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艺术学 >>> 戏剧 >>> 戏剧史 戏剧理论 音乐剧 戏剧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戏剧 中国话剧相关记录39条 . 查询时间(0.176 秒)
话剧《堂吉诃德》以“插图动画”加旁白口述的方式作为开端,交代了原著中堂吉诃德第一次战败回家之前的情形,接着以堂吉诃德负伤回家和“烧书”的群戏展开剧情。演员郭涛表示,此次《堂吉诃德》的表演不同于以往的任何喜剧表演,充满自命孤独与渴望认同、理想主义与真实世界、荒唐妄想与残酷现实的矛盾冲突,在角色的拿捏上难度非常大,这种表演既是享受也是挑战。
话剧《堂吉诃德》以“插图动画”加旁白口述的方式作为开端,交代了原著中堂吉诃德第一次战败回家之前的情形,接着以堂吉诃德负伤回家和“烧书”的群戏展开剧情。演员郭涛表示,此次《堂吉诃德》的表演不同于以往的任何喜剧表演,充满自命孤独与渴望认同、理想主义与真实世界、荒唐妄想与残酷现实的矛盾冲突,在角色的拿捏上难度非常大,这种表演既是享受也是挑战。
2007年,适逢中国话剧跨越历史的世纪之门,迎来百年华诞。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戏曲是以歌舞演故事,而话剧这种现代艺术形式却废除了歌舞成分,主要以对话演绎情节,因其源自西方,故人称“舶来品”。它的形成和发展,深受西方戏剧的影响,却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100年前,话剧从日本这个驿站移植到中国。这个源自欧洲的舞台样式,是以语言的音响形象为媒介,直接诉诸观众听觉的综合艺术。它的艺术规制是以人物对话和动作推进剧情表演和性格发展,与我国传统戏曲歌、舞、诗三位一体、综合融通的表演方式有本质的差异。100年来,戈登·克雷高度重视舞台幻觉的艺术理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以写实体验为核心的表演体系,成为话剧舞台的主旋律。但我国话剧现实主义演艺风格呈现出及其丰富多...
欧阳山尊的家,住在北京朝阳门内文化部的宿舍院里,前几年,我曾经数次采访过他,今年春节后,当我再次走进他的家门时,屋子里依旧是原来的格局,看上去还是那样亲切而熟悉,墙上挂着欧阳山尊自己书写的书法作品,桌子上堆满了有关话剧的书报资料,一些不知名的花草在主人的精心培育下长得青翠而茂盛。我在客厅坐下一会儿,欧阳山尊先生就在夫人的搀扶下,颤颤巍巍地从里屋走了出来。到底是94岁的老人了,原本高大魁梧的身材已经...
一、令人痛惜的迎新弃旧 人生如梦,转眼就是白头;岁月如歌,哪段算是华彩?站在中国话剧一百周年华诞的门槛上,回首中国话剧发生、发展、繁荣的历史,展望未来,觉得话剧是也有其像人一样的生命的。过去、在现在和未来,是有内在联系和一定因果关系的。就像佛眼里的芸芸众生一样,他们的往生、此生和来生之间,彼此联系,因果轮回。
中国话剧史研究概述(下)     话剧       2008/1/8
话剧史著的涌现 当剧作家及其剧作的研究进行到一定程度,为“中国现代戏剧史学”的建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之后,一种在一定的理论观念或一般原理的指导下,对个别的艺术现象和艺术价值的累积进行系统化、专业化整合的工作便旋即开始,这就促生了中国话剧史的研究成果。 最能体现新时期话剧史学成就的是一批话剧史著的涌现。应当指出,任何史著的出现,都建筑在前人和同代人研究的成果上。在这个意义上说,史著的涌现也标...
中国话剧现实主义百年祭     现实主义  话剧       2008/1/8
[题记]这篇论文的灵感,来自于多年来我对中国戏剧假现实主义成风的不满,来自于我所见到的越来越多的人对假现实主义的越来越真切的认识和批判,也来自于我对中国优秀戏剧集体逃向历史、逃向名著、逃向形式、逃向荒诞的反思,来自现实主义是否过时的疑问……而它的直接写作契机,则来自于我的再读曹禺。 中国话剧的百年弊端 为了参加纪念曹禺诞辰90周年的学术研讨会,我重新通读了曹禺的几部名剧及有...
