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质学 >>> 数学地质学 地质力学 动力地质学 矿物学 矿床学与矿相学 岩石学 岩土力学 沉积学 古地理学 古生物学 地层学与地史学 前寒武纪地质学 第四纪地质学 构造地质学 大地构造学 勘查地质学 水文地质学 遥感地质学 区域地质学 火山学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煤田地质学 实验地质学 地球化学 地质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地质学相关记录140条 . 查询时间(1.211 秒)
研究发现东北多年冻土退化加剧      东北  冻土       2010/1/20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金会军等研究发现,中国东北冻土区因受气候变暖和人为活动的影响,近几十年来冻土退化显著,尤其以大兴安岭区多年冻土退化最为显著,主要表现为多年冻土上限下降、温度升高、厚度减薄、融区扩大;多年冻土岛消失及多年冻土南界北移等几个方面。金会军认为,多年冻土退化的主要自然原因归结于气候变暖,特别是冬季变暖,降水(雪)时间变化等气候变化因素,加之城镇化、重大工程建设等人类...
研究岩石圈伸展作用下沉积盆地与张裂大陆边缘的形成过程非常重要。应变速率是反映应变快慢的一个物理量,无论是研究岩石圈变形过程,还是研究岩石圈的流变性质,应变速率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一维应变速率反演方法可以通过盆地沉降数据获取岩石圈伸展过程的定量信息,给出应变速率、伸展因子、热流等随时间演化的数值。该方法基于有限拉张模型(与瞬时拉张模型相比,有限拉张模型与实际更为接近,它能描述拉张期间热流与沉降的...
在2010年1月10日~11日举行的中国地质科学院2009年度科技成果汇报交流暨十大科技进展评选会上,来自国土资源部、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地震局、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等部门的40位院士、专家,评选出该院2009年度十大优秀科技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在国际学术期刊《三古》(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上发表了对华南奥陶纪末大灭绝事件后腕足动物“小型化效应”的最新研究成果(Huang Bing, David A.T. Harper, Zhan Renbin and Rong Jiayu. 2010. Can the Lilliput Ef...
最近,瓮安生物群动物胚胎化石的研究又有了新进展。以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陈均远研究员为首的国际科学小组利用同步辐射相衬显微CT技术研究了两颗保存精美且有极性分化的胚胎化石。相关成果不久前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Complex embryos displaying bilaterian characters from Precambrian Doushantuo phospha...
近日,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澄江动物群和寒武纪大爆发研究取得新成果,该成果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古代》(Palaios)上,这也是Palaios首次发表中国学者的封面文章。该研究针对澄江动物群的埋藏机制和生态群落特征问题,打破传统的化石采样方法,首次在国内采用定量统计方法,对澄江生物群埋藏的核心区域进行了系统采样发掘。在获得近1万2千块标本的基础上,对含化石地层沉积学和化石组合...
陨石是研究早期太阳系的“化石”,而全球科学家收集到的陨石碎片中,超过三分之二来自南极。1月8日,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格罗夫山队在南极内陆格罗夫山地区收集到292块陨石,使中国南极陨石拥有量突破1万块,再次印证了科学家将南极誉为“陨石宝库”的论断。
2010年1月7日,中国科学院天山冰川观测试验站成立50周年学术研讨会预备会在兰州召开。此次会议是为将在2011年举行的天山冰川站成立50周年庆祝大会而召开的一次预备会议。与会专家就撰写出版一部反映天山冰川站50年历史和科研工作的专著进行了讨论。并对天山冰川站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格罗夫山队2010年1月8日在格罗夫山地区收集到292块陨石,使得中国的南极陨石拥有量突破1万块。
镁在地球中的分布是极其不均匀的,>99%的镁分布在地幔中,因此地幔的平均Mg同位素组成基本上代表了地球的平均Mg同位素组成。地球的平均镁同位素组成对研究地球的早期形成与演化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缺乏系统和全面的研究,地幔的镁同位素变化范围和平均组成还没有确定。
目前,青藏高原生长过程或机制的模式参考的地质记录主要来自高原南部和中部,而来自高原北部的记录甚少。青藏高原北部沉积物中所蕴含的造山带构造抬升和变形的时间记录,无疑为验证已有的高原抬升过程和机制的模式,或发展新的模式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位于柴达木盆地中北部的大红沟剖面所含有的巨厚新生代沉积序列为上述研究目的提供了良好的材料。
距离中国南极中山站直线距离约400公里的格罗夫山地区,被证实是地球上已知的陨石富集区域之一。在1998年至2006年间,中国曾对格罗夫山进行过4次科学考察,共收集到9834块陨石,其中包括2块火星陨石和多块特殊类型的陨石,使中国成为继日本和美国之后,陨石存有量最多的国家。
目前,埃达克岩的成因解释多用“俯冲年轻洋壳熔融”或“下地壳幔源基性底侵物质熔融”模型来解释。虽然一些学者提出了“适当矿物的分离结晶可以产生具埃达克质地球化学特征的派生岩浆”的认识,但一直没有找到奠定于野外岩石学证据基础之上的研究实例。
2009年12月22至23日,由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主持,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广西植物研究所、中科院华南植物园、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等共同承担的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重大项目“西南喀斯特生态系统退化机制与适应性修复研究”年度总结会议在长沙召开。各课题负责人、研究骨干及研究生五十余人参加了会议。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刘俊研究员及其同事最近报道了祁连双列齿兽的一件新材料,这是目前已知最原始也是最早的异齿兽类。文章发表于英国的《皇家学会学报B:生物科学》(Proc. R. Soc. B doi:10.1098/rspb.2009.0883),最近还被12月17日出版的《自然》的“研究拔萃”栏目报道。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