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天文学 >>> 空间天文学 >>> 红外天文学 紫外天文学 X射线天文学 γ射线天文学 中微子天文学 空间天文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81-195 共查到空间天文学相关记录953条 . 查询时间(1.354 秒)
2019年11月14日,紫金山天文台第六十二期青年论坛在紫台仙林园区顺利举办。本次论坛邀请到北京理工大学董毅教授,他为大家带来了题为“微波光子技术及其应用”的学术报告。
2019年11月18日,2019年度何梁何利基金获奖科学家揭晓,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获科学与技术成就奖,35人获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人获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何梁何利基金是由香港爱国金融实业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国伟先生共同捐资港币4亿元于1994年3月30日在香港注册成立的公益性科技奖励基金。基金设“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和“科学与技术创新奖”,每年评奖一次,科学与技术...
2019年11月15日,由中国工程院、湖南省人民政府指导,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中国航天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国家地理空间信息中心、中国遥感应用协会、中国测绘学会、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和长沙市人民政府等单位和社团组织联合主办的第十九期钱学森论坛暨2019长沙空间信息产业国际博览会在长沙开幕。本次论坛以“钱学森智库聚焦空间信息产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钱学森系统工程思想为指...
2019年10月10日至12日,第30次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会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举行,共有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捷克的60余位合作组成员出席。本次会议讨论重点在过去两年的数据质量检查、基于氢俘获中子的中微子振荡分析和反应堆中微子能谱测量,还有多个新物理寻找的课题汇报了进展或提案。此外,合作组选举产生了中方发言人,由高能所曹俊研究员继续担任,选举产生了新一任的执行委员会,确定了...
随着人类探索宇宙的不断深入,不依赖地面设备的航天器自主导航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脉冲星被称作“宇宙灯塔”,是一类高速自转的中子星,其脉冲信号的长期时间稳定度很高(可达10-18s量级),甚至优于地球上的原子钟,可作为宇宙航行中的时间基准。脉冲星信号在多个信号窗口都可以探测到,其中因为X射线波段所需要的接收天线较为小型,成为最良好的导航信号辐射源。如同地面使用卫星信号进行导航一样,利用X射线脉冲星...
轻如尘、快似光,能够轻易穿越各种物体,还能时不时“变身”——中微子无疑是基本粒子世界里的“隐世高手”;此外,它们或许还隐藏着有关宇宙大爆炸的绝世秘密。正因如此,任何关于它们的线索都可谓价值连城。
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近日报道,英国科学家使用与整个宇宙结构有关的数据,限定了宇宙间最小、最难研究的组成部分之一——中微子家族中最轻成员的质量:不超过0.086电子伏特,约为单个电子质量的600万分之一。
近期,《天体物理学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博士刘杰英和研究员毛基荣的研究成果。他们对超长伽玛射线暴源——GRB 130925A余辉的X射线热辐射起源进行了理论解释,认为该源10 keV以上的热X射线辐射起源于富金属/尘埃星风中的热轫致辐射过程。伽玛射线暴是宇宙中最为剧烈的爆发现象,辐射持续时间从几毫秒到几千秒不等。爆发阶段的辐射一般被称为瞬时辐射,而爆发结束后在更低能段(如X射线、光学...
国际期刊《天体物理学杂志》最新在线发表了该台刘杰英博士和毛基荣研究员的一项研究成果,他们对超长伽马射线暴源——GRB 130925A余辉的X射线热辐射起源进行了理论解释,认为该源10千电子伏特以上的热X射线辐射,起源于富金属—尘埃星风中的热韧致辐射过程。毛基荣介绍,伽马射线暴是宇宙中最为剧烈的爆发现象,辐射持续时间从几毫秒到几千秒不等。爆发阶段的辐射一般被称为瞬时辐射,而爆发结束后在X射线、光学、...
2019年5月29日,李政道研究所新引进的青年学者葛韶锋博士在国际权威物理学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以“Scalar Nonstandard Interactions in Neutrino Oscillation”为题发表最新研究成果(Phys.Rev.Lett. 122 (2019) no.21, 211801),指出中微子可以有标量形式的非标准相互作用,并且会显著改变中微子振荡的形式。这对于...
近期,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高能天体物理研究组研究员张国宝与其国际合作者,对一颗黑洞候选X射线双星Swift J1753.5-0127的爆发晚期进行了多波段观测研究,利用新提出的爆发晚期余暴的观测分类方法,观测到一个亮的微型暴,这对揭示后续的爆发机制研究有重要价值。该研究结果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合作组会议每年举办两次,2019年第一次合作组会议于4月13日至15日在南京成功举办。此次会议由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和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共同承办,共有来自国内外的共29家单位的约180名科研人员与青年学生参会。会议安排了一天半的大会报告,一天半的实验和数据分析分会场报告。大会报告涉及银河宇宙线起源问题、活动星系核、暗物质、伽马暴以及多信使、宇宙线能谱的精确测...
2019年04月12日-15日,LHAASO(高海拔宇宙射线观测站)合作组2019年第一次会议在南京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高能物理研究所、国家天文台、上海天文台、云南天文台以及西南交通大学、河北师范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28家单位,18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开幕式由LHAASO首席科学家、项目经理曹臻研究员主持,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副台长常...
2019年4月15日,“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arge High Altitude Air Shower Observatory; LHAASO)项目首席科学家、工程经理,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曹臻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副台长常进研究员在紫台仙林园区签署合作备忘录,标志着紫台的科研团队正式加入LHAASO国际合作组。LHAASO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之一,选址位于四川稻城海拔4410米...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