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军事学 管理学 旅游学 文化学 特色库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战后相关记录320条 . 查询时间(0.167 秒)
您好!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是总结回顾历史、规划展望未来的重要时刻,中国和联合国及有关国家都将举办相关的纪念活动。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改变中国和世界走向的重大历史事件,为了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与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拟定于2015年6月13日至14日在天津联合举办“战争与和平:二战及战后世界的变动”高端论坛。
据日媒报道,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战后新谈话相关专家会议的代理主席、国际大学校长北冈伸一2015年3月9日在东京出席研讨会,他在演讲时把70年前的那场战争定位为“侵略战争”,并称一定要让安倍说“日本进行了侵略”。
据日媒报道,日本兵库县宝冢市的市立手冢治虫纪念馆,将于2015年3月1日起展出已故漫画家手冢治虫创作的10部战争主题作品的190张亲笔原稿。
2014年9月27日,我校与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在京师大厦成功举办了战后日本对华政策高端论坛。副校长杨耕出席论坛并致辞。论坛上,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中心副主任廉德瑰作了“战后日本对华政策的历史与政治分析”的主题发言,我校外文学院日文系副教授姜弘围绕“积极和平主义与日本对华政策”的主题发言。会议就新形势下的中日韩文化比较研究的主题,从历史、文化、中日关系、语言学的发展等视角进行了讨论。
外交学院战后国际关系史参考书目。
2014年6月6日下午,“战后70天的台湾社会”研讨会在武汉大学召开。此次研讨会由全国台联主席汪毅夫发起,与会学者有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台湾研究所所长冯天瑜,副所长曾晖,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教授聂长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罗永宽,华中师范大学近代史所教授何卓恩,以及全国台联、省台联相关研究人员,王萌博士、谢远笋博士等也参加了讨论。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韩进在简短会见汪毅夫一行后,研讨会正式开始。
修改宪法的动向实际上是反映了的日本民族主义倾向,修宪的主张起源于战后日本的“修宪派”,“修宪派”在战后初期曾遭到美国的压制,他们一度获得政治主导权之后,曾立志摆脱美国主导的所谓“战后体制”,修改和平宪法,但是他们的尝试没有成功。安倍晋三是“修宪派”的继承人,他利用美国的亚太战略调整,再次提起修改宪法问题,为摆脱“战后体制”加强日本独自的防卫能力进行挑战性尝试。安倍虽然强调强化日美同盟,但是骨子里却...
战后日本政治与外交》书评。
2014年3月5日至6日,复旦大学国际刑法研究中心、复旦大学人权研究中心和复旦大学法学院联合举办了复旦大学国际刑法研究中心成立暨“战后亚洲战争罪犯审判与史料整理”国际研讨会,联合国前南国际刑事法庭和国际刑事法庭余留机制庭庭长西奥多•梅隆法官、国际刑事法院汉斯-彼得•考尔法官、联合国前南国际刑事法庭刘大群法官等来自国内外的数十名国际刑法专家学者应邀出席了会议。
2013年11月23日至24日,“1943:战后新格局的奠基”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史学会与俄罗斯历史学会合作备忘录签字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史学会、俄罗斯历史学会联合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承办。来自俄罗斯、美国、德国、奥地利、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的数十位专家学者与会,就会议主题展开深入研讨。
2013年11月23日至24日,“1943:战后新格局的奠基”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史学会与俄罗斯历史学会合作备忘录签字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史学会、俄罗斯历史学会联合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承办。来自俄罗斯、美国、德国、奥地利、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的数十位专家学者与会,就会议主题展开深入研讨。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王伟光出席并作重要讲话。中国史学会会长张海鹏研究员、...
为纪念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召开70周年,2013年11月23日至24日,由中国史学会、俄罗斯历史学会联合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承办的“1943:战后新格局的奠基”国际学术研讨会将在北京召开。届时将有来自俄罗斯、美国、德国、奥地利、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的数十位专家学者与会,将在两天的研讨中就会议主题展开深入研讨。附上会议议程,以飨读者。
2013年6月21日19:30—21:20,应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中心邀请,中国历史学会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王建朗研究员做客中心第七次学术沙龙活动,作题为“战时中国与战后新秩序”的学术引言,并与师生展开热烈的互动交流。王建朗研究员在近代中外关系史、中华民国外交史、抗日战争史等方面成果卓著、享誉学界。在此次学术沙龙活动中,王建朗研究员围绕“战时中国与战后新秩序”主题,从中国参与联...
2013年5月2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德国驻华使馆、法国驻华使馆共同主办的纪念德法《爱丽舍条约》签署50周年会议在京举行。中、德、法三国学者回顾了二战后德法两国从敌对走向和解的历史,探讨了中国与日本对战争记忆的异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德国驻华使馆、法国驻华使馆的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
战后从肯尼迪到奥巴马的持续性改革是20世纪初进步主义改革和30年代新政改革以来美国的第三次改革浪潮。这一改革浪潮主要由“伟大社会”改革、持续性教育改革和奥巴马的医保改革构成。在社会不同利益群体间实现公平与正义是改革不变的主题。改革的结果是有力地推动了美国社会的重构,在种族、性别、环境等领域长期存在的矛盾与冲突得到了有效缓和,社会和谐度明显增强。战后美国改革的社会建设功能对今日中国进一步改革与发展具...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