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质学 >>> 数学地质学 地质力学 动力地质学 矿物学 矿床学与矿相学 岩石学 岩土力学 沉积学 古地理学 古生物学 地层学与地史学 前寒武纪地质学 第四纪地质学 构造地质学 大地构造学 勘查地质学 水文地质学 遥感地质学 区域地质学 火山学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煤田地质学 实验地质学 地球化学 地质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地质学 山地相关记录27条 . 查询时间(0.145 秒)
沉积物俯冲是地球物质循环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地球表层物质进入地球内部的显著证据,也是导致地幔不均一的重要原因之一。数值模拟结果指示俯冲沉积物由于与上地幔存在较大的密度差(~550 kg/m3),在俯冲过程中往往会与俯冲板片脱离,并以底辟体形式浮力上升穿过地幔最终底垫于上覆板片的地壳之下。地球物理观测结果也表明在现代太平洋俯冲带(如智利、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卡斯卡迪亚等)弧前地壳底部普遍存在俯冲沉积物...
铁建造是指含铁矿物层和富Si矿物层交互产出,具条带状、层状或薄板状构造,铁含量高于15%的化学沉积岩(图1)。铁建造作为地质历史时期主要的富铁沉积岩之一,其中铁的运移、转化和沉淀过程记录了当时地球表生环境的氧化还原状态,因此成为研究前寒武纪地球环境及铁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载体之一。然而,铁建造记录在18-8亿年内消失,促使学者寻找其它富铁沉积岩研究表生环境中铁的循环过程。
近期,中国科学院高寒生态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研究所生态格局与过程团队张更新研究员等在中国西藏墨脱县的嘎隆拉山跨越3000米的海拔梯度(图1c),通过对植物、细菌群落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研究与分析,探讨了地质过程和当代环境对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本研究主要基于嘎隆拉山700-3760m 六个垂直植被带(从热带季雨林到寒冷灌木草甸)18个样点的植被调查和土壤细菌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
我国西部山区岩崩灾害具有发生频率高、前兆特征不明显、危害大等特点。灾害发生后对灾害机理以及二次危害区域进行快速评估、确定合理救援措施和划分危险缓冲区,具有重要意义。2019年8月14日,成昆铁路甘洛段突发山体滑坡,阻断成昆线并造成17人伤亡。事故发生后,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科研团队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灾害研究并取得了进展。
2018年7月19日,四川省盐源县玻璃村突发特大型土质滑坡。由于预警预报及时,区域内97户437人成功避险,未发生人员伤亡。为揭示玻璃村滑坡成灾机理,探索成功避险模式,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胡桂胜、研究员陈宁生及研究团队第一时间赶到灾害现场,通过现场调访、无人机航拍、实验测试等技术方法,在多期遥感影像、野外调查和滑坡土样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了玻璃村滑坡典型特征、成因及破坏机理,并...
三峡水库蓄水后,反季节水位的消长、库区上游来沙减少、库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已经影响到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累积过程。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生物地球化学研究团队针对三峡库区干流沉积物中主要重金属开展研究,揭示了重金属在消落带和水下沉积物中的时空分布特征、来源变化及潜在的环境风险,研究成果可为评估大型水库沉积物重金属累积、揭示其污染成因提供科学依据。
2018年8月11日上午8:30左右,北京房山区大安山乡发生山体塌方,塌方量约3万立方米。所幸,由于当地群测群防安全员和公路养护工人及时发现险情并采取断路措施,塌方并未造成人员伤亡和车辆损失。日前,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欧阳朝军副研究员团队根据此次滑坡特征和现场资料数据,并结合光流法捕捉技术、深度学习和动力学数值模拟方法,对此次崩滑灾害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和提取,获取了其运动速度、演...
2018年8月11日上午8:30左右,北京房山区大安山乡发生山体塌方,塌方量约3万立方米。所幸,由于当地群测群防安全员和公路养护工人及时发现险情并采取断路措施,塌方并未造成人员伤亡和车辆损失。日前,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欧阳朝军团队根据此次滑坡特征和现场资料数据,并结合光流法捕捉技术、深度学习和动力学数值模拟方法,对此次崩滑灾害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和提取,获取了其运动速度、演...
磷(P)是植物生长必需的主要养分元素,对维护生态系统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与碳和氮主要来自大气不同,自然生态系统中P的最终、唯一来源为含P矿物的风化。然而,先前的研究多侧重于研究P生物有效性和形态转化,缺乏对P风化速率的定量研究。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吴艳宏带领“山地生物地球化学”研究团队利用贡嘎山冰川退缩迹地,定量评估了早期成土过程中原生矿物P的风化速率,揭示了控制P风化速率...
自三峡大坝建成以来,三峡水库生态环境变化一直是关注的热点。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吴艳宏团队近年来调查了三峡水库干流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并结合沉积物碳、氮、磷和重金属赋存状态及环境指标数据,探讨了沉积物元素分布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近日,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山地定量遥感研究团队研究员李爱农、助理研究员边金虎等,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青年基金等的支持下,以“若尔盖高原湿地生态遥感综合观测实验”多尺度观测数据为依托,利用我国国产环境减灾卫星,发展了针对该卫星数据的自动几何校正方法、云雪监测方法以及时空融合方法,相关算法提升了国产卫星数据的几何定位精度、云雪识别精度以及时空连续性。在此基础...
近年来,频发的强烈地震、特大暴雨、特大山洪泥石流等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针对山洪泥石流等水文地质灾害链形成机理和防控减灾技术等方面的研究难点,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崔鹏主持的四川省科技支撑项目“小流域水文地质灾害链判识、评估和监测预警关键技术研究”,通过野外调查、室内实验、数值模拟等手段,对水文地质灾害链形成机理、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技术等开展了深...
碎石土滑坡是地震灾区分布最为普遍的一种滑坡类型。目前此类滑坡的发育特征识别主要依靠室内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缺乏可靠的原位水文地质结构模型,而这对后续滑坡防治、形成机理及演化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上述问题,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课题、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中科院“百人计划”等的支持下,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山地灾害重点实验室苏立君研究团队,在碎石土滑坡水文地质结构特征地...
三峡水库消落带是人为调控水库水位形成的反季节变化的水、陆交错过渡区域,落差约30m,面积约349km2。年内淹水频度和强度等调水节律变化彻底改变了水库消落带的生态格局和过程,加之强烈的人为活动干扰,消落带土壤、植被、水文、微地貌等短时间内发生了剧烈变化,其地貌过程、地球化学过程和生态过程之间复杂的交互作用使三峡水库消落带成为了世界上独特的地貌单元。了解和认识这些过程有助于分析水库消落带地质生态环境...
近期,地学期刊Reviews of Geophysics 发表了美国地质调查局研究员Richard Iverson和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欧阳朝军共同撰写的综述性论文。该文章主要围绕地表灾害沿程侵蚀效应展开。由于滑坡、泥石流、雪崩等地表灾害沿程侵蚀效应十分突出,往往是灾害规模放大、流动性增强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对灾害风险评估至关重要,同时也是国际研究热点问题。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