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理论语言学 >>> 普通语言学 比较语言学 语言地理学 社会语言学 心理语言学 语言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理论语言学 副词相关记录16条 . 查询时间(0.055 秒)
汉语方言中来源于副词的先行义标记主要有“正”“再”“先”三个。“正”“再”来源于句中副词,其初始的句法结构为“VP1+正/再+VP2”;“先”来源于句末副词,其初始的句法结构为“VP+先”。后来由于语境的影响,这些原本为副词的“正”“再”“先”都逐渐演变为先行义标记。
虚词的义项分合在学界一直存在分歧。研究虚词时,研究者常把句义归为虚词的意义,造成虚词超负。通过语用预设理论来研究现代汉语副词“还”,发现“还”字句都存在一定的预设,具体预设内容一般由语境决定,且整句话表达了与预设相反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对前人所总结出来的“还”的义项进行再考察,可以发现:那些所谓“还”的义项不过是由具体句式或句义造成的,并非“还”的固有意义,“还”仅用来表达“反预设”之义。这解决了“...
“无怪乎”从跨层结构短语发展成为一个具有街接功能的评注性副词,涉及的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有:跨层结构词汇化、分界转移引发附缀化、语境吸收诱发关联化、韵律制约导致零形化以及主观性增强触发主观化等。此外,“无怪乎”与“难怪”“怪不得”等“怪”类副词的功能差异体现为使用频率下降、连词化倾向显著和书面语色彩浓重等三个方面。
副词“还”将焦点项置于语用量级的较低点,表示不太可能成立的命题仍然成立。“还”的所谓“减量”和“增量”用法实际上对应其量级含义的不同层次。在实际使用中,“还”所蕴含的量级关系与其主观性和反预期的用法紧密相关。量级含义理论对于这类副词的语义—语用接口现象具有很好的解释力。
认识类情态副词作用于命题,表达对命题的主观确定程度。但英语中,这类副词却常与DP组合,作用于DP,而非命题。本研究探讨英语“情态副词+DP”结构的合法性条件。研究认为,在“情态副词+DP”的语义解释中,表层的DP实际关联一个命题,这是支撑“情态副词+DP”结构合法的深层语义条件;英语关系从句是“情态副词+DP”成立的句法前提,它在语言使用经济性原则和转喻机制的推动下在表层实现为DP;此外,从语义匹...
本文针对计算机处理需要,从实际语料出发,较全面地考察了副词“都”的义项区分及判定;分析了表“总括”义的“都”的语义指向的逻辑意义;“都”能指向哪些句法成分,不能指向哪些成分,以及判定“都”的语义指向的一般原则;“都”跟其他状语性成分的位置关系以及“都”形成的状中式 vp 构成“的”字结构的能力。
“程度副词+名词”构式是浮现中的一种熟语性构式。本文用事件相关(脑)电位(ERP)技术对这一构式的在线加工进行了个案研究。实验语料为4类“程度副词+X”短语构式,X分别代表形容词、兼类词、可搭配名词和不可搭配名词。实验结果表明:N400振幅在4类构式上呈现从字面表达到错误表达依次递增的梯度分布,两类转喻表达位于中间,没有差异。我们认为,N400在“程度副词+名词”构式和“程度副词+兼类词”构式上的...
哈尔滨学院外语学院英语语法课件Lecture24 副词副词词组。
睡虎地秦墓竹简的出土,弥补了秦代传世文献的不足,在编篡《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等大型辞书时,也将其作为引文材料。限于各种原因,《睡虎地秦墓竹简》中还有一些《汉语大字典》与《汉语大词典》未收的副词(或义项),以及两书虽已收,但引例晚于睡简的副词。本文主要是对这两类副词作一些简要的探讨。
大多数词语的交际功能都主要取决于自身所处的上下文或它们在句中所报道信息的性质。不过,也有一部分词语的交际功能是在没有进入语句之前就确定了的, далеко和близко就是这样一类词。为了更加清楚地描述这类词语的交际功能,本文选择与它们同义的вдали, вблизи等词语进行对比,重点分析它们在词汇语义上的差异以及词汇语义对这些词语交际功能的影响与制约。
副词“旋”的产生及其发展     产生  “旋”  副词       2009/11/4
“旋”是战国晚期出现的副词,它由义为“旋转”的动词“旋”语法化而来;动词的次类变换、语用环境的变化是副词“旋”产生的主要因素。副词“旋”继续语法化,产生多种意义和功能,它的发展方向是源词影响的结果,也与语境的作用有关。
副词“旋”的产生及其发展       副词  语法化       2009/11/3
“旋”是战国晚期出现的副词,它由义为“旋转”的动词“旋”语法化而来;动词的次类变换、语用环境的变化是副词“旋”产生的主要因素。副词“旋”继续语法化,产生多种意义和功能,它的发展方向是源词影响的结果,也与语境的作用有关。
论证“极”的语法化过程同时是一个渐进的主观化过程,伴随着语义的逐渐淡化。重点探讨现代汉语作极性程度补语的“极”的主观性。本文同时参照了Langacker 和Traugott 主观性和主观化的研究框架,两者的研究分别体现了共时和历时取向。我们认为,主观化的共时描写和历时分析并不矛盾,而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共时与历时主观化的并重分析能够更加全面地揭示“极”的语义演变的认知理据,同时亦能映证其语法化...
确定范围副词的原则     原则  范围副词       2008/12/3
副词的内部分类是个难题,吕叔湘先生说:“副词内部需要分类,可是不容易分得干净利索,因为副词本来就是个大杂烩。”目前各家公认的副词小类有:范围、程度、否定、时间、语气、情态等。设若副词内部只分程度、否定、时间、语气、情态等几个小类,那么,分类过程中纠缠不清的情形可能会减少许多。可是,偏偏有一个必要的,可又“惹是生非”的范围副词,这样就使问题复杂不少。因为,其一,“范围”可以指“时间”范围;其二,“范...
论时态副词“一”       时态副词       2008/11/25
本文讨论“一”和“V”连用充当谓语的句子(以下简称“一V句”)中“一”的性质、作用等问题。“V”,指动词或动词短语;“一”,指一般所谓“表示动作一次或短暂”的、有关联作用的副词。 我们认为,“一”是在复句的分句中表示实现态的副词,它大多用于叙事,有使句子分句化的作用。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