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冶金工程技术 >>> 钢铁冶金 >>> 炼铁 炼钢 铁合金冶金 钢铁冶金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知识库 钢铁冶金相关记录1040条 . 查询时间(2.513 秒)
35CrMoA钢由于主元素的成分设计不合理、连铸成分偏析,后序流程未彻底改善,导致部分产品调质后强度指标低于标准值(Rp0.2≥835 MPa,Rm≥980 MPa),其他塑性检验指标富余量也较低。通过调整成分,优化连铸工艺,提高加热炉均热温度和在炉时间,使合金钢35CrMoA力学性能均达到了国标要求。
研究了烧结配矿中钒钛磁铁矿用量对烧结利用系数、燃耗和低温还原粉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矿中TiO2含量增加1个百分点,烧结产量下降11.1%,固体燃耗增加3.99%,RDI+3.15 mm降低3.96个百分点;根据烧结低温还原粉化率与高炉产量和燃料比的影响关系,将使得高炉铁水产量降低3.04%,焦比增加11.01 kg/tHM。通过本分析,可定量地评估钒钛磁铁矿对烧结、高炉炼铁的影响。
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MSC.Marc,对大规格H型钢开坯轧制过程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轧件的变形特点。结果表明:大规格H型钢开坯轧制时轧件各部位变形不均匀,翼缘与腹板的变形不一致;腹板部位“舌头”的产生是由于轧件各部位延伸不均匀所致,腹板部位较薄导致轧制过程易出现倾斜失稳现象。开发适合大规格H型钢轧制的孔型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利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重载车梁试验钢在不同临界区淬火(Inter-critical Quenching,IQ)温度处理后的铁素体F、马氏体M双相组织演化规律,利用拉伸试验探讨试验钢在不同IQ温度处理并520℃回火后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IQ温度对试验钢淬火组织中M含量及形貌有一定影响,M含量随IQ温度升高而升高;IQ温度处于奥氏体转变开始温度至800℃时,M以颗粒状或岛状分布于F基体,...
针对由于Cr6+溶出风险从而限制不锈钢渣作为二次资源再利用的问题,结合冶金热力学和动力学原理,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XRF)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不锈钢渣样品进行表征,研究在1 550℃条件下保温时间对不锈钢渣FeSi还原产物的存在形式和铬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添加质量分数为6% FeSi的条件下,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不锈钢渣中残余铬含量逐渐降低,铬的回收率逐渐增加,保温时间由5 mi...
针对马钢小异形坯表面纵裂纹指数较高的问题,对小异形坯轧后裂纹与保护渣组成进行分析,且对结晶器内流场与温度场进行模拟。结果表明,保护渣变性以及小异形坯管式结晶器流场与传热不均是导致小异形坯表面纵裂纹的主要原因。针对小异形坯表面纵裂纹产生的特点,开发小异形坯保护浇注工艺以及优化结晶器均匀传热工艺,可使小异形坯表面纵裂纹指数由100 mm/m以上降至30 mm/m以下,轧后裂纹修磨率也由4%左右下降至1...
近5 a来,我国主要钢铁企业陆续按(GB/T 2333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建立了能源管理体系,现都处于持续改进阶段。依托标准要求,结合钢铁企业行业特点和能源管理现状,对钢铁企业能源管理体系持续改进提出了有效措施。
金属材料塑性变形应变积累量达到某一临界值后诱发的动态再结晶会降低流变应力,金属材料的再结晶临界条件及其动力学与形变条件密切相关。基于45钢形变温度在450~850℃,应变速率在0.1~30 s-1范围内的热模拟压缩试验数据,采用Poliak-Jonas法研究再结晶临界应变(εc)与形变条件参数Z之间的关系,以εc为应力应变曲线上的分界点,分别基于E-M方程和再结晶动力学,构建有、无动态再结晶发生时...
钢铁企业设备检修是非常规作业,安全风险高,事故易发。根据钢铁企业设备检修作业安全特点,提出了强化设备 检修前、检修过程中、检修后3个过程的安全控制措施,列举出抓住能源介质停送、煤气检修、作业资质审查等8个重要环节 的安全管理措施。
通过对高磷耐候钢性能要求和工艺特点的分析,基于低成本思路进行以Cu、P为基的合金成分设计,并制定了相应的关键生产工艺控制措施,成功开发出综合性能优良的Q355级别高磷耐候钢板。试制钢板屈服强度达到420 MPa以上,抗拉强度达到520 MPa以上,-20 ℃ AkV达到170 J以上,耐大气腐蚀性指数I超过7.0,且钢板表面质量和板形控制较好。
利用MMS-2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NM400耐磨钢奥氏体化后连续冷却转变规律,当冷却速度<1 ℃/s时,组织为先共析铁素体和粒状贝氏体;1~3 ℃/s时,B+F;3~5 ℃/s时,针状贝氏体和少量M组织;5~10 ℃/s时,M+B;10 ℃/s以上时,组织为板条马氏体(含少量RA)。在CCT曲线中,相变区域主要分为3部分:铁素体区、贝氏体区、马氏体区。随冷却速度的增加,晶粒随之变细,合金元素使C...
为更换损坏的铜冷却壁,莱钢3 200 m3高炉进行了为期432 h的计划中修。采用空料线炉顶打水的方法停炉,加装临时打水装置,打水雾化严格控制炉顶温度,合理安排出渣铁,降料面到预定位置。高炉各项运行参数控制合理,实现了安全顺利停炉。
泰钢在冶炼不锈钢TS21钢的生产工艺过程中,为提高碳含量的达标率,采用优选法对影响因素吹氧量进行了选取,最终确定1 750 m3为最佳吹氧量。经过跟踪验证,结果表明,碳含量达标率提高到了95%,年节约成本202.6万元。
结合标准对外形尺寸及性能的要求,采用V、N微合金化工艺,通过设计孔型系统控制钢筋外形尺寸,并通过合理的冶炼和轧制工艺保证产品质量,莱钢开发了德标B500B钢筋。产品质量检测表明,各规格钢筋外形尺寸、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等各项指标满足DIN 488-2标准要求,服强度波动基本控制在40 MPa以内。
使用光学显微镜、EDXRF、SEM、XPS和XRD对圆明园出土的部分黄色琉璃瓦釉黄中泛红现象进行分析,以研究琉璃瓦的变色机理。分析表明:琉璃瓦的釉层属于一种铅硅系玻璃,釉层呈现黄中泛红现象是由于红色区域和黄色区域中Fe存在形式不同所致,釉层红色区域中Fe主要是以α-Fe2O3晶体形式存在,黄色区域中Fe是以Fe3+与Fe2+的形式存在。这种现象产生的本质是由于黄色区域中的Fe2+在高温条件下被O2...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