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球科学总论 >>> 地球科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地球科学总论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相关记录88条 . 查询时间(0.788 秒)
2021年10月15-17日,“亚太多尺度气候环境变化动力学”B类先导专项项目三“亚太气候环境变化的集成、模拟和发展趋势”(项目编号: XDB40030300)项目中期交流会在临潼成功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举办,会议特别邀请专项首席专家周卫健院士、安芷生院士出席,项目三各子课题负责人、骨干成员及研究生等50余人参加了此次中期交流会。
2021年9月30日上午,地球环境研究所党委召开党委(扩大)会专题研究部署研究所“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由党委委员、副所长孙有斌主持,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安芷生院士、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周卫健院士、研究所党政班子成员及部分科研、管理骨干等参加了会议。
《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2020科技版)是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图书馆、万方数据有限公司、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联合研制的期刊评价报告。
中国黄土是全球古环境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在黄土-古土壤地层对应冰期-间冰期旋回的基础上,黄土的调谐年代框架被建立起来。然而,在亚冰期-间冰期尺度上,黄土年代的理论基础尚不完善,限制了黄土年代的精确性和对黄土记录的正确解读。
近几十年来,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季节性极端降水事件的发生频率与强度日趋增加,亚洲季风区成为受其影响最大的地区之一。深入研究季风区降水的季节分配和变化规律,对于我国应对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制定与实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然而,已有地质记录由于测年精度及代用指标分辨率的问题,难以揭示历史时期降雨的季节性变化。
土壤具有明显的生命特征,土壤微生物分泌的各种胞外酶能够催化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对生态系统碳、氮、磷等养分循环过程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土壤胞外酶化学计量特征(EES)和胞外酶活性比值(EEA)反映了微生物获取养分的有效性和对资源的需求。当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生态系统中,由酶催化的土壤有机质转化和降解过程,更多的可能性是由微生物群落驱动的。大多数证据也显示:在经典的酶驱动的地球系统模式中,胞外酶是微...
土壤具有明显的生命特征,土壤微生物分泌的各种胞外酶能够催化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对生态系统碳、氮、磷等养分循环过程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土壤胞外酶化学计量特征(EES)和胞外酶活性比值(EEA)反映了微生物获取养分的有效性和对资源的需求。当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生态系统中,由酶催化的土壤有机质转化和降解过程,更多的可能性是由微生物群落驱动的。大多数证据也显示:在经典的酶驱动的地球系统模式中,胞外酶是微...
硫酸盐,硝酸盐和铵盐是大气细颗粒物(PM2.5)中含量最高的二次无机气溶胶(SIA)。气象条件,气体颗粒的传输过程和气溶胶酸度(pH)都会影响SIA的形成。西安作为我国西北最大的城市,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由于机动车的快速增长和能源消耗的增长,面临着严重的空气质量问题。由于我国北方冬季对取暖的需求和不利的气象条件,极易发生严重的灰霾污染事件。因此,深入探讨二次无机气溶胶,气态前体物与气溶胶水含量等之间的...
过去气候环境参数(尤其是古温度)的定量重建,对于我们理解地球气候系统演化和预估未来气候环境变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微生物四醚膜脂化合物brGDGTs是新兴的生物标志物,它们广泛存在于湖泊环境之中,且其分布对温度变化敏感,具有示踪湖泊古温度变化的潜力。然而,目前湖泊brGDGTs的控制影响因素尚不十分明了,妨碍了其在湖泊古温度定量重建中的应用。
随着气候变化对大气、海洋、生态环境以及生物多样性产生越来越深刻且久远的影响,气候变化以及气候系统中各种因子的变化对大气环境和空气质量的影响评估也受到科学界和公众的广泛关注。现有研究发现多种气候因子如太平洋年代际振荡、厄尔尼诺、北极涛动、北极海冰、欧亚大陆积雪覆盖都与我国冬季空气污染有着紧密的联系。然而,究竟何种气候因子才是调节空气污染发生发展的本质因素,目前研究还不清楚;对这种本质因素的变化会引起...
2021年5月10日下午,首届《陕西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在地球环境研究所1103多功能厅举行,来自陕西省内相关科研院所和高校的近30名理事出席本次会议。会议由地球环境所青促会小组长王启元副研究员主持,地球环境所副所长、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副理事长、中国青年地学论坛理事长晏宏研究员致辞并介绍了陕西青年地学论坛的发起背景。陕西青年地学论坛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陕西省内科研院所和高校之间的相互交流...
大气中的氮氧化物(NOx)是二次气溶胶和臭氧形成的重要前体物。因此,开发高效的NOx光催化控制技术对大气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铋(Bi)元素在地壳中储量丰富,具有很高的环境材料利用价值。Bi单质有效质量小、平均自由程大、带隙重叠小,前期的研究结果表明其具有较好的等离子体效应。但由于其自身结构缺陷,等离子体Bi存在氧化能力弱、活性氧物种少、电子迁移率低等问题,限制了其光催化去除NOx的实际应用。
青藏高原作为“地球第三极”,生态环境面临诸多挑战,如冰川退缩、冻土消融等。其处于全球碳气溶胶高排放区域包围,周边排放黑碳棕碳可传输到高原。吸光性黑碳和棕碳具增温效应,其沉降在冰雪表面亦会加速冰川及积雪融化。目前对该区域棕碳研究较少,棕碳组分与光学关联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地球环境研究所气溶胶化学与物理实验室朱崇抒等在青藏高原不同区域包括藏东南、青海湖、北麓河及阿里等站点开展数年观测研究,在高原大气黑碳...
2021年3月8-10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国际地球科学计划”理事会(IGCP)第六次全体会议上,地球环境研究所联合其它国际研究机构共同申报的国际地球科学计划项目“人类影响的认识:统一和评估人类世全球证据的地质信息网络”(IGCP 732:Lessons in anthropogenic impact: a knowledge network of geological si...
2021年3月18日,地球环境所青促会小组邀请了《The Innovation》期刊发起人之一陈科研究员来所进行研讨交流,研讨会由我所青促会组长王启元副研究员主持,所青促会部分成员出席了会议。会上,陈科研究员就期刊概况、投稿流程、用户体验等三个方面介绍了《The Innovation》期刊的情况,并详细介绍期刊的创办背景和历程、编委会与编辑队伍、审稿标准等。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