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原子核物理学 >>> 核结构 核能谱学 低能核反应 中子物理学 裂变物理学 聚变物理学 轻粒子核物理学 重离子核物理学 中高能核物理学 原子核物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人物 原子核物理学相关记录207条 . 查询时间(0.495 秒)
何泽慧是我国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六、七届全国委员,空间科学学会原常务理事,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原副所长。
肖志刚教授,清华大学物理系博士生导师,1991.9-1995.7 学士学位,物理学,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1995.9-2001.2 理学博士,粒子物理与核物理,中科院近代物理所;研究领域为原子核物理,实验核物理。
李剑,1983年出生,吉林大学物理学院原子核科学与技术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2011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2017年12月12到2018年12月,美国西密歇根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原子核多体理论的发展及其在原子核结构、核天体物理以及原子核衰变的应用,目前在Phys. Rev. C等核物理一流期刊发表SCI论文30余篇,引用300余次。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并与国内外同行...
马志为,男,浙江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78.11-1982.07学士浙江省杭州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专业;1985.09-1988.01硕士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专业;1989.09-1994.05博士UniversityofAlaska物理系空间离子体物理专业;研究方向为聚变和空间等离子体理论与模拟。
学科方向: 所在学科: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研究兴趣包括新强子态的唯象学研究以及量子多体系统(原子核)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目前致力于将格点有效场论(NLEFT)推广到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0vbb)核矩阵元的理论计算。
凌家杰博士,中山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美国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获得粒子物理博士学位;2010年至2015年先后在美国的Brookhaven National Laboratory 和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从事博士后研究;2015年...
代巍,男,1984年1月生,湖北武汉人,2013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获得理论物理专业博士学位,2018年1月成为中国地质大学数理学院特任副教授,入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大学者”(青年优秀人才),现为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是中高能核物理,研究方向包括高能重离子碰撞中的完全喷注研究、高横动量强子的产生及其中的喷注淬火效应。并在Phys. Rev. Lett, Phys. Lett. B等国际S...
教育经历:2003年9月-2009年7月:物理学博士,北京大学理论物理专业;1999年9月-2003年7月:理学学士, 东南大学物理系。
研究方向简介:主要从事中微子物理、粒子与核天体物理、暗物质物理等方向的理论和唯象学研究,已研究的课题涉及到恒星和超新星爆炸等天体中的中微子过程、致密星体状态方程以及利用高能宇宙射线和各类天体限制或寻找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等。
陈刚,博士生导师,物理学教授;2002年入选“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中国物理学会会员,湖北省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相对论重离子碰撞物理、中高能核物理、高能非线性物理的研究工作和物理学的教学工作。发表教学论文24篇和科研论文80篇,主编和参编教材6部。先后四次应邀赴荷兰奈梅亨大学参加欧洲核子研究中心NA22和L3两个国际实验组的合作研究;赴美国Texas A&M Univer...
简历:200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物理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物理学院,获工学硕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物理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
祝 龙,现任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预科阶段教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核学会射线束技术分会理事。2015年在北京师范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重离子核反应及新核素产生。主要方向有重离子碰撞中多自由度平衡机制、超重核合成机制、多核子转移机制、重离子碰撞中核物质相变、原子核物态方程。在《Physics Letters B》,《Physical Review C》等核物理顶级期刊发表SCI...
教育经历:2005.08-2009.07,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核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工学学士;2009.09-2014.07,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核科学与技术专业,工学博士。
沈皓,复旦大学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讲授本科生《核技术概论》(校精品课程,市教委重点课程),研究生《离子束物理》等课程;目前从事扫描核微探针技术及应用的研究工作,发表SCI论文30多篇;从2006年起担任“核微探针技术及应用国际会议”的国际委员,2013年起任Nuclear Instruments and Methods in Physics Research Section B的顾问编委会...
戴舒宇,教授,博导,星海优青,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函评专家。先后在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FZJ),日本国家核聚变研究所(NIFS)和德国马普所(IPP)工作3年多。主要从事托卡马克装置中等离子体和杂质输运数值模拟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等离子体与壁相互作用、边界和芯部杂质输运等方面。先后获得国家重点研发专项项目(项目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博士后特别项目和面上项...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