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军事学 管理学 旅游学 文化学 特色库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中日关系相关记录244条 . 查询时间(0.426 秒)
2009年12月14日,由国会对策委员长山冈洋次和国际局局长藤田幸久率领的日本民主党国会议员团一行9人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与来自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日本研究所、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上海社科院、复旦大学和上海国际关系研究院的学者围绕“东北亚合作新时代与中日关系”的主题举行了国际研讨会。与会者聚焦日本对外政策的调整、中日关系的未来、中美日三角关系、东亚共同体和朝核等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的对话与交流...
本文从建构主义的国际关系心理学出发,分析中日关系从小泉时代到福田康夫时代的发展变化,运用层次分析法探讨了从决策层到民间阶层乃至国家间关系的心理动因,重点剖析了小泉顽固参拜靖国神社所导致的错误知觉生成机制及其后果,以及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建立引发的心理互动。
中日两国关系在2008年里有了新的提高,通过对两国关系发展动因的分析及两国关系发展前景的探讨,可以看出中日两国关系未来长远的趋势必将是不断得到发展与提高。因此,两国关系应该在以往逐步加深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为东北亚乃至世界和平做出贡献。
近年来因历史问题而矛盾激化的中日关系的确可以用“瓶颈”来形容。本文试运用国际关系学理论来分析中日关系以及历史问题在其中的作用。作者认为,现实主义的“安全困境”理论可以解释当前中日关系的困境,历史问题是加剧安全困境的导火索;自由主义的“相互依赖”理论暂时无法解决中日间的问题,其中最大障碍是历史问题的存在;建构主义的国际关系理论,则为中日关系的改善和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性,最为重要的是双方在历史问题上的...
第四十五届日本国会众议院选举计票结果显示,在众院全部480 个议席中,民主党获得308 个席位,自民党仅获得110 多个席位。民主党取得本次选举胜利而成为执政党,改变了日本自战后以来自民党一党独大的政局。是什么原因使得自民党失利?又是什么原因使得民主党取得压倒性优势的胜利?选举结果将对日美和中日关系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将就这几个问题作一点试探性的讨论。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开始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军事行动, 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新一轮的抗日高潮。但在1933—1935年,中日关系却出现了缓和的迹象,1934年中日之间没有发生军事上的冲突,日本推行广田和谐外交,中国方面也限制排日运动,通过谈判实现了与“满洲国”通车通邮,长城沿线设置税关,开发华北产业等问题,双方的外交级别也升格为大使级。本文旨在通过日本政府、日本军部和中国政府三条线索分析这段时间内中...
历史认识问题是左右中日关系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刚刚结束的日本众议院选举中,民主党以压倒多数打败长期执政的自民党成为新的执政党,而新首相鸠山由纪夫就具有比较进步的历史认识。日本首相对日本的外交政策具有决定性作用。纵观战后的中日关系,可以说具有正确历史认识的领导人执政时两国关系就变好,反过来,历史认识有问题的领导人上台时双边关系往往不顺利,有时甚至坏到不可收拾的程度。鸠山首相不但对过去的历史有着清醒的认...
2009年12月14日,由国会对策委员长山冈洋次和国际局局长藤田幸久率领的日本民主党国会议员团一行9人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与来自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日本研究所、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上海社科院、复旦大学和上海国际关系研究院的学者围绕“东北亚合作新时代与中日关系”的主题举行了国际研讨会。与会者聚焦日本对外政策的调整、中日关系的未来、中美日三角关系、东亚共同体和朝核等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的对话与交流...
2009 年1 月11 日,由本刊编辑部与海南大学历史文化研究基地联合主办的“抗日战争研究与中日关系学术研讨会”在海口召开。会议就抗日战争与中日关系史研究中的诸多问题进行了讨论。论者从不同方面,对以往研究进行了评析,同时也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建议。这些意见对推动研究的深入,当有启发意义。因此,特邀请参加会议的部分学者笔谈如下(以发言先后为序)。
仅就中日关系而言,尽管中日之间有着“和则两利,斗则两损”的根本利益基础,但是不能不说,中日两国之间仍然存在着许多难以解决的瓜葛,除了领上纠纷、台湾、东海油气田、历史认识、军备等问题外,还包括能源、贸易环境等问题,如同一缕缕头绪繁杂的乱麻,呈现在未来的中日关系面前。而右翼则是这团乱麻的始作俑者之一,或者是把乱麻搅和得更加难理难缠的麻烦制造者。显而易见,要解决这些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既要有耐心,更...
为了纪念江桥抗战78周年,深化东北地区中日关系史研究,由齐齐哈尔大学、江桥抗战研究会、黑河市人民政府、东北地区中日关系史研究会联合主办的东北地区中日关系史研究会年会暨江桥抗战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7月25日—28日先后在齐齐哈尔市和黑河市举行。来自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天津、北京、山东、江苏、浙江、安徽、广东、台湾、福建等13个省、市、自治区专家学者140余人参加了会议。
在古代中日关系史上,佛教僧人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明代初期,中日交往尚未正常化,已有日本僧人名留云南史册,为丰富当地文化宝库及发展中日关系作出了贡故。
中日关系是历史与现实交织的国际关系问题,也是文化领域中研究的政治课题。从文化的视角研究中日关系的未来走向,是中日关系逐步走出脆弱敏感状态,跃升到平稳坚实理想境地的软路径。中华文化和日本文化价值取向的不同决定了中日关系内在冲突的存在;历史文化观是中日关系积极发展的现实基础;文化求同存异观是基于共同利益下中日关系未来发展的路径选择。
2009年11月14日至15日,由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和辽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日本研究所共同举办的“世界格局变动中的中日关系学术研讨会”在沈阳辽宁大学召开。来自北京、上海、天津以及东北地区的4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在主题报告中,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刘江永教授以“世界格局演变与中日关系”为题作了精彩的报告,赢得参会代表以及学生的阵阵掌声。研讨会还就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对中日关系的影响、国际金...
针对中日两国首脑的共同声明,日本传媒另一感到欣慰的是北京领导人这回对战后 “和平国家”的日本给予高度的评价,及不再要求日本对过去的战争予以反省或痛感其责任。各报都不忘指出,北京领导人在正式文件中采取这样的态度,这回还是首次。各报同时赞美中国领导人将历史问题与外交问题分开,摆出“未来志向”(即面向未来,着眼于未来的看法)的鲜明姿态。 日本传媒对北京上述表态之所以特别重视,说穿了,是因为“战后日本和...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