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哲学 >>> 中国哲学史 >>> 中国现代哲学 >>>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中国现代哲学相关记录805条 . 查询时间(6.57 秒)
在我们的屋子里住着两个虚无主义者,一个长的,一个矮的。我怎么来区别他们的性情呢!近代文学史上有两个写实主义作家:莫泊桑与柴霍甫。莫泊桑摸到黑暗的背上,柴霍甫摸过了黑暗的背,又触到光明的面了。拿这个作比,长的近于莫泊桑,矮的近于柴霍甫--不是说他们的作品,而是说他们对于人世间的看法。
毕养赛,杭州师范学院副院长,马一浮研究所所长:本书分三部分:一、马一浮先生原著例选;二、当代学者对马老的思想、诗作、书法、评述;三、马老学生、好友回忆文章。书后附传略。
东学西渐与“东化”     文化交流  东学西渐       2008/1/21
 最近,我的学生蔡德贵告诉我,青岛大学学报《东方论坛》准备开设一个新的栏目“东学西渐”,并转达该学报杂 志社社长冯国荣教授的意见,请我写一篇文章,我很高兴。我觉得这个栏目开得好,开得适逢其时。    我一向特别重视文化交流的问题,既主张拿来主义,也主张送去主义。我认为,文化一旦产生,其交流就是必然的。没有文化交流,就没有文化发展。交流是不可避免的,无论谁都挡不住。
“隐士”这种意识方式也是传承我们的文化传统的一种需要,也是对现代性生活的一种补充,尽管它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东西。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何晓鹏 当今中国的“隐士”们与中国传统的隐士思想和西方的后现代主义思潮有着怎样的关联?他们在面对东方圣贤与西方哲人时,对自我是一种怎样的关照?隐逸山林是否真就是消极遁世?在不同时代、不同语境下,我们会得到一种不同的认...
轻视哲学的民族不可能优秀          2008/1/19
作为对世界和人类根本问题的思考,哲学代表了一个民族在精神上所站立的高度,决定了它能否作为一个优秀民族在世界上发挥作用。 今年高校招生工作已结束,如同近些年一样,许多学校哲学系考生稀少,门可罗雀。当然,这一情况完全是在意料之中的。在今日社会急功近利的总体氛围中,大学孜孜于与市场接轨,越来越成为职业的培训场,一般考生自然也就把就业前景树为选择专业的首要标准了。因此,毫不奇怪,...
摘要:“中国哲学”的本质是以哲学为方法对道学进行解释,“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可以而且必须蕴涵和表现为方法论问题,即以哲学解释道学是否合理。这种方法可以称为格义,其基本的言说方式是“中A是西B”。因此,合法性、方法论、格义与言说方式实际上是同一问题的不同表现。 要目: 一、破题:合法性蕴含的方法论问题 二、方法、格义与...
中国文化开合发展的方向          2008/1/15
民国以来,上承清代学风的余势,学术界弥漫着新考据的风气,而三百年前顾、黄、王「开外王」的「本愿」,早已为人淡忘而抛之于九霄云外。再加上受到西方文化宗教的冲击,民族文化生命更是破裂歧出而落到信心丧失、中风狂走的地步。起初,这第三度的文化生命之大开,是受到顿挫而转为考据,现在则成了一开而不易收拾之势。所幸数十年来,也有三五贤哲发其孤怀闳识,护持道脉一线于不坠,而新儒家的学者们,更在国势艰困、文运否塞之...
政治策略与民初宪政的历史经验          2008/1/15
辛亥革命结束了清帝国260多年的统治。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为纲领的中国同盟会取得了重大胜利。可是,以1913年的“二次革命”失败为标志,不但国民党陷入困境,民国亦名存实亡。从1911年10月10日起义至1913年11月4日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国内政局跌宕起伏,成败交替。痛骂袁世凯专制、反动,可以解恨,但无法增加政治智慧。袁氏本来是新旧参半的人物,要回答的问题恰恰是这个清...
Professor Angle specializes in Chinese philosophy, particularly in the relations between modern (nineteenth- and twentieth- century) Chinese thought and the Confucian tradition. He also has research i...
北京大学杨河教授承担的200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意识形态问题研究》课题组近日在京召开开题会议,课题组顾问、子课题负责人及课题组主要研究人员参加。与会人员结合对课题研究的深入思考,就以下三个议题进行讨论并取得共识。 一、明确课题总体思路和研究重点 课题组认为,该课题研究既要发挥理论的探索性,更要把握中国所处时代背景和历史方位,着眼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意...
学衡派文化思想研究          2008/1/9
北京师范大学郑师渠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衡派文化思想研究》(批准号为:91BZS029),于1991年立项,2004年5月结项,其最终成果为《在欧化与国粹之间——学衡派文化思想研究》。现将该成果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内容摘编如下: 学衡派是活跃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个文化团体,对当时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然而,由于它的文化思想徘徊于欧化与国粹之间,对新文化运动多持批评态度,故在相当...
启蒙的自我瓦解          2008/1/8
90年代的中國思想文化界,是一個重新分化的年代。在80年代的新啟蒙運動之中,中國的公共知識份子在文化立場和改革取向上,以「態度的同一性」形成了共同的啟蒙陣營1。但這一啟蒙陣營到90年代,在其內部發生了嚴重的分化。圍繞著中國現代性和改革的重大核心問題,知識份子們從尋找共識開始,引發了一系列論戰,並以此產生了深刻的思想、知識和人脈上的分歧,因此形成了當代中國思想界的不同斷層和價值取向。就中國思想文化界...
本文指出,《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具有哲学宣言、文化宣言、 政治宣言三重意义。《宣言》试图在一个一般化的文化本末体用论的基础上,证 明民主与科学在中国文化本体的位置上就有其“种子”,因而,民主与科学是出 于中国文化“自身方向”上的要求,是一种内在必然的现实命运。但是,由于对 民主与科学的认同感表态方面意愿过强,《宣言》却损坏了其文化本末体用论作 为一般性文化理论的地位。
现代新儒家代表人物特重《易传》,他们借助于诠释《易传》来阐发自己的哲学思想。熊十力的易学是以“乾元”为中心的本体-宇宙论;马一浮的易学是以“性理”为中心的本体-工夫论;方东美的易学是以“生生”为中心的形上学;牟宗三的易学是以“穷神知化”为中心的道德形上学;唐君毅的易学是以“神明之知”为中心的天人内外相生相涵的圆教。他们以现代哲学的观念与问题意识重点阐发了《周易》哲学的宇宙论、本体论、生命论、人性论...
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易学新思潮          2008/1/7
20世纪上半叶的易学新思潮与20世纪早期的文化转型密切相连。当时的文化是在批判 地继承传统,又吸取西方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其最大特点是倡导科学与民主 精神,这尤其与西方学说的传播,国内民主革命兴起有关。科学与民主的精神同样也影响 到易学研究领域,从而使古老的易学发生转变,出现了以新思想、新方法研究易学的新思 潮。主要表现在义理易学由传统儒家之学向现代学术思想发展;象数易学由传统的互体、 ...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