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理学 >>> 自然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 地图学 地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地理学 中国科学院相关记录697条 . 查询时间(1.771 秒)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专利:三维仿真城市的多角度地图实现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越野环境下的无人驾驶全局路径规划及重规划方法,具体步骤包括获取高清卫星地图信息和若干个参考点位置信息,建立局部的坐标系;获取拓扑地图,读取任务点信息并进行编辑修正生成地图文件;根据坐标系变换获取拓扑地图的 全 局各点位置 信息 ;基于Astar算法实现多任务点路径规划,确定行驶过程中车辆的实时位置并进行道路阻断检测及重规划。本发明能够在自动驾驶车辆行驶过程中会通过实时显示车辆位置以...
生物多样性地理格局及其形成机制是生态学和生物地理学的核心研究内容之一。已有研究揭示了生物多样性具有纬度、海拔等梯度和热点/贫瘠区域差异等地理格局。相较于陆生生物,当前对水生生物多样性的地理格局及其形成机制认识有限。由于湿地的水陆过渡性和非地带性特征,湿地生物多样性地理格局备受关注,但既往研究集中在鱼类,特别是无脊椎动物多样性研究颇为贫乏。
作为雄安新区境内的主要水体,白洋淀生态功能的维护是将雄安新区建设成绿色生态宜居城市的重要一环,而建立多水源补水机制,统筹南水北调、引黄补淀、上游水库及本地非常规水资源,合理调控生态水文过程是白洋淀生态修复的重要举措,但目前白洋淀的水文条件是否能够支撑雄安新区的快速发展尚不明确。
鄱阳湖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人口聚集、繁衍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区域,有“鱼米之乡”之称。其中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承担着多种重要的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进入21世纪后,鄱阳湖水位持续下降,并且枯水期时间提前、枯水期延长,对湖区民生和生态造成了严重影响。但在2020年夏季,鄱阳湖水位又迅速上涨,突破了近百年来水文记录的极值,湖区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影响了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明确历史时期鄱阳湖水位演化的过程...
受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增长、气候变化及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等因素影响,全球超过30亿人口面临水资源短缺问题。已有研究预计,在未来气候持续增暖情景下,全球水资源紧缺形势将更加严峻。
中国一半湖泊都位于青藏高原,主要分布在海拔4000米以上。随着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日益加剧,围绕青藏高原湖泊碳源汇之争悬而未决。本研究通过现场监测和数据整合,探讨了近二十年青藏高原水体碳交换过程和特征,为准确评估生态系统碳库提供重要数据支持,并为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荒漠生态系统是陆地主要生态系统之一,主要提供防风固沙、土壤保持、固碳、水文调节和控制、生物多样性维持和文化旅游等生态服务。荒漠生态系统占全球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是全球约30亿人口的生活地域,其形成和发展是干旱气候、地表过程和植被演替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中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中外学者根据岩石-土壤特点、热量条件、优势植物(建群种)、地表物质组成、植物群落和环境特征、气候...
2022年8月20日至23日,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黄土与土壤地层工作组、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组织的国际黄土会议(The 2022 INQUA LoessFest)在线上召开。国际黄土会议每四年举办一次,围绕风成沉积与古环境的前沿科学问题展开深入讨论。
2022年6月29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无人机低空公共航路规划与仿真验证系统”(简称ARPS系统)结题验收会在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召开,该项目顺利通过结题验收。樊邦奎院士、民航局空管行业管理办公室许浩主任、中科院重大任务局光电空天处肖伟刚等专家、领导和项目团队主要技术骨干成员4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2022年6月17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张亚平到地理资源所就评价体系改革和资源配置改革举措、国际合作及科研诚信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地理资源所”)于1999年9月经中国科学院批准,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前身是1940年成立的中国地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1956年成立)整合而成。
2022年4月27日下午,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曹江林一行调研了地理资源所,并与研究所的科研骨干就加强农业领域的合作进行了座谈交流。地理资源所首先介绍了近年来的科研工作进展、黑土地智能化管控与决策支持系统和滨海盐碱地现代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等工作,推动科研工作与农业现代化相结合,链接上下游资源,探索新业态和新模式。
2022年2月22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22年度工作会议以现场与视频相结合的方式召开。本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积极落实中国科学院2022年度工作会议精神和总体部署,总结2021年主要工作,研究部署2022年重点任务,结合“十四五”规划组织实施,进一步聚焦主责主...
人体舒适度与人类生活质量和社会活力密切相关,除生理心理等个人状态外,气温、湿度、风速等气象要素通过人体与环境之间的热交换改变人体平衡功能,能极大地影响人体舒适度。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人体舒适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是什么原因导致其发生改变?未来中国人体舒适度又将面临怎样的变化呢?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