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艺术学 >>> 音乐 >>> 音乐学 作曲与作曲理论 音乐表演艺术 音乐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音乐 学院相关记录35条 . 查询时间(5.793 秒)
为推动云南高等音乐教育的发展,我们对云南艺术学院建校50年音乐教育的发展轨迹进行一个较为全面的考察,借此助推云南音乐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资料收集和理论提升,由此发现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科的发展轨迹正是整个云南高等音乐教育的发展轨迹。
伍国栋 先生是当代著名民族音乐学家,长期担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主任,2002年起,任南京艺术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并历任南艺音乐学院院长、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target="_blank">《音乐与表演》主编等职。其专著《民族音乐学概论》被视为本学科基础理论建设中的奠基性教材之一。经修订,该书增订版于2011年出版。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韩锺恩教授沿袭以往课程的授课方式,为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音乐美学专业研究生开设了针对与围绕音乐作品及其相关音乐美学问题的专题讨论课程。其课程内容,主要是通过若干部协奏曲结合约瑟夫·克尔曼(Joseph·Kerman)《协奏曲对话》(ConcertoConversations)(马英珺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北京)一书中的相关内容,...
从学生、教材、教学形式等方面分析了基础钢琴课的基本现状,认为应在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改变课堂教学策略等方面采取措施以提高综合性大学音乐学专业基础钢琴课的质量。
本课程为民族音乐学理论与方法(一)之延伸,分成两个部分在上、下学期完成。课程以研讨形式进行,通过对学科内重要英文原文著作的阅读和分析,专题性探讨民族音乐学学科的重要问题和学术动态。请有兴趣选修本课的同学注意,本课每次开课所选的专题会有不同,此课可以重复选修。2008-09年度本课的专题是“音乐学~比較音乐学~民族音乐学”。
武汉音乐学院电子音乐发展历史大事记 1985年09月 武汉音乐学院的首部电子音乐作品《纹饰》(为电子合成器、弦乐四重奏和大型弦乐队而作)(刘健教授作曲)问世。 1987年06月 以16轨模拟录音机为主体的录音棚正式投入使用,以此为基地筹建的第一个计算机音乐音响实验室成立。 1987年12月 举办第一次MIDI技术展示音乐会。 1988年 建立第一个专供“音乐音响导演”专业教学使用的音响...
武汉音乐学院“计算机音乐”专业出版CD曲目及介绍 1. 冯坚:灵魂像风 (Soul. Wind)——为女高音、实时效果器、波形与四声道而作(2005)[8:17](女高音与采样人声:冯冰) 双足如扇, 挥扬无尽的尘沙; 眼中的轻波,触摸遥不可及的天际; 身躯是尺子,丈量青海湖的每一寸土地; 灵魂像风, 追逐着所有的前世与今生。 作品取材于藏族民间音乐,通过现场女高音的音节分解式吟诵、气...
自20世纪80年代起,武汉音乐学院的电子音乐创作、研究与教育,经过近20年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浅尝到深究、从单一到多元、从追踪新信息新科技到将其融汇于音创作实践与专业音乐教育的过程,收获了一批又一批的创作和研究成果,为国家培养了许多新型复合型人才,对中国的电子音乐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从一定意义上看,作为国内最早涉足于电子音乐领域的专业音乐院校,武汉音乐学院的电子音乐发展历程,可以说...
从检索的358篇论文中可得知,全院的研究领域共涉及15个学科(如表3所示)。这里的“学科”划分系参照《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音乐学条目”的做法,论文中若涉及多学科的研究,则以其主要倾向来确定其学科属性。 从表3可以看出,我院各学科发文量占总数比例10%以上者,为居于前5位的民族音乐学、音乐表演、音乐史学、作曲技术理论和音乐教育学。这5个学科的发文量合计占总数的84.3%...
在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发布的2002年度的“中国大学排名研究”中,武汉音乐学院在“2002中国大学艺术学总排名”中位居第6,在音乐院校中排名第3,仅次于中央、上海。据悉,在大学排名研究中,某一大学的研究生、本科生培养及科研情况如何是评估的几个侧重点。为了了解我院近年来的学术研究,特将中国学术期刊网(http//www.cnki.net/)上我院学术论文的发表情况检索出来,供大家参考。 这里的发文...
黄白教授——上海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1963年9月至今,担任中国民间歌曲、中国民间音乐、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论文写作等课程的研究、教材编写及音乐创作等工作。编撰过十几种中国民间歌曲、中国少数民族声乐教材,创作过一系列声乐、器乐作品,包括协奏、重奏、独唱、民歌合唱、儿童歌曲等百余首以上。经常进行采风工作以及民族民间音乐的讲座和报告;曾多次赴欧洲多国、马来西亚及我国台湾地区讲学、访问。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部分访问学者课题。
由中央音乐学院大提琴教研室主办、学院附中协办的中央音乐学院第六届大提琴比赛于日前圆满落幕。 本次比赛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意在支持高等院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开展教学改革,围绕所在学科的重大问题进行创新研究。比赛由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校长邢维凯和管弦系主任赵瑞林担任组委会主席。评委会由司徒志文、刘培彦、胡国尧、贾国平、蒋力行五位评委组成。
2008年1月4日上午,四川省委,省政府于在金牛宾馆隆重召开了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颁发第五届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和2007年四川省科技进步奖。
2007年11月12日晚7时至8时30分,上海音乐学院杨燕迪教授在中国音乐学院主楼513教室举办了题为“‘现代性’在二十世纪前期中西音乐文化中的体现及其反思”的讲座。此次讲座作为中国音乐学院“国音讲坛系列讲座”的十六讲,由中国音乐学院科研处、音研所、国乐馆主办。 杨燕迪教授的讲座由四个部分和结语组成。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