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理论物理学 声学 热学 光学 电磁学 无线电物理 电子物理学 凝聚态物理学 等离子体物理学 原子分子物理学 原子核物理学 高能物理学 计算物理学 应用物理学 物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相关记录20条 . 查询时间(1.032 秒)
2023年7月20日,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红外科学技术重点实验室胡伟达、苗金水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基于离子-电子耦合效应的感存算一体神经形态光电器件,通过模拟人类视觉感知方式,解决红外感知系统分立式架构带来的高延迟和高功耗问题,为大规模硬件集成以及神经形态视觉应用提供了可能。相关研究成果以Reconfigurable, non-volatile neuromorphic photov...
上海技物所李冠海副研究员、陈效双和陆卫研究员团队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Andrey E. Miroshnichenko教授团队合作,利用超表面对中波红外光子偏振、相位和色散等维度的独特操控能力,提出了一种可用于中波红外偏振探测集成的高效多功能偏振-色散调制超构光子器件(如图1),相关结果9月12日以 “Mid-Infrared Polarization-Controlled Broadband ...
2020年1月25日电 (郑莹莹)微电子器件(简称:微器件)“潜伏”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比如一部普通手机的CPU(中央处理器)里有多达百亿个晶体管(微器件的一种)。据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的消息,该所的王建禄研究员等人,通过新型制备方法,能按需定制微器件,有望加速未来的新型半导体材料的应用。相关成果于北京时间25日在线发表于国际期刊NatureElectronics(《自然·电子学》)。
2020年1月10日上午, 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习近平、李克强、王沪宁、韩正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上海技物所作为牵头完成单位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授予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做出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重大技术发明的中国公民。产品包括各种仪器、设备、器械、工具零部件及生物新品种等;工艺包括各领域的各种技术方法;材料包括用各种技术方法获得的...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承担研制的激光测高分系统是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对地激光测绘载荷,可在激光发射瞬时获取地面可见光影像及对应的激光光斑影像,通过精确测量激光脉冲在卫星与地球表面的飞行时间获得地面绝对高程信息。研制团队突破了激光落点区域角秒级精确定位和亚米级绝对高程获取等关键技术,使得激光落点位置测量误差优于角秒级,同时长寿命激光光源等核心组部件均为国内自研,将有望填补我国现有测绘卫星依赖人工...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胡伟达、陈效双、陆卫课题组在室温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研究中取得进展。该实验室相关研究人员利用纳米线内禀的Photogating效应首次在单根纳米线上实现室温下单个光子的探测。相关成果以“Room-Temperature Single-Photon Detector Based on SingleNanowire”为题发表于国际刊物Nano Le...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陆卫与陈效双研究员课题组通过与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胡灿明教授课题组合作,在腔-磁子极化激元动力学研究中,首次实现了反馈微波光子数对腔-磁子极化激元耦合强度的调节,研究结果有望成为量子信息操控领域中光子-自旋相干调控的新途径。 研究成果以”Cooperative polariton dynamics in feedback-coupled cavi...
2017年11月28日,中国科学院发布《201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当选院士名单公告》。我所王建宇研究员当选为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科学部院士。 王建宇研究员长期从事空间光电技术与系统研究,在空间超光谱遥感、激光探测、量子通信的主被动信息获取与处理、系统控制与集成等研究中取得了原创性、系统性重大成果。通过空间光电遥感和量子通信等国家重大任务,实现了空间主动光电探测技术系统创新。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胡伟达、王建禄、孟祥建、陈效双、陆卫、以及武汉大学廖蕾等研究人员在铁电局域场增强纳米线光电探测器研究取得进展,相关成果以“When Nanowires Meet Ultrahigh Ferroelectric Field - High-Performance Full-Depleted Nanowire Photodetectors”为题发表...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胡伟达、王建禄等研究人员在利用铁电聚合物极化对二维半导体带隙调控及其高性能光电探测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Materials 27, 6575–6581 (2015),DOI: 10.1002/adma.201503340)上,并被编辑选为期刊卷首(DOI: 10.1...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特聘研究员邹进教授入选2015年中国科学院“海外评审专家”。海外评审专家系统是中国科学院为鼓励海外优秀留学人员为国服务,促进海外人才以及智力引进,使项目立项、人才项目评审、重大奖励评定等评审活动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而设立的。海外评审专家学术造诣深厚,在本学科领域具有较强的国际影响力,已经在海外著名大学或科研机构任副教授(或相当)及以上职位。
日前,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专项办公室公布了第十一批“千人计划”入选资格名单,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推荐的郝加明研究员获得“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资格,享受“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荣誉称号。
2015年1月9日,2014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等领导同志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大会宣布了国家科技进步奖等5个科技类最高荣誉的奖项归属。其中,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局域态操控的红外探测机理项目获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产生光电导现象的方法主要有导带与价带之间的跃迁、子带之间的跃迁或者杂质带激发,目前人们普遍认为由远小于半导体禁带能量的光子直接激发的室温光电导机制是不可能实现的。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黄志明研究员团队研究发现并提出一种太赫兹波段室温新光电导现象(见下图):当外部电磁波(光子)入射到器件上,将在半导体材料中诱导势阱,从而束缚来自于金属中的载流子,使得材料中载流子浓度发生改变。黄志明团队成功制备...
产生光电导现象的方法主要有导带与价带之间的跃迁、子带之间的跃迁或者杂质带激发,目前人们普遍认为由远小于半导体禁带能量的光子直接激发的室温光电导机制是不可能实现的。上海技物所黄志明研究员团队研究发现并提出一种太赫兹波段室温新光电导现象(见下图):当外部电磁波(光子)入射到器件上,将在半导体材料中诱导势阱,从而束缚来自于金属中的载流子,使得材料中载流子浓度发生改变。黄志明研究员团队成功制备出相关器件,...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