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中医学与中药学 >>> 中医学 民族医学 中西医结合医学 中药学 中医学与中药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中医学与中药学 医学相关记录122条 . 查询时间(1.234 秒)
2023年2月3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蒋澄宇教授团队在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中国科学:生命科学》发表了“Herbal small RNAs in patients with COVID-19 linked to reduced DEG expression”(植物来源小核酸与中药治疗的新冠患者下调基因显著相关)的论文。研究报道了中药透解祛瘟颗粒中的小核糖...
2022年5月19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王真团队在肾脏病研究领域权威杂志Kidney International在线发表了题为“Bruceine A protects against diabetic kidney disease via inhibiting galectin-1”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提取自中药鸦胆子的苦木素类单体鸦胆子素A具有良好的体外抗炎作用及体内抗炎和抗糖尿...
敦煌文献中现存医药文献写卷约80余件,大都残缺不全,不少文献的书名、卷次、撰者等均已亡佚。这些写卷的抄录时间多在南北朝至唐末五代时期,但绝大多数具体年代不可考。 敦煌医药文献内容广泛,涵盖医经、五脏、诊法、伤寒、医方、本草、针灸、养生及医药史料等多方面内容。例如:脉学方面,存S.5614《平脉略例》、《五脏脉候阴阳相乘法》、《脉经》,P.3477《玄感脉经》,P.3655《七表八里三部脉》、《...
医学启源》(图)     医学启源  易水学派       2012/7/13
医学启源》是金代张元素于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编撰的一部医学专著,为易水学派重要代表著作。 张元素,生卒年不详.字洁古,晚号洁古老人,金代易州(河北易县)人。中医易水学派创始人。著有《医学启源》、《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药注难经》、《医方》、《洁古本草》、《洁古家珍》以及《珍珠囊》等,其中《医学启源》与《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最能反映其学术思想。
《中华医学》,德文名Die chinesische Medizinzu Beginn des XX.Jahrhunderts und ihr historischer Entwicklungsgang(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医学及其发展历程),是德国人许宝德于1927年初在湖南益阳完成的一部著作,主要介绍中国传统医学从古代直至20世纪20年代的发展状况。该书包括前言、参考书目、中医姓名索引、解剖学、生...
《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千金方》,又名《千金要方》。成书于652年。作者孙思邈。方济之,德逾于此”,所以千金名其书。《备急千金要方》自唐代到现代,中外翻刻版本有四十余种,大致可分为两类。此书30卷本内容,卷1为医学总论,包括医学伦理、本草、制药等;卷2~4为妇科病;卷5为儿科病;卷6为七窍病;卷7~8论诸风脚气;卷9~10为伤寒;卷11~20为脏腑病论;卷21论消渴淋闭诸症;卷22为疮肿痛疽;卷2...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韩学杰课题组2006年-2010年著作。
民国时期是西方的现代医学的开始和发展阶段。民国时期中医的发展受到了当时的西医的影响,在中医基础学科模式的形成、中西药并用、中医中引入实证分析方法、对单味中药的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且这些研究的影响延续至现代中医研究。中医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吸收了部分现代西医的内容,丰富了中医体系。
医学的阴阳不仅是哲学概念     中医  阴阳       2010/12/22
医学阴阳虽然有哲学内容,但它并非仅仅是抽象的哲学概念,也不能等同对立统一。所谓“对立统一”,指的是已发展到“同一”关系的对立。而“对立”,则是尚未发展到“同一”关系的对立。对立是本质的差异,在对立中,互相区别的不是任一他物,而是与自己正相反的他物,“对立统一”与“对立”,是两个内涵完全不同的概念。
人文素质教育需不需要“实验室”?能不能建立“实验室”?这似乎是一个有悖常识的问题。因为,按照传统的理解,实验室是与广义的自然科学(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应用科学)结合在一起的;而属于人文社会科学范畴的人文素质教育在本质上有别于自然科学,是不需要实验室的。笔者认为,这种简单公式化的判断并不正确。人文社会科学也应当建设自己的实验室,实验室建设也应当纳入人文素质教育体系,而且要充分发挥“实验室”在人文...
日前,教育部组织的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草药物质基础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现场评估会议在京召开,评估组由陈凯先院士等六位专家组成。经评估专家组投票,该实验室在“药学与中医”小组中评为“优秀”。
2010年10月22~24日,2010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在上海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致贺信指出,中西医结合是中国医学发展的必然,在中国有独特的优势,将大有作为。
在中华民族浩瀚的文明发展史中,记载了一大批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医学家和药学家,从医和、扁鹊、张仲景、华佗、皇甫谧,孙思邈、钱乙、庞安时、宋慈、李东垣、李时珍、陈实功,到吴又可、叶天士、丁甘仁、施今墨、蒲辅周等等,他们大医精诚、仁术济世、平等博爱、仁慈宽厚的中医人文精神和杰出的医学成就名垂青史,为民众和历代行医者所崇敬。
医学科普应中西医结合     医学  科普  中西医结合       2010/7/15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在解决了温饱问题并丰衣足食之后,对健康的期望值越来越高,自我保健意识越来越强,人们对长寿有着强烈的愿望,对医疗保健有着迫切的需求。对此,人们不仅需要现代医学防病治病的保健方法,以及现代医学对生命与健康研究的新成果,也需要源于自然的传统医学养生方术,特别是非药物疗法和无创伤疗法。显然,向大众普及上述医学知识时,采用以往那种单一西医或单一中医的方法,已不能适应时代前进的...
医学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做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中医学起源和发展于中国,她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优秀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弘扬的重要载体,是人文与生命科学有机结合的系统整体的医学知识体系。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