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哲学史 东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 现代外国哲学 逻辑学 伦理学 美学 哲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哲学 中国美学相关记录78条 . 查询时间(0.125 秒)
中国现当代美学,大体上说,是“西方美学中国”,其时代大背景是“西方文化在中国”。这里的“西方美学”主要是指西方的传统认识论美学,而不是由康德道德形上学(神学)所突破的道德美学本体论。后者正是架接中国心性哲学美学,即道德形上学哲学美学的直接参照系。美学学科应有两种不同形态:哲学体系型美学与诗性智慧型美学。当务之急,是引入康德的美学智慧(美是道德的象征),去梳理、建构中国道德美学本体论;诗性智慧型美...
在考察和厘定“趣味”这一现代美学范畴在中国的形成时,我们发现,在西方,“趣味”由味觉范畴向美学范畴的转化,标志着现代性美学话语开始建立。而在中国,“趣”和“味”很早就有“审美鉴赏”的意思,但它们并不是在现代美学意义上的“趣味”范畴。“趣味”作为现代美学范畴的创立,必须建立在现代性结构的基础之上。因此,中国古典美学的“趣味”范畴需要经过现代转换,才是现代美学范畴。“趣味”范畴的现代转换,体现了中国美...
现代中国美学论争的历史经验           2007/8/29
回顾中国美学的世纪历程,有一个很重要的现象值得研究,这就是贯穿着持续不断的学术论争。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美学还处于引进、草创阶段,还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学术论争,虽然也有蔡仪在40年代对朱光潜美学的批评,但终究没有形成全国范围的学术论争。但是到了下半叶,随着意识形态变革和美学转型,就不断展开了全国范围的论争。半个世纪以来最重大的美学论争有三次,第一次是50——60年代关于美的主客观性的大讨论;第二...
摘要:本文从本土意识、语境意识与实践意识的研究旨趣和现代性的研究角度对杜卫的《审美功利主义——中国现代美育理论研究》一书进行了解读,论析了独特中国现代性景观下审美功利主义作为中国美学、美育的现代传统之维的合法性及其研究意义。 关键词:审美功利主义,现代性,现代传统,杜卫,《审美功利主义---中国现代美育理论研究》 从学科理路上看,20世纪50--60年代中国美学界的大讨论似...
内容提要 从事美学教学的人大都为目前的美学教材而烦恼过。本文认为,美学教材在中国美学理论发展方面扮演着非同寻常的角色,中国美学理论在某种意义上是教材式的。因此,反思中国美学教材对于发展中国美学理论具有关键的作用。中国美学教材呈现出僵化停滞、杂糅拼凑等“伪理论”的典型特征,主要原因是编写者们心目中存有诸如教材专著有别、分工协作构筑纯粹客观的“宏大体系”等等站不住脚的信条。要走...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美学史研究成为中国美学研究的热点和焦点。人们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对渊源流长的中国美学史进行了自我的阐释,构建中国美学历史的发展规律,描绘中国美学独特的历史风貌。
在回顾中国美学史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于中国美学史的研究对象和方法,该文认为:(1)中国美学史不仅是哲学美学思想史的研究,而且也是审美艺术史、审美文化史和审美风尚史的研究;(2)范畴和命题在中国美学史的研究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3)研究中国美学史,必须以研究主体自己的思路对历史事实进行重构,以达到与现代美学的思维性沟通,从更深层次发掘中国美学史的价值。
世纪中国美学基于自身的历史文化情境和理论现代性需要,对艺术这一重要对象美学做出了充满悖论又富有启示的理论诠释,本文从美学作为人文科学的理论视域,以20世纪中国美学中的艺术理论为主题,结合20世纪西方美学中的艺术理论,论述和评价了四种美学类型及其对艺术问题的理论诠释,最后提出美学应该走向开放的人文科学艺术诠释空间。
该文以中国美学研究的提问方式为逻辑起点,以中国美学研究中出现的具体概念论、审美表象论、实践美学、自由象征论以及后实践美学为考察对象,指出它们的根本问题在于混淆了“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结果则是以实践活动取代了审美活动,以及以哲学叙事取代了美学叙事。这既是中国美学研究总是淹没于哲学话语的原因,也是它始终不能建立起美学本体论的逻辑根源。
20世纪中国美学建立了自己的学科框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有一些误区。原因是用西方美学原理来俯视中国美学实际,使中国美学处于印证和衬托西方美学的地位;此外,重文艺的教育功能而轻文艺的审美娱乐功能,教育体系中的美育被砍掉,新时期对文艺功能认识的反拨过正使审美缺乏理性,等等,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分析这些原因,对建立健康的中国美学理论体系有积极的意义。
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发生发展既受制于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现代转型,又受制于其自身包含的现代性困境,还受制于西方美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影响。这种状况使得建构一种适合于现代中国社会和文化的“中国美学”变得十分困难。中国传统美学自20世纪初王国维和鲁迅对其进行审美“主体性”的现代奠基以来,一直影响着后世100多年中国美学的发展。王国维和鲁迅对于传统美学的复杂的“批判”态度,虽在西方美学确立话语霸权和马克...
中国现代美学是在西方美学思想影响下产生、发展的。从更广阔的视野看,它是中国本土文化与西方外来文化交流、碰撞与融合的产物。中西文化的碰撞、融合既是中国现代美学产生、发展的文化背景,又是中国现代美学理论建构的思想资源。中国现代美学的特征及其价值、意义,不仅要从社会的政治经济里寻找原因和根据,也要从文化那里寻求答案。文化兼有客观与主观二重性,它的外形式是客观的物质存在,而其内形式却是主观心理(文化心理结...
现代意义的中国美学研究从王国维开始,他用西方近代学术方法和观念审视中国古典审美传统,发现了在传统学术视野下很难发现的东西。此后,以宗白华、朱光潜为代表的新一代学人在深入认识中华审美精神个性方面,得出许多精到的认识。但整体而言,20世纪前期是一个集中输入西方美学理论、尝试基础理论建构的时期,中国美学研究处于零星讨论、尚不系统的阶段。
美学研究要成为既是现代性又是民族性的学术建设工程,就既不能脱离开现代的观念、视野和思维,也不能脱离开民族感性生活的母体和根基。而从人们通常仍然习惯于用西方学者的观念和理论言说美学问题来看,美学的民族性建设的确还是一项任重道远的长期任务。它与美学现代性的共生关系和互为依存的内在理论格局问题也还需要美学研究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探讨。
徐复观、叶维廉、高友工、方东美等中国学者在研究中不约而同地将西学作了有意无意的误读式援引、转换或整合,并指向发明中国问题,这种不免有所取舍的操作,或许可理解为这些学人为了创设发明中国问题之语境而采取的一种比较和解释的策略.有意思的是,庞德和海德格尔等西方学者也是以本民族文化为本位来取用东方资源的,在资源的选择和取用目的上都受到他们自己理论目标的牵引而未必做到忠实.东西方学者在比较视野中对对方资源的...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