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军事学 管理学 旅游学 文化学 特色库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细菌相关记录3063条 . 查询时间(0.082 秒)
不仅能治疗肠道疾病,还能打败耐药的超级细菌,对脑部及神经疾病也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是什么“神药”?说出来许多人不敢相信,它就是粪菌。
记者2023年10月24日从南开大学获悉,该校王磊教授团队首次揭示了引起细菌性脑膜炎的3种主要细菌如何利用同一机制穿越血脑屏障的分子机理,这对细菌性脑膜炎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
2023年10月25日,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 Advance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杨琛研究组完成的题为“A bacterial spermidine biosynthetic pathway via carboxyaminopropylagmatin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一条新的亚精胺合成途径——CAPA途径,且该途径广泛分布于变形菌、厚壁菌和拟杆菌等多种细菌中...
2023年10月20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宋金明、袁华茂研究团队研究发现南黄海水动力过程可促进细菌对颗粒有机物的转化从而降低生物碳泵的传输效率,研究成果以“Bacterial reworking of particulate organic matter in a dynamic marginal sea: Implications for carbon sequestration”为题发表在地...
近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韦革宏教授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Plant Cell & Environment 上发表了题为“Agricultural tillage practice and rhizosphere selection interactively drive the improvement of soybean plant biomass”的研究型论文。揭示了农业管理与植物选择交...
活性物质是指能够利用自身存储的能量或者周围环境的能量实现自驱动, 是典型的非平衡态系统。自然界中小到介观尺度的细胞组织、细菌菌落,大到宏观尺度的蚁群、鱼群、鸟群、人群等均是活性物质。2023年来,活性物质逐渐成为软凝聚态物理和非平衡态统计物理的研究热点。活性物质的研究对追溯生物系统复杂现象的物理起源、发展非平衡态统计物理、设计新型智能材料、操控微纳机器人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活性物质是指能够利用自身存储的能量或者周围环境的能量实现自驱动, 是典型的非平衡态系统。自然界中小到介观尺度的细胞组织、细菌菌落,大到宏观尺度的蚁群、鱼群、鸟群、人群等均是活性物质。近年来,活性物质逐渐成为软凝聚态物理和非平衡态统计物理的研究热点。活性物质的研究对追溯生物系统复杂现象的物理起源、发展非平衡态统计物理、设计新型智能材料、操控微纳机器人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林学院袁杰副教授在微生物分解倒木的机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提出了细菌在分解倒木的过程中具有强大的竞争力与功能潜力的新见解。研究以“Metagenomics reveals the underestimated role of bacteria in the decomposition of downed logs in forest ecosystems”为题在《Soil Biology an...
2023年10月11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晁彦杰课题组与复旦大学马延磊课题组合作在国际学术期刊Trends in Microbiology正式发表了题为Decoding the microbiome: advances in genetic manipulation for gut bacteria的综述论文。该论文系统性梳理了肠道细菌遗传改造的最新进展和挑战,以及肠道工程细菌在人类重...
近日,南开大学教授王磊团队首次揭示了引起脑膜炎的三种主要细菌利用同一机制穿越血脑屏障,并详细阐述了其分子机理,对脑膜炎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
赖氨酸乙酰化修饰是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之一,通常指的是乙酰基团从乙酰辅酶A(Acetyl-COA)转移到蛋白质特定的赖氨酸ε-氨基上,形成乙酰化的赖氨酸。赖氨酸乙酰化通常受到赖氨酸乙酰转移酶和去乙酰化酶的调控,从而改变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对细胞代谢、转录活性、蛋白质稳定性、信号通路等众多重要的生理功能进行精细的调节与控制。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葛峰研究员和赵进东院士团队前期发现蓝细菌中很多蛋白都...
赖氨酸乙酰化修饰是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之一,通常指的是乙酰基团从乙酰辅酶A(Acetyl-COA)转移到蛋白质特定的赖氨酸ε-氨基上,形成乙酰化的赖氨酸。赖氨酸乙酰化通常受到赖氨酸乙酰转移酶和去乙酰化酶的调控,从而改变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对细胞代谢、转录活性、蛋白质稳定性、信号通路等众多重要的生理功能进行精细的调节与控制。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葛峰研究员和赵进东院士团队前期发现蓝细菌中很多蛋白都...
2023年9月24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马旅雁研究团队在mLife期刊发表题为“Dual functions: A coumarin–chalcone conjugate inhibits cyclic‐di‐GMP and quorum‐sensing signaling to reduce biofilm formation and virulence of pathogens”的研究论文...
近日,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农田有机污染生物消减创新团队揭示了重金属增强细菌耐药性的前体机制,为有效遏制环境细菌耐药性提供了新视角。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总环境科学》(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
南开新闻网讯 近日,南开大学王磊教授团队揭示了引起脑膜炎的三种主要细菌利用同一机制穿越血脑屏障,并详细阐述了其分子机理。细菌性脑膜炎具有高致死率和严重的后遗症,目前治疗手段缺乏。研究团队首次揭示了细菌穿越血脑屏障的机制,对脑膜炎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成果于9月22日在线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PNAS(《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