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数学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物理学 化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总论 大气科学 地球物理学 地理学 地质学 水文学 海洋科学 生物学 科学技术史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理学 2017相关记录30条 . 查询时间(1.177 秒)
探讨2013-2017年南平市手足口病 (handfootandmouthdisease,HFMD)的病原谱变化, 了解 HFMD流行特征,为防控 HFMD提供科学指导。方法 从国家监测系统中获取疫情资料,使用描述 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收集2013-2017年南平市 HFMD病例并对其标本进行采样,用实时荧光 PCR 技术对标本进行病原分型。
分析2012-2017年河北省手足口病 (hand,footandmouthdisease,HFMD)的流行特征及 病原构成特征,为 HFMD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2-2017年河北省 HFMD病例资料和实验 室检测结果,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
对衢州市2017年1例曾有孟加拉国旅行史的发热患者血清标本进行基孔肯雅病毒(CHIKV)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及遗传进化分析。方法 无菌采集患者血液,分离血清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HIKV和登革热病毒核酸,反转录PCR扩增CHIKV全基因组靶向基因片段并测序,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Contig Express、SeqMan、Clustalx V2.0、BioEdit V7.0、GENEDOC和ME...
分析海南省2014-2017年手足口病(HFMD)流行特征及病原谱构成,阐明海南省流行的柯萨奇病毒A组6型(CVA6)基因特征。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病原构成变化,利用Sequencher、Bioedit和MEGA软件,结合GenBank数据库中1949-2017年CVA6序列和本研究的海南省CVA6毒株序列,构建亲缘性进化树揭示其基因特征。
利用中国1961—2017年2419站均一化逐日气候数据,计算了气候变化检测和指数联合专家组定义的26个极端气候指数,分析2017年中国极端温度和降水特征。
分析我国20172018年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数据来源于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中中国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的2017年4月3日至2018年4月1日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的数据(不含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数据),对实验室确诊为流感的暴发疫情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了解山西省农户常见病媒生物鼠类、蝇类、蚊虫、蜚蠊侵害状况,为评估农村环境健康危害因素提供依据。方法 2015-2017年每年的8月对山西省36个县各5个乡镇20个村720户农户进行鼠类、蝇类、蚊虫、蜚蠊侵害状况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病媒生物侵害的时空差异。
了解西藏口岸蝇类携带病原体情况,为口岸卫生检疫执法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对2017年5-10月在西藏自治区拉萨贡嘎国际机场口岸、吉隆口岸、亚东口岸采集到的蝇类进行病原体检测,利用微生物分离纯培养技术及细菌16S rRNA基因序列鉴定和生理生化鉴定技术对蝇类样本进行细菌学检测,利用RT-PCR技术检测蝇类携带病毒情况。
联合升、降轨Sentinel-1A卫星的差分干涉数据反演2017年8月8日四川九寨沟MS7.0地震的断层滑动分布。首先对SAR复数干涉像对进行"二通"差分干涉处理,获取了覆盖震区的多视向InSAR同震形变场;然后利用四叉树和均匀采样法分别进行近、远场数据降采样,在此基础上,利用弹性半空间矩形位错模型,反演发震断层的几何参数和最优滑动分布。结果显示:①InSAR干涉条纹呈蝶状分布,最大LOS向沉降和...
2017年9月8日,墨西哥(15.05°N,93.90°W)发生MS8.2地震,为研究该地区构造应力场,利用Global CMT提供的震源机制解数据,反演得到该地震震源区不同深度的应力场特征。结果表明:0~70 km深度,最大主压应力S1方位由西向东从近NS向逐渐转为NNE-SSW向;70~200 km深度,最大主压应力方位为NE-SW向,一致性较好;200~300 km深度,最大主压应力方位呈近...
根据九寨沟Ms 7.0地震现场调查结果,总结了甘肃文县低烈度区震害的一般特征,分析了低烈度区烈度异常点的震害特点,并对产生烈度异常的原因进行了探讨。调查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研究区的建筑多在汶川Ms 8.0大地震后进行了重建或抗震加固,且地震持时较短,此次地震中低烈度区房屋震害总体较轻。然而,低烈度区存在建筑裂缝、滑坡、滑塌和桥梁损坏等显著的烈度异常现象,其主要原因是建筑场地位于滑坡体以及高陡边...
为了解东昆仑断裂活动对2017年8月8日九寨沟MS7.0地震的影响,本文选取1999-2007年、2013-2017年GPS速度场作为约束,基于块体-位错模型反演计算东昆仑断裂两个时间段的块体运动速率、断裂滑动速率和滑动亏损率,并进一步研究青藏高原东缘最大剪应变率场和九寨沟震区的震间库仑应力累积速率.结果显示,东昆仑断裂中西段左旋走滑速率较高,东段走滑速率较低,自西向东逐步递减,存在明显的梯度.在...
本文介绍了余震危险性概率分析的概念,完整列出其相关公式的解析表达式并阐述了余震危险性概率分析的具体方法。以2017年九寨沟MS7.0地震为例,首先,求得该地震余震序列的相关参数,结果显示:九寨沟MS7.0地震余震序列理论最大余震震级约为ML5.3;b值约为0.784 1,明显低于中国西南地区同类型的其它地震,表明九寨沟地震余震区应力水平相对较高;p值约为1.109 7,明显高于中国西南地区同类型的...
以中国静止气象卫星亮温数据为数据基础,采用小波变换和功率谱估计方法进行处理分析,并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时空扫描。结果表明:① 在2017年8月8日九寨沟MS7.0地震前,沿龙门山断裂带存在一条热红外辐射增温带,其热辐射异常主要分布于四川盆地边缘,异常面积最大可达6×104 km2,九寨沟地震即发生在增温区域的边缘;② 九寨沟地震的相对功率谱时序演化特征显示,2017年7月初相对功率谱幅值迅速升高以后...
This article presents an effort to validate and further improve a previously published innovative approach for drawing macroseismic intensity maps from data extracted from sources of volunteered geogr...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