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光学 >>> 几何光学 物理光学 非线性光学 光谱学 量子光学 信息光学 导波发光 发光学 红外物理 激光物理 应用光学 光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光学 电子相关记录559条 . 查询时间(0.736 秒)
磁洞是一种空间等离子体中广泛存在的等离子体结构,这种各向异性的非线性准稳态结构通常被认为是由等离子体动理学镜像模不稳定性(mirror-mode instability)产生的,呈现出密度与磁场强度扰动反相关的特性。磁洞在空间尺度上可跨越多个数量级,最大可至数十个离子回旋半径,最小可达数个电子回旋半径。由于磁场强度的空间分布不均匀性,磁洞结构能有效地捕获带电粒子,进而产生了丰富的粒子动力学演化和波...
2023年10月20-23日,第七届“光电子、材料与能源”国际研讨会(iSOME-2023)在南京成功举办。黄维院士、彭孝军院士、冷劲松院士、刘小钢院士、申泽骧院士等来自海内外的70余名院士、专家出席了本次大会。大会由国家级柔性电子材料与器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家柔性电子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教育部柔性电子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柔性电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npj Flexible E...
几种超晶格量子阱结构中限制电子态的光谱研究。
含孤对电子阳离子对非线性光学材料性能提升机制及应用研究。
2023年7月14日中科院上海光机所李儒新、田野和宋立伟团队在太赫兹波电子加速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团队基于上海光机所新一代超强超短脉冲激光综合实验装置,利用超强超短激光驱动丝波导产生毫焦耳级太赫兹表面波,并采用表面波进行电子加速,解决了高能量太赫兹波产生以及自由空间太赫兹波至波导能量耦合效率低等难题。该项研究将太赫兹波的产生、传输及耦合集成到波导上,并在波导管中5mm距离实现了最高1.1 MeV...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专利:一种光谱椭偏测量装置及方法
李晓奇,男,武汉市人,1987年参加工作,汉江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副教授。
红外物理与工程团队主要从事光电虚拟现实、成像系统仿真、目标与背景环境特性、干扰建模与仿真、基于FPGA方面的信号传输与图像处理、智能光子学以及新型光纤传感技术等领域的研究。近年来主持重大专项2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5项,其他类型国家级与省部级项目40余项。红外物理与工程团队近年来获省部级奖励7次,师德标兵3人,出版教材专著5部,取得授权专利50余项,累积发表论文200余篇...
北京大学电子显微镜实验室招聘1名劳动合同制工作人员
孔德贵,男,1979年5月出生,博士,副教授。到目前为止主持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黑龙江省教育厅基金1项,黑龙江大学百人计划项目1项、黑龙江大学青年基金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和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获黑龙江大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次;在国内外期刊发表SCI科研论文2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低维纳米材料非线性光学及时间分辨光谱特性研究;矢量光束紧聚焦特性研究。
廖长庚,男,汉族,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1985年1月生于福建省大田县。目前主要承担本科生《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模拟电路实验》等课程的教学以及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方向的理论研究工作。迄今为止,在国内外物理刊物上累计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7篇发表在国际主流刊物Physical Review A和Optics Express上。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是由光学、光电子、微电子等技术结合而成的多学科综合技术,涉及光信息的辐射、传输、探测以及光电信息的转换、存储、处理与显示等众多的内容。本专业目前研究方向包括能源光子学、信息显示和固态照明、微纳光子学、光纤光子学、相干光学成像、先进光子材料及器件等。
高振,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分别于2009年和2012年获得浙江大学工学学士和工学硕士学位,2018年获得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物理与应用物理学博士学位。2021年4月加入南方科技大学,担任电子与电气工程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电磁场理论与应用、光子晶体、人工表面等离激元、超构材料、拓扑光学/声学/电路、太赫兹光学等。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身份在Nature、Nature Communications、...
丛龙庆,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国家特聘青年专家。天津大学工学学士、硕士学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光学博士学位。在南洋理工大学、宾西法尼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员工作;上海科技大学担任助理教授、研究员工作。于2021年3月加入南方科技大学,担任电子与电气工程系副教授。丛龙庆副教授发表论文40余篇,总引用超过4300次,h-index为33,其中JCR一区37篇,4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担任40余种国际知名...
王恺,南方科技大学电子系,长聘副教授(研究员职称),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广东省青年拔尖人才获得者。研究方向为量子点显示、量子点光电探测和硅基片上量子点光电器件。聚焦国家新型显示重大需求,在量子点高效光子产生、均匀光场调控、微纳尺度高效散热等方面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发表SCI论文190余篇,被引5000余次,H指数37;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4项,美国发明专利2...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