘画、新具象、新学院派、新生代、玩世现实、艳俗艺术、政治波普、后波普、卡通一代、后89’中国新艺术、女性艺术、新文人画、实验水墨、观念摄影、新摄影、后纪实摄影、后殖民主义、新绘画、后感性、总体艺术、公寓艺术、四川画派、后前卫艺术、更前卫艺术、批评性艺术、后抽象、意派、极多主义、抽象水墨、都市水墨、问题抽象、青春残酷、70后、80后、果冻一代、独生一代、新...
今年的海内外艺术品春拍全部落幕了,人们真切地感受到,在西方炒家操控下红极一时的“中国当代艺术”炒作尴尬收场。许多拍卖行取消了“当代艺术”拍卖,许多因“当代艺术”走红而跟风开出来的画廊纷纷关门大吉。一位刚退出“当代艺术”拍卖业的主管向笔者感叹道:“我总算离开了这个充满谎言的名利场了。”
当代公共艺术总是要针对各种公共问题,指出问题,认识问题,促进问题的解决。哈贝马斯曾指出,有“批判性的公共性”,也有“操纵的公共性”。有深度的当代城市空间艺术充分表明自己的价值立场,在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物中发现问题,体现出社会的公正和道义,只有具有问题针对性的城市空间艺术才能具有公共价值,才会有助于人们警觉社会问题,帮助社会公共空间的改善。
美术批评的方法论是当前批评界关心的问题,而在美术史论专业的基础教学中,这个问题同样值得关注。王林教授的《美术批评方法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第一版)首先是用于教学实践的教材,作为一名也担任着美术史论基础教学工作的教师,我很高兴看到王林教授编写的教材为愿意讨论史论基础教学问题的学者提供了一个与中国艺术现象有密切关联的有意义的教学文本。在这种性质的讨论中,被选择为讨论的对象本身已是对其...
当琳达·诺克林(Linda Nochlin)提问“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艺术家”的时候,女性主义艺术开始被置入进了艺术史的视野。中国女性主义的美学立场依然是建立在西方的女性主义的基础之上,这与其他舶来学科的情形差不多。最初,女性主义的艺术诉求是追求性别平等,但随着我们视野的放大,以及现实变化,女性主义艺术的发展出现了多样又复杂的形态。
谋杀“真实”     摄影作品  艺术  仿像  后现代主义       2009/9/1
仿像之所以要谋杀真实,是有其意识形态的根源的:电视新闻构造的是权力偶像,消费广告的本质是资本主义剥削的扩大化,而机械复制品则充当着以符号建构人们的生存方式的功能。仿像将人们束缚在自己创造的人造物上,“最终而言,所有指涉物和人类目标的毁灭为资本提供了养料,真与假、善与恶之间所有的理想差别都坍塌了,在此基础上确立起极端对等和交换法则、资本力量的铁的法则。”[⑩] 仿像犹如具有一种黑魔法,将人们变成了纳...
艺术区拆迁”问答     不规范  中国艺术市场  拆迁  艺术区       2009/9/1
中国艺术市场很不规范。热钱涌入艺术界同洗黑钱有关。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中国外逃的贪官约一万人,掠走6500万亿美元。尚未外逃的贪官总数不得而知。按常理推测,数目也会相当惊人。贪污的黑钱通过艺术市场转手而变成合法的收入,早已是公开的秘密。经济危机抑制了黑钱的膨胀,相关的艺术市场和艺术区自然会萎缩。
批评语境     千座高原  艺术创作  批评语境       2009/9/1
无论今天的当代艺术创作糟糕到什么样的程度,但批评总是存在的,它要么或显性的存在,要么或隐性的存在。既然批评是存在着的,或者说基于对批评的某种值得期望的理由,因此对批评的判断或者说对批评的批评就是要设定批评未来的路途,而面对批评的此在现实状况是必要的,不管批评的现状多么让人失望,但出于一种批评责任,批评家还是要面对批评现实中各式各样的不尽如人意的局面。而梳理批评历史也是一个通向未来批评的不可缺少的环...
不一样的收藏     宣传品  报纸  杂志  收藏       2009/9/1
对于他们而言,藏品是生命的一个部分。他们最不愿意看到的,是一生心血的散失,而传给后代,未必能避免这种结局。史先生常说,过去见得太多了,许多大家庭时运不济,都是零零星星地变卖藏品。所以,他认为这些东西最好的归宿是整体打包,捐给国家,唯一的希望,就是国家能善待它们,并且发挥作用。
阳光下的黑洞     伦理  公共伦理  网络批评       2009/9/1
互联网络给中国社会带来的重要变化是,它扩大了社会的公共空间,这是一种借助于新的电子传播的技术手段所形成的新的公共空间。它的直接效应是社会的公共领域的扩大,言论阵地的扩大;而且这种虚拟空间中的公共性、开放性、民主化的程度要远远超过现实的公共空间。网络技术给公众生活所带来的这种变化是无论怎样评价都不会过高的。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