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军事学 管理学 旅游学 文化学 特色库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改制相关记录240条 . 查询时间(0.206 秒)
清末科举改制,常考有关西史的题目。改制期间,考生答题时抄袭西书,拆解新报,持中史框架与本土语汇进行西史知识的“再生产”,其中充满了对西史的误读和想象。虽然时评对考生抄袭西书、新报多持否定态度,但此类西史读写客观上也对中西史学的交流起到了促进作用。晚清中西国力的不对等造成了文化的不均势,一方面,考官、考生在进行历史比较时,不免以西方为参照系,对中史进行取舍,传统历史书写也由此逐渐“失位”;另一方面,...
甲午战后,朝野议变科举的呼声日益强烈,在省及州县层面,清廷诏命酌改书院为新式学堂。各地为了安抚和安置因变书院而生计受困的老生员,留出部分书院暂改为“校士馆”。这类过渡性机构以“新学”课艺为考课形式,继续发放膏火养士。新学课艺这种知识表述形式在清末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逐渐固定下来,影响及于民国初年及以后。随着科举改制的推进,清末书院、地方校士馆这类传统的国家知识统制空间也相应发生了近代转型,而转型后...
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的收官之年。在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之际,作为上海科学院下属的全民所有制企业,上海仪器仪表研究所根据市科委、上科院关于国有企业公司制改制工作的相关要求,完成了改制各项工作,由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成为有限责任公司。
清末科举改制,首场试史论,二场常考西史,以致读书人纷纷瞩目史学。改制章程一出,书场坊肆看准商机,采用新式广告宣传,印刷大量史书。场前史类书最是畅销,时人多批评举业史书难脱词章窠臼,不足为史著。但活跃、多元的市场也为史书出版带来了新气象,删减版史书因便于考试之故迅速占领市场,“不得法”的兔园史册已令乡陬学子大开眼界,西史书籍因与考题关联被士子广泛购阅,读史风气渐开。新史家对史书市场乱象的批评又促进史...
“更始”在先秦时期由单纯表述时序更迭逐渐进入政治文化领域,秦二世诏书已将“与黔首更始”落实在政治运作中。两汉“更始”诏书多伴随大赦吏民、制度变更。吏民以“更始”“更生”取名体现出君民的互动联结。“更始”体现的受命改制在武帝时首先落实为“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等。元、成之后伴随汉室衰落,“更始”又增添了术数、历运义涵,表现为汉室“延祚”。东汉时期对大赦、改制等层面的“更始”均持保守、警惕态度。新莽...
2021年12月8日下午,清代政治史研究工作坊第四十期“雍正改制与清朝科举的新传统——以登极恩科和恩诏科举广额为例”在人文楼420会议室举行。本次工作坊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张瑞龙老师主讲,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刘文鹏教授主持。董建中老师、毛立平老师、曹雯老师、胡祥雨老师和二十余名同学参加了本次活动。
康有为不仅是近代经今文学的代表性人物,也是近代诸子学的关键性人物。在诸子学的分析路径下,《孔子改制考》在近代中国学术史上具有不可轻估的位置。它不仅提出了牵动学术结构性变动的“诸子托古改制”说,促进了先秦诸子学术的复兴,重估了诸子时代的历史地位;而目还纳孔子于诸子,再识老子年代、重审名侠与墨的关系。这些命题和观念经过清末民初的发酵与沉淀,成为学术界争论的热点,有效地促进了近代诸子学的嬗变和转型。因此...
在清末新政上谕“采西法”的语境下,清廷不少官员提出了诸如设立外交官专途、出使改为实缺、外交官选任和培养等改革洋务性外交体制的奏议。虽然这些看法略有些旧调重弹,但通过地方督抚、驻外公使、翰林、御史等人的分奏和袁世凯、张之洞、刘坤一的联衔会奏,再经光绪帝的朱批认可和外务部的议复变通,已大致形成了一种深具权热的共识,实现了改革议论由“野”到“朝”的重大转变。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中国古代史课件 王莽改制
在我国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领域,民办非企业法人广泛存在。该类法人本应归属财团法人之列,然因改制或其他原因,实际成为无公司之名的"公司",非营利性的定性与出资权益实际升值之间的矛盾在成员流动、出资权益转让的情况下尤为突出,各地法院判决依据、结果也不相同,而现有理论研究尚未予以足够的关注。本文认为,政府强制与私法自治协同的定价机制具有合理性,亦有助于达成裁判逻辑的自洽。具体方式是先对民办非企业法人存续...
2015年6月26日上午,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在奉浦院区召开种业企业改制座谈会。蔡友铭院长出席,作物所、园艺所领导班子和部分课题组负责人以及院成果转化处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议由徐伟林副院长主持。会上,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成果转化处蒋书洪处长介绍了种业企业改制推进工作的初步构想和具体情况,作物所孙超才所长和园艺所沈明书记介绍了研究所职工对院种业企业改制的意见反馈,以及在推进过程中碰到的问题。
浅论古代改制玉器     玉器  礼器  考古图  古玉图  古玉图考       2015/8/13
玉器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经历了从工具到礼器,最终上升为文化符号的漫长发展过程。中国人很早就开始了对玉器的研究,宋代的吕大临在他的《考古图》中单列“玉器”一卷,详细地描画图形,考证出处,这是中国最早的关于玉器的系统记录;元代的朱德润撰有《古玉图》二卷,是中国最早的玉器专著;清人吴大潋所著的《古玉图考》,使用了结合古代典籍考证玉器的研究方法,是金石学的重要著作,对今天的玉器研究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15年3月25日上午,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成果转化处在华漕院区综合楼第三会议室召开园艺所种业改制座谈会,园艺所领导班子、各课题组组长、科园公司开发人员及成果转化处全体人员参加了会议,副院长徐伟林出席了座谈会。围绕国家关于深化种业体制改革的新政策,园艺所各课题组组长及所领导班子结合当前所和课题组的现实状况,对如何开展园艺所的种业体制改革分别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就未来改制可行的方案、企业组建的模...
考古出土改制玉器浅识     玉器  纹饰  墓葬       2015/8/14
玉器材质坚硬,温润莹泽,而且原料来源及加工都不甚容易。因此古人对玉器极其珍惜,当发生破损或器用观念变化时,往往会将原来的成品重新加工,从而形成新的器型、器类,抑或补琢了新的纹饰。这些再次加工的产品就是本文所讨论的改制玉器。与原料特征发生根本变化的金属、陶瓷器不同,玉器的制作总是一个减损材料的过程,其原因在于材质和工艺的特殊性。改制玉器既然是对原器的再加工,则会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来的特征,同时也将产...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