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理论物理学 声学 热学 光学 电磁学 无线电物理 电子物理学 凝聚态物理学 等离子体物理学 原子分子物理学 原子核物理学 高能物理学 计算物理学 应用物理学 物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3 共查到知识要闻 物理学 凝聚态物理相关记录13条 . 查询时间(0.108 秒)
磁相互作用通常导致长程磁有序,例如常见的铁磁、反铁磁等。这些磁有序相在自旋电子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当材料体系存在阻挫时,往往会表现出量子顺磁态,包括价键有序态、自旋玻璃、量子自旋液体等。量子自旋液体即使处于基态,自旋也无时无刻不在进行量子涨落。量子自旋液体表观特征与其他量子顺磁态极为相似,而其本质特征—自旋间的长程量子纠缠、分数化激发、演生规范场等—又少有实验手段可以给出直接信息。因此,尽...
2018年12月28日,《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题为“Data-driven quantitative modeling of bacterial active nematics”的研究论文。我校软凝聚态物理及交叉研究中心施夏清副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一作。上海交通大学张何朋课题组领导开发的实验体系结合苏州大学施夏清和法国CEA-Saclay的Hugues Chaté建立的理论模型首次在...
2018年11月12日上午,应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邀请,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龚新高做客凝聚态物理前沿论坛,并作了题为“光伏半导体关键物理问题的计算研究”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固体所所长孟国文主持。
2018年7月20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解思深应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邀请做客凝聚态物理前沿论坛,并作了题为“NBIC会聚技术简介”的学术报告。全所师生100余人聆听了报告。报告会由固体所研究员孟国文主持。
近日,《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了我校软凝聚态物理及交叉研究中心施夏清副教授作为共同通讯作者的一项国际合作研究工作,题为“Weak synchronization and large-scale collective oscillation in dense bacterial suspensions”。文中报道了一种全新的生物集体运动模式:当成千上万个细菌处于高密度状态时,它们看似杂乱无章的运...
2016年1月18日,中国科学院条财局基建办主持召开了“十一五”基建项目“凝聚态物理研究平台”和“量子物态和新材料探索与应用平台”(以下简称"M楼")项目验收会。以孔繁文局长为组长的验收专家组听取了大科学装置与基础设施处关于M楼项目以及分项验收整改情况的汇报。建安、管理使用、财务和档案等四个专业组组长宣读了分项验收意见。验收专家组认为物理所执行了基本建设程序,保证了两个项目的顺利实施,按批复文件要...
液体在快速降温避免结晶的情况下会形成典型的非晶固体-玻璃,玻璃化转变的机理和玻璃的本质是困扰凝聚态物理学界多年的难题。胶体体系在密度快速增大时也可以形成胶体玻璃,相比于原子分子体系,胶体体系由于空间和时间尺度的观测优势,成为目前实验研究玻璃化转变机理的理想模型体系,而硬球胶体由于作用势简单成为研究胶体玻璃化转变的典型体系。
最近,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N07组在《自然•材料》、《自然•纳米技术》、《自然•物理》、《自然•通讯》刊登了系列研究成果。针对石墨烯/氮化硼异质结构,他们系统研究了氮化硼基底调制下的摩尔超晶格以及相关物理现象,为石墨烯能带及电子学性质调控提供了新思路。
2010年4月8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王鼎盛院士做客第十六期“凝聚态物理前沿论坛”,与我所科技人员 和学生进行了深层次的交流。报告会由曾雉副所长主持。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先进材料与结构分析实验室 “纳米材料与介观物理”研究小组(A05组)在碳纳米管宏观薄膜及纤维结构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方面取得系列进展。该研究组解思深院士指导的博士生马文君等人关于碳纳米管宏观结构中的微观力学过程的研究结果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 (2009, 21, 603-608)上,被选为该期内封面文章;关于连续碳纳米管网络增强...
2010年2月9日,由王如泉副研究员带领的实验小组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成功实现了87Rb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EC)。这是继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北京大学,中科院武汉物理数学所和山西大学之后的国内第五台BEC实验装置。
北京大学科研部2007年4月13日报道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赵光达院士与合作者近期在Phys. Rev. Lett. (98, 149103(2007))发表了题为“Chiral Suppression of Scalar Glueball Decay”的论文,这是赵光达院士领导的学术团队2006年底以来在PRL上发表的第三篇论文。该论文的三位作者中有两位是赵光达院士作为负责人的 “QC...
2006年1月17日,由徐至展院士、沈学础院士、陶瑞宝院士等组成的专家组对上海交通大学“十五”“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凝聚态物理与光电子技术”进行了验收和评估。专家组认为:该建设项目体系合理,实际建设内容与规划相符,重点突出,经费使用得当,管理有效,投资效益明显,总体达到并超过了预期目标,在投入相对较少的情况下取得了突出的成效,在发表高水平论文等方面取得了若干有显示度的代表性研究成果。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