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数学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物理学 化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总论 大气科学 地球物理学 地理学 地质学 水文学 海洋科学 生物学 科学技术史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理学 分子检测相关记录16条 . 查询时间(1.099 秒)
2022年4月12日,Trends in biotechnology期刊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洪山实验室胡涌刚和李英俊团队题为“Emerging Argonaute-based nucleic acid biosensors”的综述文章,该研究系统介绍了原核生物Argonaute的作用机理及当前基于原核生物Argonaute蛋白的核酸生物传感技术的...
液体活检致力于基于体液中的游离肿瘤细胞、游离肿瘤DNA及外泌体等检测恶性肿瘤,其中尤以可无创获得的血液、尿液等检测最受青睐。临床上恶性肿瘤诊断的金标准是组织病理学,通过组织活检形成诊断,但仅依靠液体活检目前尚无法形成准确有效的恶性肿瘤诊断。相比于分子标志物,体液中完整的肿瘤细胞无疑是肿瘤存在的高级别证据,但如何明确一个细胞确为肿瘤细胞,即准确判定细胞的良恶性是生物学上尚未解决的问题。细胞病理学虽能...
近期,实验室过敏性肺疾病学组PI孙宝清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A pilot study on the allergen-specific IgE to molecular components on polysensitized mite allergic asthmatic patients in Guangzhou, China”于2019年发表在国际杂志《Molecular Immunolog...
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真菌研究室陈作红教授课题组利用两种恒温扩增技术——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和超分支滚环扩增技术(hyperbranched rolling circle amplification,HRCA),基于α-鹅膏毒肽基因(α-AMA)序列和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设计了一系列引物和探...
分子检测技术是一种在单分子层次上揭示组装基元/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精妙方法,能够提供隐藏在系综实验中的分子结构与功能之间的丰富信息,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单个相互作用事件的动力学研究。针对传统的单分子荧光检测手段可能遇到的问题,如需要荧光标记、具有光漂白以及时间分辨率不足的问题,最近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郭雪峰课题组结合电学检测具有无损、无标记和实时检测的优点,分别从硅纳米线生物传感器和石墨烯基分...
分子的灵敏检测是临床诊断、环境监测和食品安全等领域的重要需求,因此开发高效的化学小分子检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其中,特异的识别元件是实现检测的核心和基础,传统的检测方法是通过抗体,酶等作为识别元件和待检测物进行识别,然后再通过对识别信号的放大来实现检测。整个开发过程往往面临着周期长、难度大、信号输出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分子检测是一种考察物质间相互作用的精妙方法,能够在单分子水平上提供分子结构与功能之间的丰富信息,揭示生命现象的重要过程,在临床诊断等领域具有深远的应用价值。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郭雪峰课题组和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要茂盛课题组以硅纳米线作为探针提出了侧壁点修饰的策略,发展了构筑单分子检测器件的新途径,进一步与生物体系结合,首次在单分子水平上实现了对抗原抗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免标记、实时无损检测。这是...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吴丽芳研究团队张立云博士和新加坡国立大学Chang Young Tae教授合作,利用DOFLA技术,围绕环境污染物和生物大分子特异性识别开展相关研究,取得系列进展。DOFLA技术将成为环境和生命科学相关领域研究新方法。目前,张立云研究小组正在把DOFLA技术应用于水环境有害物和DNA G-四链体结构特异性识别的研究中。
2010年6月份正值番茄新鲜上市的时候。番茄因其营养丰富、酸甜可口而广受人们的喜爱。但番茄溃疡病却给番茄生产带来严重威胁,该病害在历史上曾使北美和欧洲的加工番茄生产受到毁灭性打击,直接影响番茄酱的总产量和价格走势,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从而备受生产者和研究人员关注。
基于激光共焦构型建立了一套单波长荧光交叉相关光谱检测系统, 并对检测系统进行了优化, 阐述了荧光交叉(相关)光谱基本理论. 以荧光量子点和有机染料为标记探针, 以人免疫球蛋白与羊抗人免疫球蛋白的结合反应为研究对象, 利用该系统成功地实现了在单分子水平上对免疫结合产物的分子数、浓度、特征扩散时间和动力学半径等参数的表征.
共轭聚合物具有强的光捕获能力,具有倍增光学响应性,可用来放大荧光传感信号。基于共轭聚合物的新型生物传感器在医疗诊断、基因检测、环境检测以及国家安全防御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科技部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有机固体重点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在基于水溶性共轭聚合物的生物大分子检测研究中取得系列进展。
湖泊底泥中微囊藻DNA的分子检测     底泥  微囊藻  DNA  水华  蓝藻       2008/7/18
通过改进裂解温度和延长裂解时间并增加苯酚/氯仿洗脱次数的DNA提取方法获得南京玄武湖底泥中的DNA,通过PCR法来扩增微囊藻的16SrRNA基因. 结果表明在所有采样点中均得到微囊藻基因组DNA,并且纯度较高,OD260/OD280均高于1.54,最高值达到1.89. PCR的扩增结果显示所有样点的DNA都得到212 bp 大小的微囊藻16SrRNA基因片断,表明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从底泥中提取微囊...
摘要调查男性和女性尖锐湿疣样本中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检出率及病毒类型,为研发相关防治疫苗提供依据,以HPV 外壳蛋白DNA序列为模板设计特异引物,SSP-PCR扩增检测样本中HPV的感染率和病毒类型。收集了北京及邯郸市医院门诊尖锐湿疣样本22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9例。检测发现所有样本中存在着高浓度的HPV病毒DNA。男性样本中有5例感染HPV6型,6例感染HPV11型,2例为HPV6+HP...
利用鉴别性的同工酶位点从印度恒河水系的支流Banganga中检测到了蓝黑鲮(Labeo calbasu)与南亚黑鲮(Labeo rohita)的一个杂交个体。线粒体DNA的单倍型模式进一步确认这个杂交个体的母本是河蓝黑鲮 [动物学报53(4):773 –776, 2007]。
题目:基于线粒体COⅠ和NADH-6基因分子检测的中日家蚕和野桑蚕亲缘关系的研究 作者:李兵,浜野国胜,蜷木理,原和二郎,沈卫德 摘要: 为了进一步明确家蚕和野桑蚕的亲缘关系,收集了中国和日本的一些家蚕和野桑蚕品种资源,提取了家蚕和野桑蚕的总mRNA,通过RT-PCR克隆了家蚕和野桑蚕线粒体DNA (mtDNA)的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1基因(cytochrome oxidase subunit 1...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