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质学 >>> 数学地质学 地质力学 动力地质学 矿物学 矿床学与矿相学 岩石学 岩土力学 沉积学 古地理学 古生物学 地层学与地史学 前寒武纪地质学 第四纪地质学 构造地质学 大地构造学 勘查地质学 水文地质学 遥感地质学 区域地质学 火山学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煤田地质学 实验地质学 地球化学 地质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知识要闻 地质学相关记录4850条 . 查询时间(0.31 秒)
2023年来,岩土工程大变形数值仿真分析方法迅猛发展。该方法既能模拟评估岩土工程的稳定性,为实际工程提供设计支撑的基础,同时能进一步模拟工程结构破坏形式、失效过程等,评价工程失稳所造成的危害。为推动大变形数值仿真分析方法在实际工程的应用,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王頔助理研究员、陈昊博士后及其团队成员开发了一套自主化国产软件,该软件基于物质点法(MPM)、离散单元法(DEM)和传统有限元法(FE...
清洁饮水是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底线,也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具体目标之一(SDG 6.1)。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下,全球许多湖泊普遍受到富营养化和蓝藻水华的困扰。蓝藻水华会释放大量的微囊藻毒素(MCs),MCs具有肝毒性,对肝脏、肾脏和其他器官造成损害,并促进肿瘤活性,国内外已报道多起由MCs引起的人或动物染毒事件。例如,2007年大规模有毒蓝藻水华暴发引发了我国无锡市饮用水危机...
河流是连接陆地与海洋生态系统两大碳库的通道,是全球碳循环的关键枢纽之一。河流溶解有机碳(DOC)属于活性较高的有机碳,易被氧化分解,是河流水体微生物的直接碳源,也是河流水体温室气体排放源之一。近些年来,包含水库拦截、地表水取用及地下水开采的人为水调节活动改变河流水文、水力过程,影响河流与近海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因此,厘清河流碳的运输特征颇为重要,对全球碳收支估算具有重要意义。
发现于安徽泾县的北贡海绵动物群是全球首例奥陶纪—志留纪过渡期特异埋藏海绵动物群,动物群中包含种类多样的海绵化石,丰度和分异度都非常高,而且保存有完整的海绵骨架。 北贡海绵动物群发现于寒武纪至泥盆纪之间这一海绵演化的关键转折时段内,从整体面貌上来看,既包含有与寒武纪海绵特征相似的种类,也发现有与现生海绵十分相近的属种,呈现出过渡类群的特征。因此,对于这一动物群的深入研究对于解析显生宙海绵动物的系统...
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盖志琨研究员团队在《古地理、古气候、古生态》(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上,在线发表了塔里木盆地志留纪盔甲鱼类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首次报道了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发现的真盔甲鱼类——戎氏江夏鱼(Jiangxialepis rongi),这是研究团队在该地区首次发现的最古老的真盔甲鱼类。新发...
2023年9月11日,中国石化今年最大的国内外部市场地震勘探项目——博源1三维地震勘探项目在新疆柯坪正式开工。
橄榄又名青榄、青果,是我国南方特有的一种水果。橄榄树在我国拥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古文献记载,汉代时橄榄树已被普遍种植。不同于压榨橄榄油所用的木犀科木犀榄属的油橄榄树,我国南方的橄榄树属于橄榄科橄榄属。
在全球气候和土地利用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深层土壤有机碳在碳管理和碳循环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区域尺度上,深层土壤样品获取困难,导致深层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变异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缺乏。
全球矿业活动产生大量尾矿,暴露地表未修复的富重(类)金属尾矿易通过风力和水力侵蚀扩散,给区域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硫化物尾矿通常呈现有机质含量低、营养元素缺乏、保水透水能力差、微生物群落结构简单、pH低和有害元素含量高的地球化学特征,导致植物难以自然生长,缺乏植被覆盖则导致有害元素易迁移扩散。因此,通过添加堆肥等外源物质调节尾矿pH并提供营养元素,以辅助区域功能性植物生长,实现废弃尾矿的...
2023年9月18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OMG)研究员李伟团队联合挪威科技大学、英国卡迪夫大学,在海底滑坡体的长期不稳定性及再活化机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地质学会会刊》(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ulletin)上。
湿地作为“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关系国家和地区生态安全的战略资源。在世界范围内湿地损失和退化的背景下,迫切需要对湿地进行科学规划、有效管理和适当恢复,可靠的、能够定期更新的湿地空间分布信息至关重要。然而,由于湿地的内在特性和人类活动的加剧,湿地的年内和年际变化频繁且复杂。受训练样本数量有限、有效的分类特征难以获取、计算资源消耗过大等多重因素的限制,已有大尺...
2023年9月6日,《自然》(Nature)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王敏团队与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合作完成的关于福建省内中生代地层和古脊椎动物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报道了世界上侏罗纪最晚期和地理位置最南的鸟翼类恐龙以及大量其他脊椎动物,并结合年代地层和生物地层等工作,建立距今1.48-1.5亿年前的陆相生物群“政和动物群”。
黑潮流经菲律宾东岸时部分水体经吕宋海峡入侵南海东北部(以下称黑潮南海分支),向南海输送大量的热量和水汽,对南海大尺度环流、海气相互作用和东亚气候等具有重要影响。现代观测和模拟结果表明黑潮南海分支的强度和路径存在年代际和季节性变化,但对地质历史时期黑潮南海分支的演化历史及其控制机制还不够深入。
湿地作为“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关系国家和地区生态安全的战略资源。在世界范围内湿地损失和退化的背景下,迫切需要对湿地进行科学规划、有效管理和适当恢复,可靠的、能够定期更新的湿地空间分布信息至关重要。然而,由于湿地的内在特性和人类活动的加剧,湿地的年内和年际变化频繁且复杂。受训练样本数量有限、有效的分类特征难以获取、计算资源消耗过大等多重因素的限制,已有大尺...
汞(Hg)是通过大气进行长距离和跨国界传输的全球污染物,以不同形态沉降到水体和陆地环境,转化为剧毒甲基汞在生物体内富集,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在全球汞循环中,水体与大气界面Hg(0)交换起着重要作用。全球汞的生物地球化学模型提出,全球水体(主要是海洋)每年排放到大气的汞为2040~4600吨,约占全球大气汞排放总量的36%,每年沉降到全球水体的大气Hg(0)为800~1700吨,约占全球大气汞沉...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