一 1918年胡适在谈新诗的创作时说:“文学革命的运动,不论中外,大概都是从“文的形式”一方面下手,大概都是先要求语言文字文体等方面的大解放”[i]。直到1935年,他在给《中国新文学大系》做“导言”时,仍坚持这一观点。对于胡适新文学“先要做到文字体裁的大解放,方才可以用来做新思想新精神的运输品”这一文学革命的思想[ii],向来人们注视不够,其实对于文学来说,它有相当的“合理”性。中国新文学首先...
易卜生与百年中国话剧     话剧  易卜生       2008/1/7
2006年,适逢挪威剧作家亨里克·易卜生 ( 1828—1906 ) 逝世100周年。从1849年易卜生发表处女作《卡提利那》,到1899年他发表收尾作《当我们死而复醒时》,易卜生一生共创作了26部戏剧。一个世纪的历史风雨,没有抹去这位“现代戏剧之父”的伟绩,在蓦然回首之间,人们依然可见易卜生及其戏剧日久弥新的容颜。据挪威易卜生纪念活动主任特恩·巴德松介绍,在2006年,“每天至少有一部易卜生的作...
自20世纪初新兴话剧打破了传统戏曲的一统局面以来,在近百年的中国剧坛上,话剧与戏曲并蒂而生,交相辉映。它们既有着文化及审美上的种种差异,形成各具特色的剧种形态,有着各自的观众群体,却又并非各自为阵、毫无瓜葛,而是两者之间此消彼长,不断地产生交流碰撞,以至舍弃其中任何一方,都将不足以显示20世纪中国戏剧之全貌。可以说,在20世纪中国戏剧的发展中,话剧与戏曲的并存共生、相互制约已经远远超出了剧种形态的...
两幕话剧《母》,发表于《小说大观》第六集(1916),作者徐卓呆。作品主要写中年医生平宝瑚私生活不检点,将妓女艳紫以病人的名义留在家中,引起了自己女儿的效仿、儿子的暗恋。作为母亲的静枝,把这一切看在眼里,即不忍心让肮脏的色情交易污毁了少年男女的迷梦,又没有办法揭穿事实把儿女从蛊惑中拉回到自己身边。最后明白了事实真相的儿子荔芬,投海自尽了,为了使女儿不再受到过重的心灵伤害,静枝不得不忍辱负重地去为“...
演剧职业化运动不仅造就了一大批职业剧人,更重要的是它唤醒了话剧的自我意识,使广大剧人明确认识到,话剧是市民的戏剧,市民则是话剧生存、发展的社会基础,从而促使话剧走出少数学生、职员、工友的小圈子,回归广大的市民社会。 话剧是市民的艺术。它发生于城市,立足于市民,靠市场滋养,在城市中壮大成熟,从古希腊戏剧到近代剧,从西方到东方莫不如此。因此,正确理解和处置与市民社会以及市民文化、市民意识、市场经济的...
精妙的化验器!所以从改造戏剧的路上走去,一直可以达到改造人的路”。[i]重视教化是中国戏剧的一贯传统,近代以来又跟启蒙——救亡思潮汇合而得以强化。爱美剧继承了这个实用主义的传统。但关注普通人,追求艺术独立,却是五四时代特有的新思想。 不过,早期爱美剧中的普通人还多限于青年知识分子,特别是学生,如陈大悲《幽兰女士》、熊佛西《青春的悲哀》、丁西林《压迫》、欧阳予倩《泼妇》、田汉《南归》等剧作中的...
一 千载难逢的“黄金时代” 话剧,将近百岁了,在中国。 一个世纪的荣辱坎坷,印证着一百年的风雨沧桑。当人类从旧时代步入新纪元的时候,回眸中国话剧这100年的历程,有意气风发的岁月,也有神情黯然的年代,几多磨难,几多丰碑,一路困苦一路歌,真让人感慨不已。特别是抗战时期,风云际会,中国话剧出现了一个空前绝后,千载难逢的“黄金时代”,其中又以抗战后期的1941——45这几年间的成就最为辉煌。[1...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