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数学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物理学 化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总论 大气科学 地球物理学 地理学 地质学 水文学 海洋科学 生物学 科学技术史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国际动态 理学 Science相关记录146条 . 查询时间(0.183 秒)
《科学》旗下期刊《科学-信号》近日以封面形式在线发表了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林宏辉教授团队张大伟教授课题组题为“Cooperative 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by ATAF1 and HY5 promotes light-induced cotyledon opening in Arabidopsi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远红光促进子叶打开的新机制。
光和温度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地理分布以及作物产量的两个主要环境因子。植物在夏季往往在白天经历较高的温度,光和温度信号共同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在温和的高温下,植物会通过促进下胚轴伸长和叶柄伸长等生长过程使植物远离地面促进降温,该过程称为“热形态建成”,然而在光下植物需要进行光反应,包括抑制下胚轴生长、促进光合作用等过程,因此高温信号和光信号相互拮抗地控制着植物的形态变化,然而,植物如何整合光温信...
近日,南京农业大学汪鹏教授课题组以Cover Paper形式在国际权威期刊Trends in Plant Science在线发表了题为“Applications and opportunities of click chemistry in plant science”的综述文章,系统梳理了经典点击化学反应,论述了点击化学在植物生物分子检测、植物蛋白组学分析、植物活体成像以及植物-微生物相互作用方...
Arts at CERN has joined forces with Science Gallery Melbourne and the ARC Centre of Excellence for Dark Matter Particle Physics to present Dark Matters, an exhibition that seeks to?explore the fundame...
2023年6月28日,国际权威机构科睿唯安(Clarivate)发布的2022年期刊引证报告显示,由中国海洋大学和崂山实验室共同主办的国际英文期刊Marine Life Science & Technology(MLST;中文名称:海洋生命科学与技术)影响因子为5.7,这是本刊去年获得首个影响因子(5.0)以来的又一显著进步!MLST跻身Marine & Freshwater Biology(海洋...
可变剪接是真核生物在转录后层面调节基因表达的重要机制。约95%的人类多外显子基因均受到可变剪接的调节,其不仅赋予了基因产物的多样性,而且还在器官/个体发育、应激响应、疾病发生等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变剪接是基于剪接因子对前体mRNA(pre-mRNA)不同剪接位点的选择性识别;并且,pre-mRNA的剪接模式还取决于不同剪接因子的组合效应[1]。除了SR蛋白和hnRNP等剪接因子,当前研究表明l...
2023年2月17日,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薛东前教授、宋永永副研究员团队在Science(科学)期刊发表题为“Farming in arid areas depletes China’s water”(干旱区农业加剧中国水资源短缺)的Letter文章。师资博士后宋永永副研究员为该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薛东前教授、马蓓蓓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生夏四友和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
新年伊始,生命科学学院倪健课题组在青藏高原第二次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题为“TiP-Leaf: A dataset of leaf traits across vegetation types on the Tibetan Plateau”的数据论文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Earth System Science Data 2023年第1期。ESSD《地球系统科学数据》是当前地学和生态...
2022年11月24日,重庆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光电功能材料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余鹏教授课题组发表了增强非晶态合金电催化析氧性能的研究成果。研究成果以题为“Annealing and electrochemically activated amorphous ribbons:Surface nanocrystallization and oxidation effects enhanced f...
近日,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鸿彬课题组在植物科学领域国际知名期刊《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IF: 5.753; JCR1区) 上发表了题为“Comparative Proteomic Analysis Reveals the Ascorbate Peroxidase-Mediated Plant Resistance to Verticillium dahliae...
近日,中国生态学学会与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完成签约,国际期刊Ecosystem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EHS)加入Science伙伴期刊计划(SPJ),2023年开始将由AAAS出版。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老年性痴呆)是最主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阐明,临床更缺少有效的治疗手段。近日,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程金波副教授在AD致病机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Microglial Calhm2 regulates neuroinflammation and contributes to Alzheimer’s dise...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以前认为随着哺乳动物的进化而消失的重要机制有助于保护哺乳动物的干细胞免受SARS-CoV-2和寨卡病毒等RNA病毒的侵害。他们认为,这一发现有朝一日可能在开发新的抗病毒治疗方法中得到利用。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1年7月9日的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An isoform of Dicer protects mammali...
近日,国际食品学顶级期刊《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IF:11.07)在线发表了临沂大学农林科学学院张兴林教授团队题为“Transposon sequencing: A powerful tool for the functional genomic study of food-borne pathogens”的综述论文。
大肠杆菌作为一种重要的模式工业微生物,在医药、化工、农业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近30年来,多种代谢工程改造的新策略和新技术,被用于设计、构建和优化大肠杆菌细胞工厂,极大地提高了生物法合成化学品的生产速率和产量。不过,此前对于大肠杆菌的利用,仅局限在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上,无法满足人们对于化工生产的需求。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努力改造大肠杆菌,试图让它按照人们的设计合成自然界中未曾出现的聚合物。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