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理学 >>> 自然地理学 >>>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自然地理学相关记录2810条 . 查询时间(0.694 秒)
人体舒适度与人类生活质量和社会活力密切相关,除生理心理等个人状态外,气温、湿度、风速等气象要素通过人体与环境之间的热交换改变人体平衡功能,能极大地影响人体舒适度。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人体舒适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是什么原因导致其发生改变?未来中国人体舒适度又将面临怎样的变化呢?
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程维明研究团队、阿勒泰地区行署、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单位联合编著的《绿水青山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新范式—阿勒泰山水林田湖草系统建设实践》最近正式出版,这是首部全面介绍阿勒泰地区生态文明实践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专著。
科学数据是科学发现和知识创新的重要依据与基石。随着生态学进入“大科学、大数据时代”,生态数据开放共享已成为推动生态学科发展创新的重要动力。近年来,数据出版已成为国内外数据发布、共享和实现“可发现、可访问、可理解、可重用(即FAIR)”目标的重要手段及渠道。
2021年11月27-28日,由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国植被物候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机制及未来趋势”年度研究进展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采用现场与在线相结合方式。11月28日莅临专家组会议的专家、领导有:项目跟踪专家方精云院士、宫鹏教授,项目专家组的郑度院士、陈发虎院士、王苏民研究员、崔海亭教授、韩兴国研究员、葛全胜研究员、罗勇教授、江源教授、方修琦教授和戴君虎研究员、科...
近日李志慧、邓祥征及其合作者撰写题为“Multilevel modelling of impacts of human and natural factors on ecosystem services change in an oasis, Northwest China." 及"Tradeoffs betwee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ecosystem se...
2021年11月11日,第三次新疆科学考察天山北坡经济带片区项目实施方案论证会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线上、线下同时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党委书记张小雷研究员、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建华教授级高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所长刘卫东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徐宗学教授、清华大学倪广恒教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张寅生研究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第三极地区,尤其是喜马拉雅山脉东部,冰川正在经历加速消融,这一现象与21世纪初季风期降水减少吻合(图1)。日益退缩的海洋型冰川在多大程度上缓冲了雅鲁藏布江上游(奴下水文站以上流域)不断减少的降水径流,目前尚不清楚。
2021年11月6日,“新时代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论坛”通过“线上+线下模式”(以线上为主)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区域生态经济专业委员会、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世界资源研究分会、内蒙古生态经济研究会主办,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内蒙古财经大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院、“一带一路”国际科学家联盟、“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东北亚可持续发展研究...
第六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表彰大会2021年10月28日在京举行。中国生态学学会第八届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傅伯杰院士荣获 “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傅伯杰院士长期从事自然地理学与景观生态学研究,在生态保护与恢复、土地利用结构与生态过程、景观生态学和生态系统服务等方面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成果并应用于生态建设实践,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和社会影响。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在...
2021年10月21日,《黄河流域(芮城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成果汇报交流会在山西省芮城县召开。芮城县委书记张建军主持会议,县委副书记、县长尚玉良,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应征,县政协主席赵伟兵,以及四套班子领导成员、县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各乡镇党委书记等出席会议。项目负责人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王灵恩副研究员、项目助理崔家胜等参加会议。
青藏高原草地覆盖了全高原面积的一半以上。精确定量草地生长、水分消耗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及其驱动因子的贡献,有助于精确回答高原生态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量级,为高原生态屏障功能维持和水源涵养能力提升的决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021年10月21-27日,国家“十三五”科技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举行,展览以“创新驱动发展 迈向科技强国”为主题,集中展示了我国“十三五”以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所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期间,地理资源所“基于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网)的中国碳汇功能研究”、“高频次迅捷无人航空器区域组网遥感观测技术”、“土壤重金属现场检测-校准-风险管控决策成套系统”3项重大科研成果入围参展。
2021年10月8日,由地理资源所承担的院重点部署项目“北极地区地缘环境态势的演变研究”项目顺利通过了由中国科学院重大任务局组织的项目验收。 “北极地区地缘环境态势的演变研究”项目是中国科学院重大任务局布置的院重点部署项目,项目于2018年3月份正式启动,项目负责人为地理资源所杨林生研究员,课题负责人为蔡红艳副研究员、王平副研究员和张恒才副研究员,地理资源所、大气所和东北地理所等单位的40余名...
植被覆盖度(FVC)、叶面积指数(LAI)和聚集指数(CI)是表征植被结构特征的重要参数,深刻影响全球植被生态、水文和能量循环过程。深入理解这些参数的特征是当前植被和生态遥感的关键。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方红亮研究组对2003至2017年全球植被FVC、LAI和CI遥感产品进行了综合分析,探索了各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新的植被结构参数并剖析植被结构特征空间的变化机制。该工作推进了植被结...
2021年9月2日,生态环境部调研组一行4人赴齐齐哈尔示范区开展有机食品产业专题调研,调研组由生态环境部土壤司二级巡视员李义任组长。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土壤处处长孙振民、中共依安县委书记周长友等领导专家陪同调研。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