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军事学 管理学 旅游学 文化学 特色库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气候预测相关记录63条 . 查询时间(0.105 秒)
在次季节、季节到年际等不同时间尺度上,印度洋和青藏高原热力状况对季风活动、水汽输送和降水过程有重要的影响。系统研究青藏高原和印度洋热力状况对季风演变、水汽输送和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区域气候异常的影响,可以从其热力状况的角度寻找气候预测的先兆信号,从而有助于提高对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气候预测能力,对气象灾害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夏季以来全国气象条件分析及秋冬种气候预测——韩丽娟(2023年)。
2023年7月23日,由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主办的“非线性大气动力学与气候预测理论”学术会议在京举行。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丑纪范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吴国雄院士、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陈发虎院士、兰州大学黄建平院士、兰州大学副校长陈熙萌教授等出席会议。全国从事气候预测相关研究的知名专家、学者近150人参加会议。
全球变暖背景下,东亚夏季气候异常及相关灾害对人们的生命健康、社会经济发展、自然生态系统等造成严重损害,预计未来灾害影响与风险将更趋严重。但是,东亚夏季气候预测仍面临重大科学挑战,是亟需解决的科学难题。
2021年5月27-28日,“中国气象局-南京大学气候预测研究联合实验室暨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2020年度学术年会”在南京市召开。
在世界气象组织(以下简称WMO)近期发布的《未来的天气和气候预测》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中,来自研究、业务和教育等领域的30多位权威专家分析了当前天气和气候预测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确定了未来发展方向,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2021年3月23日,我国气象部门首次面向公众发布气候趋势预测产品。气候趋势预测产品包括哪些内容?预测准确率如何?公众该如何理解和使用?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接受中国气象报全媒体记者专访,解读相关问题。
每年汛期,超标洪水、水库风险、山洪灾害最易造成损失,根据雨情水情超前调配资源、部署应对,事关生命安全。农业干旱、低温冷害等威胁我国粮食安全,提前知悉雨温趋势针对性作业,关乎农民“钱袋子”。
今年超强梅雨是在一次弱的厄尔尼诺背景下发生的,这传递出一个重要信号: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对汛期长江流域降雨进行预报,必须扩大视野,既要关注传统的太平洋,也要重视印度洋与北冰洋的影响。
2020年11月11-13日,由中国气象学会、国家气候中心、公共气象服务中心联合主办的“2020年气候预测气候应用技术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以交流学习气候预测技术方法为主旨,分享思考气候预测技术成果为目的,共分为“气候预测机理分析和诊断”、“气候预测技术发展和气候模式应用”、“2020年度业务气候预测总结”及“气候资源监测、评估和预测预估技术”等四个分论坛。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张强主持了论坛并致开...
由中国气象学会、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共同主办的“2020年气候预测气候应用技术论坛”定于2020年11月11-13日召开。
2020年10月21日下午,气候气候变化研究所举行了2020/21年冬季气候预测会商研讨会。会议由祝从文副所长主持,次季节至季节和数值模式研发团队的骨干成员参加。
2020年9月14日下午,根据研究所“十四五”规划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东亚季风气候系统动力学研究与气候预测”工作组召开本领域“十四五”规划启动会暨第一次研讨会,工作组组长陈文研究员、刘屹岷研究员、孙建奇研究员及成员共计十余人参加会议。陈文传达了大气所“十四五”规划领导小组扩大会议的主要精神和要求,明确了工作组后续主要工作安排、成果产出形式和时间节点要求。针对本领域“十四五”期间的重大突破和培育方向...
由中国气象学会、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共同主办的“2020年气候预测气候应用技术论坛”暂定于2020年11月11-13日召开。
2020年8月26日,ANSO联合研究合作专项——“一带一路”防灾服务中长期天气-气候预测网络(ANSO-MISSPAD)项目以视频会议召开了“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2020秋季气候预测会商。项目负责人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包庆研究员主持会议。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