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质学 >>> 数学地质学 地质力学 动力地质学 矿物学 矿床学与矿相学 岩石学 岩土力学 沉积学 古地理学 古生物学 地层学与地史学 前寒武纪地质学 第四纪地质学 构造地质学 大地构造学 勘查地质学 水文地质学 遥感地质学 区域地质学 火山学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煤田地质学 实验地质学 地球化学 地质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地质学 热带植物园相关记录20条 . 查询时间(0.168 秒)
古近纪是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劫后复苏并逐渐接近其现代面貌的关键时期。在青藏高原及周边区域,古近纪也是青藏高原-喜马拉雅造山带构造活动、亚洲气候重组、生物多样性演化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年代地层学、生物群及其地形地貌演变的研究,对于研究青藏高原的形成和演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限于研究条件、认识程度等的制约,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在地层学划分方面一直存在诸多争议。近年来,该区域开展了大量的沉积岩石学、磁性地...
中南半岛北部是热带亚洲与东亚植物区系之间扩散和交流的十字路口,该地植物的丰富性和特有性与强烈的季节性降水密切相关。此前已有化石记录表明,该地区的季风气候自古近纪以来就已建立,其强度虽低于现代,但长期保持了该地区的植物多样性。然而由于植物化石记录有限,该地区新近纪时植物多样性如何演化仍不清楚。
古生态研究组依托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优势学科——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学,为应对全球变化而设立。研究组以植物化石和现代植物为研究材料,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多学科交叉,以不同尺度研究地质时期植物分布格局的演变历史和规律,以及生物多样性对古环境变化(古气候、古植被、古地貌、古海拔、古大气二氧化碳)的响应与适应机制。
2023年4月20日,从《云南省学位委员会 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22年度云南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的通知》获悉,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博士毕业生贺亮亮、朱习爱、张秋月、赵维月获2022年度云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硕士毕业生王腾翔、Mya Bhone Maw获2022年度云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
2023年4月9日至10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古生态研究组在北京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地球系统与全球变化”专项“白垩纪-古近纪深部碳循环与热室地球演变”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中国科学院院士郭正堂、吴福元、沈树忠等10位专家受邀到会指导。
近期,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古生态研究组在《中国科学:地球科学》中英文版同时发表长篇综述文章,系统总结了近十年来青藏高原古植物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沫蝉科(Cercopidae)包含178属约1561种,现生种类全球广布。迄今为止,沫蝉科的化石记录较多,从古新世到更新世报道了40多种,主要分布于欧亚和美洲地区。沫蝉科最古老的确切记录为报道于中国香港的疹状奇沫蝉(Allocercopis punctatis Lin,1997)。然而,大部分沫蝉科化石记录的发表年代较早,缺乏对关键鉴定特征的深入研究,其分类学位置尚不明确。
沫蝉科(Cercopidae)包含178属约1561种,现生种类全球广布。迄今为止,沫蝉科的化石记录较多,从古新世到更新世共报道了40多种,主要分布于欧亚和美洲地区。沫蝉科最古老的确切记录为报道于中国香港的疹状奇沫蝉(Allocercopis punctatis Lin, 1997)。然而,大部分沫蝉科化石记录的发表年代较早,缺乏对关键鉴定特征的深入研究,其分类学位置仍不明确。
为配合“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珠穆朗玛峰(以下简称“珠峰”)极高海拔区综合科学考察,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的整体部署下,2022年4月14日至5月1日,由版纳植物园古生态研究组周浙昆研究员、苏涛研究员、刘佳助研等6人组成的古植物科考队,在定日县、聂拉木县、定结县、亚东县、以及吉隆县等珠峰及其周边地区,开展了为期18天的新生代沉积地层古植物与古环境野外科学...
2021年12月6日,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刘东生地球科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公布了“第七届刘东生奖获奖人名单”。版纳植物园苏涛研究员荣获“刘东生杰出青年奖”。刘东生杰出青年奖是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为纪念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黄土之父”刘东生院士,于2009年设立的地球科学领域专业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由刘东生地球科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投票评选产生。该奖项旨在激励第四纪或新生代古生物、青藏高原、环境地...
2021年8月1日至19日,版纳植物园古生态研究组联合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同行共17名科考队员,顺利完成“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以下简称二次科考)藏北羌塘高原古生物科考。羌塘高原位于唐古拉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及冈底斯山脉之间,包括几乎整个那曲地区及阿里地区东北部,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是认识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演变过程和抬升历史的关键地区。
2021年3月12日,2020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发布,版纳植物园古生态研究组的科研成果“青藏高原中部中始新世湿润低地的亚热带‘香格里拉’生态系统”入选。这是继2019年度之后,古生态研究组的科研成果再次获此殊荣。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由中国古生物学会每年组织评选一次,由古生物学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投票选举产生,这些成果集中反映了我国古生物学各个分支领域所取得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创新研究成果。
2020年4月7日,由版纳植物园古生态研究组完成的“植物化石为青藏高原形成过程提供新证据”入选2019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该奖项由中国古生物学会组织每年评选一次,古生物学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投票选举产生,这些成果集中反映了我国科技工作者在古生物学各个分支领域所取得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创新研究成果。2019年度十大进展的发布,有助于推动对地质历史时期生命演化历程的认识。同时,对于进一步促进学科...
近日,古生态组周浙昆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下简称古脊椎所)所长邓涛研究员主持的题为“青藏高原新生代古生物及其生物地理学意义”的专题,以中、英文版在《中国科学:地球科学》(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正式出版。在专题的开篇,周浙昆和邓涛以“青藏高原是研究生物演化和环境演变的天然实验室”(The Tibetan Plateau is a natur...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科研人员在滇中吕合盆地渐新世地层中发现了柳杉属化石,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首次报道了该属在中国的化石记录,并基于形态比较和解剖结构建立了化石新种:云南柳杉(Cryptomeria yunnanensis W.N. Ding et Z.K. Zhou sp. nov.)。 通过对该化石的研究表明,柳杉早在渐新世就已出现在我国西南地区,生长在相较于现在更湿润的气候条件下。根...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