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 >>> 法学 >>> 法律史学 >>> 中国法律思想史 外国法律思想史 法律制度史 法律史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96-210 共查到知识库 法律史学相关记录766条 . 查询时间(0.956 秒)
正确地总结新中国成立60年来法制建设和法治发展的历史经验,为今后的法治建设提供借鉴,是法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最近出版的杨一凡、陈寒枫、张群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制史》(修订本),在这方面进行了成功尝试,取得了可喜的收获。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背景下,追求民主协商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这种趋势在民事和行政司法领域表现的尤为明显。但是,传统刑事诉讼理论因此表现出的反映迟缓、理论不足甚至理论缺陷却随之日益暴露、凸显出来,亟需重构。
论法律推理与司法理性     法律推理  司法理性       2010/11/4
司法理性是指法官在司法过程中运用程序技术进行判断和推理、寻求结论的妥当性所体现出的一种睿智和能力。司法理性是形式理性、实质理性以及实践理性的统一。法官在司法裁判时运用法律推理的过程,同时也是彰显司法理性的过程。因此,通过法律推理促进理性司法,从而实现司法公正,是我们追求的法治目标。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成文法与判例法互相结合、相辅相成的混合法,自汉代定型之后历代沿袭相随。武树臣教授发现并提出了中国“混合法”的概念,断言“混合法”是中国数千年法律实践的最大特征,也是祖先奉献给全人类的伟大宝藏,还是西方两大法系未来发展的共同趋向。
自13世纪中期开始,作为英国法主体的普通法日益僵化,无法适应不断发展的英国社会的需求。由此,衡平法应运而生。作为对普通法的补充,衡平法具有众多与普通法截然不同的特点,尤其是其缔造者大法官在进行司法实践的时候无须像普通法那样遵循先例,而是拥有根据“良心”自由裁量的权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衡平法的内容完全系于大法官的一时判断。事实上,此前存在于英国的普通法、罗马法和教会法都为衡平法提供了养分。尤其是教会...
“髡”是秦汉法律中的刑罚名。关于髡刑,《说文》段玉裁注曰:“髡,剃发也。”{1}作为刑罚,髡刑春秋战国时代可能已经存在。如《周礼•秋官•掌戮》中有“髡者使守积”的说法。屈原《楚辞•涉江》曰:“接舆髡首兮。”接舆是春秋时的隐士,楚国人,曾遭髡首。
在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和新中国法治思想的构建并非一朝一夕之事,社会主义法治的实现更非倚马可成。它需要中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不断地摸索,反复地总结经验和教训。“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社会主义法治思想发展过程中,教育起着关键性的基础作用,尤其是法学高等教育更是对社会主义法治事业具有直接的推导作用,它不仅直接为社会主义法治事业输送人才,而且更能直接培育整个社会环境所需要的社会主义法律意...
我国古代律典中关于“夜无故入人家”条最早的明文规定始于唐律,但其渊源可追溯至西周。唐律中的“夜无故入人家”条的含义与其渊源条款相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较之唐律,明清律对夜间进入者的处罚加重,而对主人杀死夜间进入者的处罚减轻。清代附在条文下的条例进一步认可了主家以及邻佑等人对夜间入室窃盗之外的其他窃盗行为进行正当防卫的合法性。在《大清新刑律》中,近代正当防卫制度确立,同时侵入住宅的时间也不再区分黑夜与...
作为反映信息时代发展要求的一种新型制度文明,政府信息公开法制建设,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潮流。置身于这一世界潮流之中,经历了一系列包括学术界意见在内的民间与官方之间的思想和学术沟通、地方层面与国家层面的法制建设互动,国务院“经过5年多的艰苦努力”,终于在2007年4月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至今已经两周年。
1950年5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以下简称《婚姻法》)。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具有基本法性质的民事法律,是国家改革婚姻家庭制度的重大立法举措,为新中国婚姻法制初步奠定了法律框架。
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以来,人类就在解决各种矛盾和纠纷的过程中生存和发展,探求事实真相一直是各个社会在处理各种矛盾和纠纷时追求的共同目标和判案标准。神灵裁判是古代社会人们在解决疑难案件时才采用的一种方法,并不占主流地位,占主流地位的判案方法则是探求案件事实真相,循实情而断案。在事实探知模式方面,人类经历了以直觉经验为主的模糊真实到以理性经验为主的形式真实,再到规则意识较强的法律真实的发展过程。我国应确立...
中国古代法上的和离     和离  唐律  七出与义绝       2016/11/21
和离指夫妻双方因情意不协而自愿离婚的制度,它与七出、义绝共同构成中国古代法上的离婚制度。和离之制渊源于《周礼》,自唐代始进入法典,形成正式制度,后代基本相沿不变。该制强调婚姻的两相情愿,不受外力强制的特性。它广泛应用于一般民众,但对宗室成员和官员有不同程度的限制。考察现有案例可见,和离之法对保护女方平等的离婚意愿及女方的财产都有一定价值,但司法过程中表现出的对女方离婚诉求的抑制也反映出中国古代礼法...
《唐律》别籍异财之禁探析     唐律  户婚律  别籍  异财       2016/11/21
禁止别籍异财是中国古代法律规范家族财产、维护家族制度的一项重要规定,但长期以来人们往往将其视作一个整体,忽视别籍和异财的相对独立性及其相互关系。根据《唐律》和其他原始资料,我们可以看到别籍和异财实际上是两个问题而又紧密联系,法律禁止的重点是别籍而不是异财。
前瞻中国环境法治     中国  环境法治       2010/11/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颁布三十余年来,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法律,包括人们的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年的试行法也在1989年经修改而成为正式法律。中国的环境法与中国整个法治的发展进程相一致,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可以说是真正到了而立之年。
最近几年,民法领域立法力度很大,如果今年《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通过,民法领域法律体系就基本完善了。从实质来说,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