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哲学 >>> 中国哲学史 >>> 先秦哲学 >>>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知识库 先秦哲学相关记录1101条 . 查询时间(0.632 秒)
易象初探     易象  初探       2008/11/5
《易经》包括象、数、理三个基本方面的内容。象、数、理是一个整体,象是基础。象产生数、产生理。象数理相依而生,相依而长,相依相存,不可缺一。
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傲、简而无虐,是《尧典》提出的人格培养目标,是古代的理想人格。从《诗经》的“不刚不柔”到老子的“方而不割,廉而不刿”、《中庸》的“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荀子的“坚强而不暴,柔从而不流”,古代思想家对这种人格做了许多表述与阐释。孔子典型地体现了这种人格,他既有直、刚的一面,又有柔、温的一面;他这种刚柔有致的人格蕴含着深刻的道德内涵。今天的教育首先要树立完美的人格理想,要传承、...
汶川大地震灾难发生时,我在贵州乡间,也感觉到了震动,我是过后通过网络了解到地震灾情的。确实,我看到政府的救援行动非常及时并且非常有效,各种志愿团体的救援行动也非常感人,这表现了在大难当头时中国人同心同德共赴时艰的优秀民族精神,这是值得我们今天大书特书的。
终身学习 —— 文化之正道     文化  终身学习       2008/11/5
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活到老,学到老,做到老。—— 中国俗谚一、《礼记·学记》有言:“人不学,不知道。”这里的“知道”,依照古代汉语惯例,应该分开断读。“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认知”,“道”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道理”。所谓“不知道”的本意,乃是“不知其道”。
首先表达一个歉意:今天是周末,占用大家宝贵的周末时间,很不好意思。同时,我也要对古籍所、舒老师[①]表示感谢,给我提供这个机会,向在座诸位汇报一下我的一些想法。我今天要讲的题目,大家都知道了吧?那么,我为什么会选这个题目呢?那天古籍所跟我联系的时候,我想了一下,这个题目比较恰当。
子夏在儒学发展史上的贡献     子夏  儒学  务外  地域文化       2008/11/5
子夏作为孔子晚年最重要的弟子之一,在儒学发展史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当新出土简帛使我们对早期儒学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时,子夏的贡献更显突出。子夏对儒家的创立以及早期儒学的传播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由于子夏对“六经”的熟练掌握和运用,使他在儒学经典的传授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特殊的文化环境造就了子夏独具特色的思想,使他成为早期儒学“务外”派的重要代表之一。子夏的思想溶入到三晋文化之中,对后来处于三晋...
“生活”与“儒学”都是两个大概念,各自俱微言大义的深度和纷纭复杂的广泛理解,但这两者是可以相互阐释的:以儒学来阐释生活,生活就是中国文化的现实;以生活阐释来儒学,儒学就得到了现代性。这种阐释也使中国传统的学术方法既能吸收西方学术理论的既有成就,也能发挥中国学术自身的特征。黄玉顺先生的“生活儒学”所做的工作,正是这样一种阐释学的努力。
“和合”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儒家和道家有着极其丰富的和谐观念。和合文化与传统的和谐观为党中央提出的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取之不竭的资源,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庄子与老子同属道家,其最高的哲学范畴是“道”。一般认为,“一”和“气”也是老庄哲学中的重要范畴。然而,在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墓竹简《老子》甲、乙、丙三组中,并不见“一”的踪影,“气”也仅见通行本《老子》五十五章的“心使气曰强”。目前学术界对简本《老子》有摘抄本、改编本和早期《老子》传本等种种不同的见解,在没有新的史料发现的情况下,这些见解很难求得一致。我曾撰文《从郭...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世道衰微,但这崩溃和混乱的局面却带来了处士横议、百家争鸣的自由学风。对上古“礼”制的反思与重构,是当时思想界讨论的主题之一,这些思想家历经几百年的思索,在礼崩乐坏中完成了对礼乐精神的总结与提炼,并在礼乐精神的指导下重构“礼制”。春秋战国时期的这一思想成果,对从秦汉至晚清的中国政治生态、文化精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世纪中叶,西方文化伴随着鸦片与枪炮席卷东方世界,中国面临“三...
蒙文通经学四变述论     蒙文通  经学       2008/6/29
原四川大学教授、著名国学大师蒙文通(1894-1968)由经入史,经史贯通。其经学思想受著名经学家廖平的影响,又加以发展和变化,在现代经学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然而以往学术界对蒙文通经学论述略少。本文就蒙文通经学思想发生的四次变化加以探讨,以弄清蒙文通经学的脉络和框架,探索其思想随时代变迁而受到的影响。 一、倡鲁、齐、晋之学,以地域分今、古 以地域分今、古文经学的思想创自廖平。廖平...
子夏易学考论(六)      易学考  子夏       2008/6/5
据史籍记载,孔子弟子卜子夏学《易》传《易》,并有易学著作《子夏易传》。由于《子夏易传》早佚,以及其他原因,后世很多学者怀疑子夏传《易》之事。文献告诉我们,子夏学《易》传《易》应为事实。而《子夏易传》的一些佚文和其他有关文献,说明子夏易学主要承绪孔子,兼容《易》之“古义”和“新义”的特点。特别令我们注意的是,子夏研习并传授《归藏》,这透漏了一个重大信息:在儒家易学的传承中,可能存在同时传授《周易》和...
子夏易学考论(五)     易学考  子夏       2008/6/5
据史籍记载,孔子弟子卜子夏学《易》传《易》,并有易学著作《子夏易传》。由于《子夏易传》早佚,以及其他原因,后世很多学者怀疑子夏传《易》之事。文献告诉我们,子夏学《易》传《易》应为事实。而《子夏易传》的一些佚文和其他有关文献,说明子夏易学主要承绪孔子,兼容《易》之“古义”和“新义”的特点。特别令我们注意的是,子夏研习并传授《归藏》,这透漏了一个重大信息:在儒家易学的传承中,可能存在同时传授《周易》和...
子夏易学考论(四)      易学考  子夏       2008/6/5
据史籍记载,孔子弟子卜子夏学《易》传《易》,并有易学著作《子夏易传》。由于《子夏易传》早佚,以及其他原因,后世很多学者怀疑子夏传《易》之事。文献告诉我们,子夏学《易》传《易》应为事实。而《子夏易传》的一些佚文和其他有关文献,说明子夏易学主要承绪孔子,兼容《易》之“古义”和“新义”的特点。特别令我们注意的是,子夏研习并传授《归藏》,这透漏了一个重大信息:在儒家易学的传承中,可能存在同时传授《周易》和...
子夏易学考论(二)     易学考  子夏       2008/6/5
据史籍记载,孔子弟子卜子夏学《易》传《易》,并有易学著作《子夏易传》。由于《子夏易传》早佚,以及其他原因,后世很多学者怀疑子夏传《易》之事。文献告诉我们,子夏学《易》传《易》应为事实。而《子夏易传》的一些佚文和其他有关文献,说明子夏易学主要承绪孔子,兼容《易》之“古义”和“新义”的特点。特别令我们注意的是,子夏研习并传授《归藏》,这透漏了一个重大信息:在儒家易学的传承中,可能存在同时传授《周易》和...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