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艺术学 >>> 艺术心理学 音乐 戏剧 戏曲 舞蹈 舞台艺术 电影 广播电视文艺 传媒艺术 美术 工艺美术 书法 摄影 动画学 数字媒体艺术 游戏 艺术与科学 艺术传播 艺术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艺术学 雕塑相关记录267条 . 查询时间(0.016 秒)
在我看来,计划生育之所以能够在中国推行是因为中国有“人满为患”现成看法。如果人物题材的艺术作品太多了怎么办呢?“计划生育”的对策显然是不适用的,也不能勒令停产整顿,用发许可证的方式限产当然也不是个好办法,和计划生育没有什么区别。唯一可行的办法转产,焦兴涛就选择了转产。在《物语系列》之前,他的创作基本上都是人物题材,《物语系列》不但做的是物,而且声称做的是“物”。如果加上王鲁炎的“物语”新作,唯“...
李:你作为批评家,怎样看我的这组作品《租---收租院》? 王:《收租院》本来是场景雕塑,你的作品挪用历史资源装进新的东西,不是旧瓶装新酒,而是改瓶装新酒。实际上是把原有的叙事性结构打破,但又隐隐约约叙述了很多东西。在你另一个工作室也看了不少作品,我觉得有一个问题:戏拟、转喻和反讽的东西加进雕塑,特别要注意不要让它过于滋蔓。比如以"高铭潞"为原型的作品。如果作为独立的一件,很好,《红灯记》里的李玉...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艺术朝向西方的时期,“85新潮”之所谓“新”,不过是现代主义艺术西方已有而中国尚无。其中最有价值的东西乃是以个体创作冲击集体主义乃至集权主义文艺思想,至其极即是文化大革命。但千万不要忘记,文革艺术是以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以艺术大众化的名义进行的,用今天的话说,它并不拒绝公共性。   80年代中国雕塑家都在向钱看,在美术界他们和搞装修的人一样,属于“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从...
陈志光的艺术有种神秘、诡异的感觉。蚂蚁是陈志光作品里始终青睐的物象。在自然界,蚂蚁的造化是群体的分工劳作,孜孜不倦地觅食、造窝和繁衍,显示出超越个体的自然力量。之所以陈志光不断地利用它们的形象,我揣度有着比附人类的芸芸众生劳作的意味,或许也具有中国传统的“愚公愚山”寓言的象征涵义。比如他将塑造的若干个不锈钢蚂蚁游走、蠕动在曾经辉煌过的工厂、车间的废墟和锈迹斑斑的机器之中,趴伏在废弃的载重卡车和锅炉...
秦汉雕塑艺术处于中国艺术的早期,那个时代的很多雕塑名品都洋溢着时代的精神与气质。本文从秦汉雕塑的风格和特点入手,解析了秦汉雕塑的历史价值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民族特征,从而使民族精神能得到更好的的传承和发扬。
展望的雕塑作品于1994在中央美院回顾展出时,是以一种近似于装置的形态出现的。作品主要集中在画廊的后厅,灯光集中在展厅中间的雕塑上,四周黝黯,显得有些阴沉。从前厅看过去,像是面对着一个凝固的舞台表演,一些幽灵似的影子在黑暗中浮动、挣扎。如果将展望设汁的环境、装置和雕塑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就会感到他实际上构造了一个复杂的语言系统,而且他力求在这个系统的每一个部分都实现—种创造,一种对规范的突破。...
清醒的雕塑家李占洋(图)     李占洋  雕塑家       2008/5/20
一年前我第一次到川美,未见到李占洋之前,就听见他被人总挂在嘴上,川美四处都在流传关于他的种种故事,那些叫人笑到打跌的李占洋逸事,很容易地在我心中钩画出一个憨憨的,不够机灵的,常闹笑话的东北汉子的形像。 及至见到他本人,就发现他和我用传闻建构的形像不太一样,他的眼神冷静而且机警,在似乎不经意的一瞥中,已经对你做了从上到下的扫瞄。及至和他聊天儿,更感到他敏锐,直觉极好,先是倾着身体,不断地眨...
