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辩证唯物主义 >>>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辩证唯物主义相关记录216条 . 查询时间(2.472 秒)
唯物史观和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都提供了解释人类社会历史变化的广阔视角,但它们对于这种变化的动力机制、行为主体、方式、路径的看法却极为不同,在私有制的适应性效能方面也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对二者的比较研究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制度变迁过程的理解,更好地思考中国经济转型中的问题。
多年来,我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有着持久的兴趣。在研究过程中,深感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但仍然比较薄弱的领域。近读臧峰宇博士撰写的《马克思政治哲学引论——以人学为视角的当代解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出版),深感此书不仅反映了这一研究领域的重要成果,而且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提供了一些基本思路和重要方法。显然,臧峰宇在这里讨论的马克思政治哲学,并不是我们所熟悉的那些教科书上的概念,后者往往受制于...
王路先生是目前活跃在我国学界的逻辑学家,而且他在哲学上特别是哲学术语的翻译上也很有研究。比如,他对西方哲学中的“是”的范畴的研究,澄清了一些笼罩在本体论(“存在论”或“是论”)上的迷雾① 。已经有一些学者开始将原有的“存在”改为“是”,甚至写进了教科书(当然,这一问题的讨论还远没有结束)。王先生直率、敢言,不论是前辈、同事的作品,还是朋友、师长的作品,对于他认为错误的东西他都点名道姓、指明出处,绝...
本文的目的是对马克思晚期著作中使用的方法作一清晰而彻底的描述。我们可以发现八种主要的方法论特征:唯物主义、实践、批判、“经验主义”、抽象、倒置、辩证法和“本质主义”。它们是马克思成熟方法中的决定性成分,代表了他研究历史和社会的方法的特征。马克思使用这些术语时究竟意味什么,我将对之加以阐明。我的说明,与其他人的解释是不同的。以1845年为界,把马克思著作划为早期和晚期,是一种标准的划分。在本文里,我...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创建于1958年,1981年首批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88年由国家教委批准确定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02年被国家教育部再次确认为国家级重点学科。为集中和强化我校哲学学科研究实力,1985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了本中心的前身吉林大学现代哲学研究所。1999年10月,原吉林大学决定成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由校长任命孙正聿教授为研究中心主任。
解放思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仅要进行艰苦研究,而且要冲破种种阻力,甚至要承担一定的风险。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增强政治勇气、实践勇气和创新勇气,“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坚定不移地推进思想解放。
非实践性真理标准是前马克思真理标准说的共性,它有理性,感觉,经验和实验等四种历史形态,理性标准表面上肯定真理的客观性,实际上否认真理的客观性;感觉标准具有主观唯心主义的特点,经验标准承认真理的客观性但还停留在认识的领域,实验标准预告着科学真理标准即将诞生。实践标准的确立来之不易,是一场认识论上的革命。
生存论指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向度,“传统哲学”,由于其实体性思维方式,从而导致对社会本质问题把握上的“形而上学”指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关系性思维方式,亦即实践思维方式,从而表现出其对社会本质问题把握上的生存论指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本质论的生存论指向,首先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和发展时期,通过否定“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在人与社会历史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人类社会的本质而得到初步表征的。马克思主义...
西北政法大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参考书目。
近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主办的“中日唯物史观与价值哲学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日本一桥大学、阪南大学、关东学院、京都产业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单位的约40位中日专家学者,围绕本次会议设置的五个议题进行了研讨。
由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中国社会主义辩证法研究会、福建省社科联、广东省社科联共同举办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60年”理论研讨会,8月21日至23日在福建省武夷山市召开。来自学术理论界的韩树英、杨春贵、郭湛、庞元正、谢孝荣、田丰、王建国、贺金瑞等百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会议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60年的进展与所取得的成就及马克思主义哲学60年的历史和经验等课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实践”在马克思哲学中的重要地位众所周知,可过去我们总把它当作当然的自明性基础,并以此来构筑马克思哲学。实践成了无需深入探究的本源性存在,作为现成给予的东西躲过了其他东西都无法躲过的批判。这种状况与它在马克思理论中极重要的基础性地位很不相称。为了加固这种地位,并进一步揭示其中喻示着和隐藏着的问题,本文将从反思“实践”的主体性解释模式出发,通过批判个体性模式并凸显群体性模式而倡导关注实践的自悖性维度...
中国哲学界对马克思辩证法的当代理解经历了四种范式:“本体论的辩证法”、“认识论的辩证法”、“实践论的辩证法”和“生存论的辩证法”。我们要追问的是:生存论转向作为现代西方哲学的一种趋向,为什么现代西方哲学在其中倾向于拒斥甚至否认辩证法,而我们却能够对马克思哲学作出生存论的辩证法解释?何以言说马克思哲学区别并超越于现代西方哲学?回答上述问题的关键是确认马克思视域中的“生活世界”概念,辨析马克思视域中的...
马克思哲学的当代阐释需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如何理解马克思哲学的根本精神, 本文认为马克思哲学的根本精神在于批判传统的理性形而上学、批判资本逻辑、追求人的解放和自由发展, 这三者处于内在的统一关系中。二是如何处理好文献、思想与历史的关系。今天阅读马克思, 更需激活马克思哲学中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而不是简单地回到马克思的文本之中。三是研究现代资本主义发展史及其思想文化史, 真正做到从马克思走向当...
辽宁大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参考书目。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