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天文学 >>> 空间天文学 >>> 红外天文学 紫外天文学 X射线天文学 γ射线天文学 中微子天文学 空间天文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空间天文学相关记录950条 . 查询时间(7.514 秒)
2020年7月10日,由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简称“地空系”)主办的“南方科技大学-中山大学行星科学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的形式进行,主会场设在南科大创园9栋401会议室。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行星科学方向的9位专家应邀来校参会,地空系师生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会。与会师生先后进行了20场报告,对行星科学与深空探测等领域的最新进展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山大学参会代表介绍了火星大气和电离...
2020年7月8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第七届荣誉奖章获奖名单揭晓,第七届荣誉奖章银质、铜质奖章获得者在中心怀柔园区主楼一层参加了简短的颁奖仪式,中心主任王赤与获奖者合影留念,并寄语2020年度荣誉奖章获得者。王赤代表空间中心领导班子,对2020年度荣誉奖章获得者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对大家为空间科学事业与空间中心的科技创新和改革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表示感谢。荣誉奖章作为空间中心最高荣誉的象征,...
科学家们通过中国首颗X射线天文卫星“慧眼”最新完成的21篇科技成果论文,近日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高能天体物理学期刊》以专辑形式发布。中科院高能所研究员、“慧眼”卫星首席科学家张双南和《高能天体物理学期刊》主编迭戈·托雷斯(Diego F. Torres)共同撰文介绍说,该专辑的技术论文涵盖卫星在轨性能、本底模型以及全部的标定结果,并详细阐述“慧眼”探测器死时间的修正方法以及低能探测器的时间响应分布...
近日,山东大学“太阳爆发及其对行星空间环境的影响”攀登团队成员,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空间科学研究院史全岐教授团队联合国内外多个单位科研人员,发现月球在满月期间可能脱离地球磁场的保护,暴露于高能太阳粒子的辐射风险之中。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业内权威杂志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pace Physics上。论文第一作者是学校首批“学科交叉导师创新团队”博士生专项计...
中国科学院南美空间天气实验室博士后利贾·阿尔维斯·达席尔瓦(Ligia Alves da Silva),中方导师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王赤院士以及史建魁研究员,联合巴西国家空间研究院利维亚·里贝罗(Livia Ribeiro Alves)等研究人员,利用范·艾伦探测器的相对论电子-质子望远镜(Relativistic Electron-Proton Telescope -REPT)、先进成分探测...
设在该中心的中科院南美空间天气实验室/中巴空间天气联合实验室(简称“中科院南美实验室”)科研人员,在南大西洋异常区电离层特性研究方面已取得重要成果,首次利用中科院南美实验室巴西圣玛利亚台站和中国子午工程武汉台站数字测高仪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揭示出南大西洋异常区电离层特性。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团队历经1年多研究,初步揭晓中国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2018年8月如何首次在电离层对Pc1地磁脉动进行南北共轭观测。
近日,山大“太阳爆发及其对行星空间环境的影响”攀登团队成员、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教师、空间科学研究院张清和教授带领的国际团队在业内著名刊物《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了关于“跨极盖极光弧”研究的最新成果。该项研究利用卫星和我国南极中山站地基观测,结合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的三维磁流体力学模拟,首次揭开了发生在地球南北极的“跨极盖多重极光弧”的神秘面纱,提出了新的形成机制,将提升人们对极光弧...
近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的资助下,山东大学张清和教授带领的国际团队,利用卫星和我国南极中山站地基观测数据,结合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的三维磁流体力学模拟,首次揭开了发生在地球南北极的“跨极盖多重极光弧”的神秘面纱,提出了新的形成机制,这将提升人们对极光弧形成的认知。该成果以“跨极盖多重极光弧揭示地球磁尾耦合过程的新认识(Multiple transpolar auroral arcs r...
400年前,伽利略以罗马神话中曙光女神名字“欧若拉”命名极光。一直以来,科学家对这一发生在地球南北极地区高空奇特现象的原因充满了好奇。北京时间6月30日凌晨3点,《美国科学院院刊》 (PNAS)在线发表了山东大学空间科学研究院教授张清和领导的国际团队的最新研究论文。这项研究利用卫星和我国南极中山站地基观测,结合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的三维磁流体力学模拟,首次揭开了发生在地球南北极的“跨极盖多重极光...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德国和俄罗斯联合开展的“光谱—伦琴—伽马”(SRG)任务的eROSITA X射线望远镜,在182天内首次进行全天空扫描,绘制出了一幅令人惊叹的宇宙新图像,其中囊括了100万个X射线源,约是X射线天文学60年来已发现X射线源数量的两倍,大多数新来源是宇宙深处活跃的星系核——不断成长壮大的巨大黑洞。eROSITA首席研究员、马克斯·普朗克外星物理研究所(MPE)的彼得·普雷德...
想听到一次黑洞的“心跳”有多难?如果你足够幸运的话,可能需要11年。十几年前,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了来自一个超大质量黑洞的X射线准周期震荡信号——黑洞的“心跳”。十几年后,当天文学家再次有机会观测这个黑洞时,发现这个信号仍在持续。这项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金驰川团队主导,他们与英国杜伦大学等的研究人员合作,6月10日的《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十几年前,天文学家首次发现来自一个超大质量黑洞的X射线准周期震荡信号—“黑洞的心跳“。十几年后,当天文学家再次有机会观测这个黑洞时,发现这个信号仍在持续。这项研究工作由国家天文台高能天体物理团组金驰川研究员主导,合作者包括英国杜伦大学Chris Done教授和Martin Ward教授。论文已于北京时间6月10日发表于《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
庞大的空间站系统包括大量平台电子设备和有效载荷,这些单机设备一方面要实现高性能的研制目标,另一方面受限于成本和周期,因此部分单机设备使用了低等级、高性能器件,由此产生的抗单粒子效应任务就变得十分艰巨,需要对这部分单机器件进行及时、充分、可靠的辐照试验,开展拟用器件评估筛选,对辐射敏感器件进行电路系统防护设计及验证,以确保达到设计目标,在轨运行安全平稳。
小行星撞击是地球生命面临的重大潜在灾难性威胁,发生概率极低,但危害极大。2017年、2018年、2019年连续三颗小行星分别袭击了我国云南省香格里拉、云南省西双版纳和吉林省松原地区,引发了社会热议和国内学者对行星防御研究的重视。行星防御是通过主动手段,例如:核爆、动能撞击、激光烧蚀、离子束牵引、引力拖曳、质量驱动等,破坏小行星的结构或者偏转小行星的轨道。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