文革中的大型雕塑     大型雕塑  文革       2008/5/20
与文革的绘画一样,文革的雕塑也烙有鲜明的时代印记。舞台化的造型、象征性的符号,是它们显著的特点,尤其是一些歌颂毛泽东光辉业绩的大型的群雕,在各级领导的反复审查下,经过创作集体的不断修改,完整地体现了以江青为代表的文化官员的美学意志。这里,我们仅就当时较为著名的几件作品作一介绍。   一《红卫兵赞》、《空军战士家史》   1966年2月2日--2月20日,江青受林彪委托,在上海召开部队文艺...
中国雕塑     汉代  中国雕塑       2008/5/19
来源:http://www.pep.com.cn/200406/ca517945.htm 汉代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最具魄力的一个时期,自秦朝统一中国,一直在盛衰变化中持续了四百余年。汉风气势,我们可以从现存的雕塑清楚的看到。如西汉霍去病墓,至今还存有一批杰出的石雕艺术作品,它们是为纪念西汉名将霍去病而创作制造的。“马踏匈奴”高190厘米,作者用隐喻的手法,借战马的形象来体现霍去病的威猛和...
中国西汉和东汉的雕塑作品,主要包括石刻、玉雕、陶塑、木雕和铸铜等品种。当时,雕塑艺术应用范围非常广泛,表现技巧迅速提高,举凡大型纪念性石刻、园林装饰雕塑、各种明器雕塑及实用装饰雕塑等方面,均有显著发展,留存至今的汉代雕塑遗物极为丰富。  石刻 汉代雕塑艺术的新成就,突出地表现在大型石刻作品上。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1对大型石刻,是原存陕西省长安县常家庄的牵牛石像和斗门镇内的织女石像,两者东西相...
对秦代兵马俑和汉代霍去病墓石雕群造型语言的艺术特征进行比较,以二者艺术风格的差异为切入点,通过对比分析古代"胡人美术"的艺术特色,找出霍去病墓石雕在造形语言上与"胡人美术"的共通之处,以图像学、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分析讨论,得出结论:汉代霍去病墓石雕艺术风格形成的真正根源于对古代"胡人美术"造型语言的吸收和运用。并将霍去病墓石雕作为大的时代背景下的一种美术现象,进一步以历史的、文化的视角看待艺术语言在...
20世纪70年代末期,当中国社会终于面向世界,打开自己大门的时候,中国雕塑家手里仅仅握着两副牌:一幅红色的牌,一幅甜美的牌。   王朝闻的《刘胡兰》堪称第一副牌的代表:激情、高亢、阳刚,具有神圣感、理想性和非肉身化的特点。   张德蒂的《思》堪称第二副牌的代表:优雅、甜美、漂亮,具有愉悦性、歌颂性的、强调视觉审美的特点。   看起来,这两副牌一刚一柔,在风格和趣味上有很大的不同,但它们有着基...
从艺术史角度考察装置艺术在中国何时出现是十分困难的,但它在80年代中期的中国现代艺术潮流中就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样式却是明确的,这与美国艺术家劳申伯格关系密切。1985年11月18日,劳申伯格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劳氏对现成品装置的娴熟运用,对中国的青年艺术家产生了重要影响。1986年1月,一位福建的中学美术教师在写给友人的一封信中说道:“劳申伯来了,带来了后现代观念,这种影响很快可见到,起码我个...
来源:《当代美术家》2/2006 总041期 1、丁玲像雕塑 向东2、冯雪峰像雕塑 罗小平 3、内山完造像雕塑 蔡志松 2006年1月6日,10位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曾在多伦路一带居住、生活、活动过,并产生了重要影响的著名文化人士的塑像在虹口区多伦路全部安装落成。 10位历史人物经过当代著名雕塑家的精心塑造,以富于当代感的人物肖像雕塑的方式,屹立在多伦路。他们是:鲁迅(曾成钢创作)、郭沫若(...
90年代中国现代雕塑     90年代  中国  现代雕塑       2008/3/10
如果从现代雕塑自觉本土化这个角度看,中国现代雕塑是从90年代发展起来的。这个过程相比较亚洲其他地区来说是很短的,但由于中国有非常长的历史,而且在这个历史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资源,所以当她一旦被“现代”激活后,就迅猛表现出一种发展不尽的趋势来。在这短短的lO年中,中国现代雕塑已经着意发展出“中国特色”,并努力以其“中国特色’’积极参与到国际现代艺术对话中,寻求新的发展可能性。 在寻求“中国特色”过程...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