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军事学 管理学 旅游学 文化学 特色库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科技日报相关记录255条 . 查询时间(0.307 秒)
基于极化激元的纳米光子学技术能够在深亚波长尺度实现对光子的操控,是未来实现高速光信息处理的关键。来自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等单位的研究人员成功给低对称极化激元拍了个照,实现了低对称声子极化激元的实空间成像,证实了近场“轴色散”效应,揭示了一种新的在纳米尺度实现光子操控的可行路径。相关研究成果12月12日在线发表于《自然·纳米技术》杂志。
2022年4月6日,《科技日报》报道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主导修订的电磁实验室测量领域IEC国际标准动态。内容如下。
2022年4月6日,《科技日报》健康版以“我科学家发现肾脏保护‘卫士’”为题报道滨州医学院肾脏生理与疾病研究团队的最新科研成果。
“在我国,保存着众多的科技遗产。然而,我国迄今仍未建立国家科技遗产名录体系,许多珍贵的科技遗产散落于田野或淹没于一般文物及文化遗产类型中。”常年奔走于文化遗产现场,从事文化遗产研究工作的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近年来越发强烈地意识到一个问题:科技遗产是中国国家遗产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科技遗产也具有唯一性、不可再生性、自然易毁性等特征,必须实行国家保护和利用。
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2022年3月14日报道,考古学家们在最新一期《欧洲考古学杂志》撰文指出,他们对一些大约60年前拍摄的照片进行分析后发现,在葡萄牙萨多山谷出土的人类遗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最早的木乃伊,可以追溯到8000年前,比在智利发现的木乃伊还早1000年。最新木乃伊的证据来自2001年去世的葡萄牙考古学家曼努埃尔·法林哈·多斯桑托斯的遗物中发现的几卷摄影胶卷。上世纪60年代初,多斯桑托斯曾对从...
张北的风光,点亮北京的灯,更点亮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场馆。场馆历史性地实现100%绿色电能供应。“驯服”随机波动的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的,是张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浪漫意境的背后,是支撑无数次的精密计算和仿真试验的电力系统仿真技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系统处处长贺静波说,电网安全性与经济性存在博弈,需要利用电力系统仿真技术寻找二者的平衡点。我国拥有全球规模...
在我国种植业中,蔬菜产业占用10%的土地(菜田面积1.2-1.5亿亩,播种面积约3.2亿亩),贡献了接近种植业40%的产值(年产值2.2万亿元)。我国蔬菜生产面积占世界的41.09%,产量占50.3%。2020年,我国蔬菜出口量超过1199万吨,出口额达到149亿美元,贸易顺差为138.9亿美元,在农作物中占据第一位。
如何继续支持和做好脱贫攻坚过程中落实的农业产业项目?2022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食品营养研究所研究员李武带来了《关于继续做好脱贫攻坚过程中落实的农业产业项目的提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继续加大对农业产业项目的支持力度。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是精准扶贫‘五个一批’之一。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各地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引进和安排了许多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农业产业项目。”李武指...
坐落于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的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自2022年2月5日开馆后,迎来了预约参观热潮,门票已经预约至1周后。2月10日,160余名中外记者参观了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系列文化活动的重要项目——“中华瑰宝——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工艺美术展”,近距离感受1298件珍品之美。
实现奥运会历史上首次赛事全程4K制播,是北京冬奥会一大亮点,也是我国4K高清技术走向成熟应用的精彩佐证。此前,一批国漫、老电影,经由AI(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4K分辨率级别的复原,不仅预热了4K技术落地的场景,更修复了几代人的美好记忆,用科技的脚步踩出了我国优秀文化传承的新路径。2月15日元宵节,由西瓜视频联合火山引擎共同修复的4K版《大闹天宫》在西瓜视频独家上线。时至今日,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
科技日报北京2月13日电 (实习记者张佳欣)美国哈佛大学与埃默里大学研究人员合作,利用人类干细胞来源的心肌细胞制造出一种完全自主的“人造鱼”。这种生物混合装置同时包含生物和人工部分,能通过心肌收缩,在水中游泳超过100天。这一成果有助于开发由活肌肉细胞制成的人造心脏,并为研究心律失常等心脏病提供平台。相关论文10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科技日报北京2月10日电 (记者刘霞)美国索尔克研究所的科学家在9日出版的《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对培养皿中的人类细胞和活小鼠的脑细胞进行基因编辑,向其中添加通道蛋白TRPA1,首次用超声波激活了这些细胞。这种新方法为实现无创性脑深部刺激,开发体外起搏器和胰岛素泵铺平了道路,有望更好地治疗癫痫、心脏病等疾病。
科技日报北京2月8日电 (记者张梦然)在发现艾滋病病毒(HIV)近40年后,HIV已导致3630万人死亡,至今尚未开发出有效疫苗。美国威斯塔研究所研究人员近日在《自然·通讯》上发表一项新研究成果,首次证明一种独特的类天然三聚体能在小鼠体内形成Tier-2中和抗体(一种对抗HIV的重要抗体),为开发艾滋病疫苗带来了希望。
科技日报讯 (实习记者张佳欣)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的科学家们开发出新的生物部件,能够沿着DNA塑造细胞过程流动。发表在1月21日《自然·通讯》杂志上的这项研究,为信息如何在DNA中编码提供了新视角,并提供了构建可持续生物技术的新工具。
科技日报讯 (记者赵汉斌)很多两栖爬行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会利用动物毒素帮助捕食并囤积食物。记者1月16日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了解到,该所与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合作,揭示了哺乳动物亚洲短尾鼩鼱也可利用毒素获得最大的觅食收益。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