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质学 >>> 数学地质学 地质力学 动力地质学 矿物学 矿床学与矿相学 岩石学 岩土力学 沉积学 古地理学 古生物学 地层学与地史学 前寒武纪地质学 第四纪地质学 构造地质学 大地构造学 勘查地质学 水文地质学 遥感地质学 区域地质学 火山学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煤田地质学 实验地质学 地球化学 地质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地质学 铜相关记录410条 . 查询时间(0.202 秒)
地幔作为地球最大的地质构造单元,其物质组成记录了大量的地球演化信息,同时其动力学过程也显著影响地球浅部圈层。俗话说,上天容易,入地难。现阶段直接测量地幔的物质组成信息和动力学过程存在巨大挑战。而在洋底绵延数万公里的洋中脊玄武岩作为全球最大规模的幔源岩浆,成为了地质学家们的首选目标,为了解地球深部物质组成和深部动力学过程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基础。然而喷发的岩浆作为汇聚熔体,许多继承自地幔源区和岩浆过程的...
IOCG是铁氧化铜金矿床的英文简称,主要是指一组含大量原生磁铁矿或赤铁矿的铜金(-银-铀等)矿床,其中最知名的为澳大利亚Olympic Dam矿床,其是全球最大的单个铀矿,也是全球重要的Cu-Au矿床。IOCG的概念自1992年被Hitzman正式提出以来一直是矿床学界的热点,但由于其定义比较宽泛而饱受争议。众多的地质和同位素证据显示,大部分富铜型IOCG矿床的形成普遍显示非岩浆流体参与的特征。然...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博士研究生赵向东,在王伟(女)副研究员的指导下,与中石油长庆油田解古巍工程师和中石油勘探院潘松圻工程师等人合作,经过系统的野外样品采集和室内实验室数据分析,采用岩石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相结合的分析手段,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霸王庄露头剖面铜川组油页岩的沉积环境。
谢子楠,女,1988年6月出生,侗族,贵州江口人,硕士研究生(博士在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矿物加工与综合利用。
杨周,男,1987年1月生,土家族,贵州沿河人,博士,副教授。现任旅游地理系主任。主要研究领域:水、气污染控制工程;喀斯特地下水地球化学、气溶胶化学。
张立科,男,1985年3月出生,汉族,河北邢台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现任铜仁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师,目前主要承担环境学基础、计量经济学、气象学与气候学、岩溶学及其应用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近日,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资源循环与城市代谢团队,利用p-MAC(provincial MAterial Cycles and MAnufactured Capital)数据库,识别了约80种主要含铜产品,估算了1978-2016年中国31个省级单位的铜在用存量、需求量和报废量,绘制了全国尺度的铜城市矿产储量数字地图。研究结果初步厘清了中国铜城市矿产的种类、分布和数量,为铜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规划...
汇聚板块边缘发育的中-小型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近年来成为国际上该类矿床勘查和研究的新热点。幔源基性岩浆上升至地表浅部发生硫化物饱和是成矿的基础,而岩浆硫化物饱和的机制受多种因素控制,岩浆的氧逸度与岩浆中硫的赋存状态及溶解度密切相关,是控制铜镍硫化物矿床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汇聚板块边缘发育的含矿岩体源于交代地幔,通常认为其母岩浆具高氧逸度特点,但多为定性认识,缺乏定量评估,对于母岩浆氧逸度与硫化物饱和...
镍、铜主要来自于岩浆硫化物矿床,通常由幔源岩浆经历特殊的演化过程聚集而成,全球镍储量的40%,铜储量的~10%产自这类矿床。世界级的铜镍矿大多产出于克拉通背景,近年大型造山带型铜镍矿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但造山带型铜镍矿床的成因机制及演化,特别是控制Cu同位素分馏的机制,由于缺乏直观可靠的来自于铜镍矿石本身的证据而受到限制。 Cu和S同位素是新兴的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利用这两种元素进行相互验证,有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黄方教授团队建立了高精度的铜—锌同位素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与国外同行合作,通过高温高压实验岩石学,精确地测定了硅酸盐熔体和金属熔体之间的铜和锌同位素平衡分馏系数,及其制约月核的成分和形成过程。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地球化学刊物《地球化学远景通讯》上。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毛亚晶、研究员秦克章和澳大利亚联邦科工组织(CSIRO)研究员Steve Barnes等通过同步辐射和M4 Tornado XRF面扫描分析,深入研究中亚造山带黄山铜镍矿床的斜方辉石内部结构,发现该矿床的斜方辉石普遍发育铬元素环带。铬元素环带以内部扇形分区环带与外部正反环带为特征(图1),指示斜方辉石至少经历了早阶段快速生长和晚阶段缓慢生...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岩浆作用与成矿学科组助理研究员魏博、博士后曹勇华和研究员王焰选取中亚造山带赋存铜镍硫化物矿床的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开展了橄榄石-尖晶石氧逸度计定量计算工作,矿石和围岩地层中硫化物的原位S同位素LA-MC-ICPMS分析及全岩C同位素分析,提出中亚造山带铜镍硫化物矿床的成矿母岩浆具有高氧逸度的特点,成矿母岩浆达到硫化物饱和与地壳中还原性的有机物质加入有关,成矿不一定需要地...
探讨高镁火山岩形成机制及其与斑岩成矿相关岩浆作用之间的成因联系,可为揭示斑岩矿床深部源区特征、岩浆演化及动力学背景提供新的思路。北方造山带东部自早古生代以来经历了古亚洲洋、蒙古-鄂霍茨克洋、古太平洋三大构造体制的复合造山及成矿作用,但不同构造体制间复合叠加的表现形式、时空关系、构造体制的转换时限及其与成矿作用间的耦合关系尚不明确。基于这一科学问题,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北方东部复合造山成矿系统深...
广东省文光岭矿床是云开地区近年来新发现的铅锌铜多金属矿.以文光岭花岗闪长岩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了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获得其锆石 206 Pb/238U同位素加权平均年龄为165.7±1.9 Ma( n =18,MSWD=3.1).花岗闪长岩属于准铝质I型花岗岩,SiO2含量在64.11%~66.64%之间,Al2O2含量为14.9%~15.57%,MgO含...
为了查明鄂东矿集区内铜山口矽卡岩-斑岩型铜(钼)矿床中钨矿化作用的地质特征.对该矿床中的钨矿(化)体开展了系统的矿床地质特征、岩石学和矿物学研究,并探讨基底对区内钨矿在空间上分布的影响.钨矿体主要产出于花岗闪长斑岩与碳酸盐岩地层的接触部位及其附近,其产状受接触面形态的控制;钨既可形成独立的钨矿体,也可作为铜和钼矿体的伴生组分;钨矿物主要为含Mo的白钨矿.铜山口矿床中的钨矿化与矽卡岩化有着密切的时间...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