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马克思主义 >>> 社会主义运动史 >>>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知识库 社会主义运动史相关记录102条 . 查询时间(0.435 秒)
激进左翼往何处去?      激进左翼  欧洲       2009/8/21
A.卡利尼克斯(Alex Callinicos)是英国约克大学教授,著有《平等》、《反第三条道路》和《反资本主义宣言》三部曲等著作,在国际左翼理论学界享有盛誉。2008年10月6日,他在英国《国际社会主义》夏季号上发表《激进左翼往何处去》一文,具体分析了激进左翼的历史与现状,并对欧洲激进左翼的改革方向作了展望,现将其主要内容编译如下。
本文根据中东欧和前苏联的研究工作探讨了后社会主义的概念演变。本文的分析集中于历史、地理及其差异,并在此基础上评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和后社会主义的诸多观点。本文把后社会主义理论的特征概括为:存在偏见,而且并不总是具有解释力,但仍然具有重要性。
世界共运近30年来的正面大变化是世界共运不再有中心统一领导,大多数共产党已经摆脱了对领袖的个人崇拜,加强了集体领导,各国党独立自主探索本国通往社会主义之路;负面大变化是苏联东欧发生了剧变,世界共运陷入最低潮。既不能认为当前已经没有共运,也不能认为共运仍然处于高潮。当今世界共运的新成就和新特点可以简明归为六点:独立自主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开放,资本主义世界共产党的多元化、多党化,共运战略应从暴力...
社会主义运动是一个不断从理想性走向现实性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就已经开始了社会主义理想现实化的过程。而后列宁在俄国革命和建设中,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都推进了这个过程。但时至中国改革开放,仍然留下了一些根本性的问题。只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特别是在作为其奠基性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这些问题才获得了一种突破性的解决,从而使社会主义真正地奠定在了现实的基础上...
  在当代俄罗斯,红色左翼青年政治组织现在已经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深入了解它们的纲领主张、组织结构、发展历程以及行动特点,对于全面把握当今俄罗斯政治形势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日本共产党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最大的共产党。日共成立于1922年7月,现有党员40万人,22000余个支部,在国会的众议院(9席)和参议院(7席)共占有16个议席,还占有3065个地方议会议员席位,在地方自治体中的64个市町村执政中日共党员任首长的有9个。
俄罗斯联邦共产党的纲领最早是在1995年1月俄共第三次代表大会上通过的,1997年4月俄共第四次代表大会和2002年1月俄共第八次代表大会作了修改。2008年11月29日-12月1日,俄共召开了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对党纲作了比较大的修改,新修改的党纲篇幅比原来少了1/4,删去了不少过时的内容,根据新的形势增加了新的内容。这次全文译出,以供研究者参考。需要指出的是,本译文参考了由彭晓宇翻译、李兴耕校译...
东欧剧变以来,中东欧社会党和社会民主党作为左翼政党,其任务是尽快把党建设成为西欧式的社会民主党,或欧洲"左翼社会民主党"。近20年来,这些党有时在朝成为执政党或参政党,有时又在野沦为反对党,但它们已形成为以左右翼两大势力较量为中心而轮流坐庄的一翼,其发展趋势和走向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关注。
英国《劳工历史》杂志主编克雷格·费伦于2007年编辑并出版了《工会的复兴--34个国家的趋势和前景》一书,该书开篇是他撰写的题为《全球工会复兴的趋势和前景》的文章。该文分析了当前世界各国工会处境困难的原因,归纳了各国工会奋力复兴的几种战略或趋势,认为工会将继续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积极而重要的作用。文章的主要内容如下。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罗莎·卢森堡的研究视野大大拓宽,除了对罗莎·卢森堡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党内民主思想继续进行更为透彻和更具针对性的研究之外,还对她的具有独特视角的资本主义观、社会主义观和方法论,以及她的思想对当代哲学、政治经济学和政治学的贡献,她与马克思、列宁的关系和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进行了综合性、开拓性的探讨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同时,我国学术界今后对罗莎·卢森堡的研究应该更紧密地结...
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是20 世纪人类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多年来始终是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重点。苏共解散、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国内对十月革命的评价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学术界出现了很多否定十月革命历史意义和发展道路的作品,而且俄罗斯总统于1996 年11 月7日签署命令,宣布11 月7 日为和谐和解日,取消了十月革命纪念日。但是,俄罗斯共产党人及世界各地的学者和有关团体每年仍组织各种活动,纪念十...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苏联改革。苏联改革失误主要是决策随意,所通过的决议、法律不是巩固发展而是破坏经济、社会和文化。党被搞垮的主要原因是党内没有民主化,党的上层领导蓄意、千方百计搞垮党,党自身也有弱点。国家被搞垮的原因是不按经济规律办事,企业和科研机构的激励机制、制度有缺陷,煤矿工人罢工,民族问题,国家发展战略失误,上层领导任意违宪,西方因素等等。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化浪潮迅猛推进。全球化以及苏东剧变对古巴的冲击与挑战是巨大的,使古巴失去了国际依托和“支柱”,国内经济建设受到严重冲击和影响。与此同时,美国趁机加紧对古巴实行封锁高压,企图借苏东剧变之风一举搞垮古巴社会主义政权。苏东剧变和美国的封锁,正如卡斯特罗称,好似在哈瓦那的上空爆炸了一颗经济原子弹,使古巴进入了自1959年革命以来“最为困难的时期”。但十多年过去了, 古巴在苏东剧变...
在列宁再次中风和逝世后,布哈林和托洛茨基曾就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公开论争。他们的分歧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新经济政策的发展方向,二是经济发展模式,三是放宽还是厉行苏联的对外贸易垄断制。总的来看,布哈林和托洛茨基的主张都存在偏颇,尤其布哈林的观点更值得探讨。尽管双方的论争大多涉及到一国能否建成社会主义的问题,但其中最大的分歧却是究竟应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因而也为当今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俄共《政治启蒙》杂志2007年第1期发表了哲学博士维·瓦·特鲁什科夫教授评述苏共第十九次代表大会的文章。文章认为,苏共十九大至今是个“被遗忘的”代表大会,但它作为“斯大林的最后一次代表大会”,在苏共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人们把苏共在“二战”期间和战后长达13年未召开代表大会归咎于斯大林无视党内民主和党的章程,而作者认为,斯大林拖延召开党代会另有考虑。现将特鲁什科夫的文章摘译如下(小标题为译...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