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口腔医学 性科学 肿瘤学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 药学 中医学与中药学 生物医学工程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知识要闻 医学 药学院相关记录320条 . 查询时间(0.391 秒)
清华大学药学院尹航课题组通过对分子作用机制的探索,开发了一种创新性的靶向TLR8的小分子,为设计新的免疫激活剂和抗病毒药物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清华大学药学院胡泽平课题组通过采用3-NPH衍生化策略,建立了基于LC-MS/MS的代谢组学分析方法,该方法同时靶向含羰基、羧基和磷酸基的代谢物,具有超高的检测灵敏度和广泛的代谢物覆盖范围。
清华大学药学院王钊课题组系统总结了碳水化合物的发展历史、分类及体内代谢过程;通过对以往发表文献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到淀粉类碳水化合物与机体炎症水平具有直接相关性;归纳总结了诱发肝脏炎症的关键因子以及相关通路;提出mTORC1调控碳水化合物导致的炎症以及脂质堆积的可能性,并对碳水化合物影响肝脏脂质代谢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近数十年来,随着高性能计算(HPC)的不断发展,摩尔定律依然有效,而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方法也随之快速发展。HPC 在药物设计领域有多种关键应用,如药物-靶标结合强度预测(药效预测)、虚拟筛选、分子动力学模拟和蛋白质折叠等,这些应用明显加速了药物发现。
2021年6月6日,中国医科大学药学院肖庆桓教授在《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发表文章“Honokiol inhibits colorectal cancer by targeting TMEM16A Ca2+-activated Cl-channels”。《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于1968年在英国创刊,影响因子为7....
本网讯 为激发学生对科研与创新的兴趣,2021年6月10日,药学院在黄家湖校区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举办了SRT(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大学生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启动仪式暨开班第一课。药学院领导班子成员、科研创新导师及全体学员参与仪式,启动仪式由学院相关负责人主持。
日前,美国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和爱思维尔联合发布“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World’s Top 2% Scientists),哈尔滨医科大学药学院杨宝峰院士、吕延杰教授和单宏丽教授3人入选该榜单,充分体现了哈医大药学院在全球药学领域的国际学术影响力。本年度我国共有76所大学和科研院所的200名药学领域学者入选该榜单。 该榜单由斯坦福大学的John P. A....
日前,美国斯坦福大学联合爱思唯尔(Elsevier)发布了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World’s Top 2% Scientists 2020),从近700万名科学家中遴选出世界排名前2%的科学家,排名分22个领域和176个子学科领域。该榜单分为“生涯影响力”和 “年度影响力”两个榜单。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生涯影响力”榜单统计了科学家职业生涯期间的综合影响表现,而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年度影响...
2021年4月28日,中国医科大学药学院魏敏杰/于兆进课题组在《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发表文章“HLA-A2.1-restricted ECM1-derived epitope LA through DC cross-activation priming CD8+ T and NK cells: a novel therapeutic tumour va...
2021年4月23日,徐州医科大学江苏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王午阳/中国医科大学药学院郭凤联合研究团队在《Autophagy》(2019 IF:9.77)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MCOLN1/TRPML1 finely controls oncogenic autophagyin cancer by mediating zinc influx” 的研究论文。徐州医科大学江苏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王午阳教授、中...
近日,学术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汪贻广研究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pH-amplified CRET nanoparticles for in vivo imaging of tumor metastatic lymph nodes”(智能近红外自发光纳米粒用于肿瘤转移性淋巴结的检测...
2021年4月22日,国际权威期刊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刊登了北京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汪贻广研究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Quantitative imaging of intracellular nanoparticle exposure enables prediction of nanotherapeutic efficacy”。近...
我校药学院高峰教授和陈彦佐副教授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外泌体-脂质体杂合纳米递药系统,该递药系统能够通过减少肝脏Kupffer细胞对纳米粒的非特异性摄取,同时该系统联合利用了外泌体的归巢效应,提高药物在肺纤维化部位的蓄积,并使其深入细胞外基质(ECM),实现了纳米递药系统对于肺纤维化病灶中成纤维细胞的精准靶向抑制治疗,相关成果发表于Biomaterials期刊。‍
近日,清华大学药学院陈立功课题组研究并揭示了SLC22A14是作为精子细胞特异性的转运蛋白,可以通过转运核黄素调节长链脂肪酸β-氧化,从而维持精子内的能量稳态,其表达缺陷参与雄性不育疾病的发生。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学与药学院裴志超教授团队在纳米光敏剂抗肿瘤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以“A carrier-free multifunctional nano photosensitizer based on self-assembly of lactose-conjugated BODIPY for enhanced anti-tumor efficacy of dual photot...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